古村之声

《古村之声》第13期(1993年8月出版)

古村之声
GU CUN     ZHI SHENG
13期1993年8月出版
         
  建设家乡捐资不息
    我村旅星乡贤这锺卓才先生多年来慷捐巨资为家乡建设为数众多的工程,去秋举行“八庆”庆典后,今年又为乐龄俱乐部扩建后尾围墙购买地皮,修复楼顶凉棚,古村小学外校门,古村中学仪器厨、俱乐部图书馆书款等等项目,慷慨捐资19300多元。
    古村小学落成后,锺先生考虑在学校左侧没有外大门,对整座小学似不够完善,乃捐资8450元兴建外校门一座,现已竣工,为小学增添堂皇绚丽之感。
    为美化乐龄俱乐部,锺先生又捐资8256元,购买部址后尾之地皮,以备扩建围墙工程。此外,卓才先生以各单位和市场附近民家厕所简陋,且不卫生,拟建公共厕所一座,现正筹建中。锺先生为建设家乡捐资不息,其热爱桑梓之祟高风范和丰功伟绩,有如金相玉质,永不磨灭。(适观)
      爱乡情深  再兴义举
    我村旅居海外乡亲谢新英、江井英女士,几年来为家乡兴办公益事业慷慨解囊。最近,二女士再为桑梓献爱心,捐资人民币五千元给古村幼稚园作购置活动器具。目前,古村小学负责人及幼稚园老师等,利用暑假之机,积极进行筹划置办儿童活动器具事宜。待新学期开学时,儿童们能开展多样的娱乐活动,丰富教学内容。谢女士、江女士再次为家乡幼儿教育事业慷慨捐资之义举和奉献爱心的精神,深受广大师生及村民的交口称烦。(维添)
热爱家乡  巾帼不让须眉
       小记旅港乡亲锺涟珍女士
    我村锺琏珍女士于四十前外出谋生,先是广州、澳门,然后定居香港,在漫长的岁月中,曾在广州中山医学院习护士,后在澳门进修会计和学习汽车驾驶技术。与夫婿杜锐雄先生结婚后,定居于香港。杜先生经营建筑业,业绩大有建树,今年春投资四百万元在江门开办“中港大酒家”开业时,江门市党政官员参加了隆重的剪彩典礼。
    琏珍女士离乡别井虽已四十多年,但对乡土感情一往情深,多年来对村中乡道的修建,兴建风景亭(琏珍亭)和重建古村小学等公益事业,慷慨捐资数万元,最近又为乐龄俱乐部捐赠风琴,古村小学手风琴、乒乓球桌、印刷机以及仪器橱、书橱等等慷慨捐资,使古村小学的校具、教具日臻完善,锺女士关心和热爱家乡的美德和义举,备受乡亲们的交口赞誉。
琏珍女士因关山远隔.不十分清楚村中情况,但桑梓情深,经常同一些乡亲电话联系,藉以了解情况,乡亲们都期望她能荣旋故里一行,果尔必将受到村众的热烈欢迎也。(中式)
      游子一片敬老心
我村旅港乡亲,香港万通行董事长锺集柱先生,今夏趁回埔视察自己兴办的大埔县万兴皮具服装制造厂之便,于农历三月十五日,即清明节后一天,携带干、鲜果等多种礼品,驱车专程前来古村乐龄俱乐部慰问老人。
次日(农历十六日)是俱乐部固定的老年妇女活动日,大家聚集在一起品尝着水果糖果等礼品时,深深感谢锺集柱先生的关心和赞烦其可贵的敬老精神。座中,一位老人即席唱山歌一首。
清明时节雨纷纷,集柱先生回古村;
慰问老人真情在,鱼水相依情难分。
                                                       (政材)
      冰雹肆虐  历史罕见
本年四月十六日下午四时多、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暴雨冰雹骤降,仅十多分钟,村中种植的大面积烤烟、水果被冰雹打得破碎支离;大风袭击所至,村舍屋顶瓦面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乐龄俱乐部楼顶凉棚之纤维瓦亦被掀去部份。
今年古村种植烤烟面积比往年多,采用营养袋培植烟苗,生势良好,即届采摘烘烤之际,遭此灾害,损失严重,仅村民锺宗柱一户受损害之烤烟、水果就达七千多元。灾后,茶阳镇政府极为重视,迅速组织力量到各管理区协助恢复生产和技术指导,我村烤烟损失在70%以上,烟农将破坏之烟干拔掉,改插春秧,现已稻穗累累,可望收成了。
此次冰雹来势之猛,破坏性之大,是数十年来所罕见,据村中降下之冰雹小如黄豆,大如母指,据说其他地区有几斤至几十斤的,而冰雹又是随着狂风成条状走向,故有些村落影响不大,甚至没有受到“光临”的,此所谓幸与不幸者也。 (政、式)
  古村小学教育基金委会员组成
为振兴教育,鼓励学子勤奋求学,造就人才。1989年6月曾组织古村小学教育基金筹集委员会,并发动海外乡亲募集基金。此举,得到热心有识人士鼎力支持。至目前止,筹集基金近三万元。为了管好用好教育基金,于今年四月召开基金筹委扩大会,决议将原筹委会转而成立古村小学教育基金委员会,经民主选举委员十一人组成,其中推举锺菊文为主任,锺式彰、锺春柱(管理区副书记)为副主任,曾祥超为会计,锺健文为出纳,曾维添、曾新创、张思贤、锺政材、锺楚材、郑可信(校长)为委员。
教育基金委员会制订了“章程”和“工作实施细则”。基金利息之使用,主要是奖学奖教和对有实际困难的学子补助等。“工作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奖学、奖教、助学金之比例和评选奖励、助学金条件以及审批程序等,使工作有章可循。(曾祥超)
        古村食品撷英
在三、四十年代,古村小店不上十间,除药材店三间外,余皆经营茶烟酒和京果杂货,其中三家还自制食品出售,如源隆号酿制之“珍珠红”、“百味芳”糯米酒,以其精湛的工艺和认真的选料,其酒有如玉液琼浆,醇香可口、饮之颊齿流芳,远近闻名。还有信和号之豆腐、酵粄亦具特色,豆腐以煅石膏配斜,嫩滑而有韧性,生吃熟食佐膳其味各有千秋,酵粄则以酒饼发酵方法,其粄甜度适中,嚼之既滑口而又有韧性,村民均以一吃为快,酵粄晒干后,与黄炆猪肉(即红烧猪肉)蒸焖,别有风味。此外锺福彰之卤腊、牛肉干、笋粄、绿豆汤亦有名气,其技艺学习潮汕,配料与众不同,且制作认真,故各种食品,其味隽永,深受购者喜爱。尤其是牛肉干,比之颇负盛名的百侯牛肉干,更胜一筹,故曾远销南洋。时隔半个多世纪,现在这些食品品种犹存,但色、香、味已大为逊色,不复与之比拟,上了年纪的古村人,每有回味遐思之感。(梅云)
      六十年前施教处    今日重游感沧桑
广东省文史馆离休老干部陈以我先生于本年五月七日上午偕同其妹陈淡清女士(县粮食局退休干部),以及退休干部丘金城先生一行三人前来古村参观,受到乐龄俱乐部的热情接待。
陈以我先生是西河上黄沙人,曾于1933年在古村公学执教,对学子备极关怀和爱护、谆谆善诱,教学上,讲解详尽,并采用比喻、启发之方法,务使学子领会课本精神;授自然课时,还以简易教仪做实验,使听课者融会贯通。陈老师以随和、认真和教学的责伍心,博得学子和家长的尊敬爱戴,给古村人民留下深刻的良好的印象。数十年来,以我先生同一些原来就读的学生犹保持书信联系,对古村之一草一木尚赋深厚感情,对离别六十载的古村之巨大变化,必欲重游,一睹为快。
以我先生一行先后参观了古村乐龄俱乐部、古村诊疗所、侨联会、古村中学、古村小学、琏珍亭以及水泥乡道等建筑,深有沧海桑田,恍若隔世之感,因而,所到之处,均拍照留念,其对古村旅外乡亲热爱桑梓,建设家乡的品德和美举,表示十分赞赏,尤其对锺卓才先生伉俪捐资兴建之多项工程,大为赞叹。陈以我先生还以“赠锺卓才乡贤”为题赋诗一首:
    情深谊笃向乡寻,千里访亲出至忱。
    客总茶阳勷会务,家园教育赐甘霖。
    侨贤一贯抒宏志,大众长期赞好音。
    祖国腾飞齐奋发,功深德厚敬歌吟。
    丘金城先生参观古村后,把山村喻作“桃花源”,欣然填词一首:
          《春日古村游》调寄扬州慢
海内闻名、山庄深处,垄头春色无边。纵寻芳十里,尽农舍青烟。人道是,文明村寨,人勤土沃,邻里无间。喜同乐,鸡犬相闻,人共怡然。
银山苍翠,有亭台、高耸云天。惜古庙神灯,而今何在?百尺深潭,依旧绿波徽漾,飞花雨,满眼红遍。武陵人知否:人间也有桃源。
陈以我先生在古村参观的短暂时间中,还同几位年届古稀的原来学生聚晤,重温往事,感慨万千,因行色匆匆,乐龄俱乐部备午餐招待后,于下午四时便驱车返回茶阳。(适观)
 
(一)蒙海内外乡亲为乐龄俱乐部“慈善福利基金”慷解义囊,隆恩厚义,至深感谢。现将捐资芳名录如下(1992年12月I日至93年8月5日)第三期(恕不称呼)
    锺锡解1000元  锺绮玲200元
    曾祥清100元
                                古村乐铃俱乐部
(二)
    《古村之声》出版以来,承海内外乡亲热心关怀,不断慷慨捐助经费,谨此申谢。
  附:赞助芳名(续12)
  锺  实 50元  锺梓材 30元
张俊藩 20元  赖妆干 10元
      《古村之声》编委
我县今年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大动作
本年2月8日,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县委书记丘福金在报告中提出,1993年要突出重点,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方面:完成湖寮至茶阳尚未竣工的18公里的水泥路面;湖寮至双溪38.4公里路基改造工程;铺筑湖寮至枫朗20公里水泥路面;湖寮至三河二级公路测设;三河至小麻柏油路改造;完成剩下46个管理区的地方公路建设任务,完成筹建梅坎铁路大埔段46公里路段的有关筹建事项;建好田家炳先生在全县范围内捐建的28座桥梁,争取兴建古野至高陂的大桥和县直升飞机场。
能源方面:全县规划兴建或扩建水电站13座,增加装机容量26台39400千瓦。其中县办双溪水电站争取于今年下半年动工。此外,加快完成湖寮至高陂26.5公里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
通信方面:完成县城程控扩容2000门,容量达10000门;建设茶阳3000门程控电话,以及银江、三河、枫朗、平原、西河、青溪、下漳小程控电话;换装大麻、百侯、光德、桃源小程径电话;架设县城至茶阳、西河农话光缆通讯线路;力争上半年开通我县移动通讯设备“大哥大”。 (原载《大埔乡讯》)
      读《古村之声》几有感
《古村之声》读后,感慨万千。忆过去念念不忘古村的银山、银坪、睡梦中都见到了美丽的银山和银坪,这梦持续了几十年,现在美丽的银山、美丽的银坪已是真实的,而不是梦。
看银山,种了树木、水果,四季常青,是古村的风景区之一。
看银坪,乐龄俱乐部,老人看报读书能知天下事,下棋、打麻将、唱山歌,安享晚年生活。会友生病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进行慰问。春节发放锺卓才敬老金,会友逝世集体参加追悼会,这是文明美好的社会,去年获得全国十名特别奖之一。
看幼稚园,过去没有,现在是最好的幼儿学前得到良好教育的好去处。
看古村小学,八十年前是寺庙改造的校舍,现已建成现代化的小学,培养“三好”人才。
看古村中学,过去没有,现在建设成现代化的中学。学生有奖学金,教师有奖教金,学生成绩优良,有才能有道德,办得非常出色。
杨梅岽有电视接收站,古村人民在家里可以看上电视,身在家中眼望世界。
看侨联会,密切联系海外侨胞和港澳台乡亲,增进感情。
看全村的石子路,已铺成水泥路,看过去十多座木桥,建设为钢骨水泥桥。古村银山和银坪真是昔非今比。
饮水莫忘挖井人,这是锺卓才、曾令照、赖荣兴、赖金升、锺集柱先生和贺素珍、谢新英、江井英、锺琏珍女士,以及其他众多的旅外乡亲,热爱家乡,慷慨捐资而取得的成绩。
在古村公益事业建设中,在家的父老,上下一心,团结无私,作了卓越的贡献。
这里特别要提到锺卓才先生,在建设家乡的各项工程中,不仅慷捐巨资,抑且日夜操劳,精心规划,认真设计,其桑梓情深和祟高风范,令人敬佩。
  现借《古村之声》表达旅昆同乡对建设家乡出钱出力诸人士的无限谢意。
                                                  锺合柱于昆明1993年5月
      山歌精选
            (一)求婚
男:半山岗上做只宫,女:上了石岗过横排,
大门角上吊灯笼,   见哥手上拿双鞋,
单只灯笼门口吊,   手拿花鞋失一只,
神鬼也知哥巫双。   你想成双爱寻厓。
男:灯草拿来织鸡笼,女:鸟子飞过枯树枝,
鸡妈紧拮心就溶,   心里想歇唔敢企,
百面马锣街上打,   园桌食饭摆唔正,
晤知那只正好铜(同)。有椅(意)无椅讲厓知。
男:咁久唔识脱草皮,女:大船出海唔怕风,
唔知样般放粪箕,   哥爱恋妹胆爱雄,
阿哥同妹初相识,   只有男人先开口,
唔知样般开言语。   女人开口面会红。
男:急水撑船难转弯,女:索长唔怕井水深,
新脚恋妹系艰难,   阿哥恋妹怕曼人,
心中相比擂战鼓,   你今相比诸葛亮,
面上好比火烧山。   莫怕曹操百万兵。
男:三条杉树般般柳,女:上岗唔得半岗企,
唔知那条下潮州,   看到禾头表谷枝,
三只阿妹般般好,   那杖禾穗好做种,
唔知那只情较有?    目珠一捺你就知。
:  新打茶壶七寸高,女:大屋门口一坵田,
    十人看到九人摸,    锄来种菜厓有园(缘)
    人人都话你好锡(惜), 榕树头下种粉葛,
    到底唔知有铅(缘)巫。 只爱阿哥耐心缠。
: 桅杆顶上种苦瓜,女:蓝盘石上种头梨,
    苦瓜牵藤打野花, “郎郎奈奈”坠断枝,
    一心都想上去摘,  阿哥爱摘摘兜去,
    只愁得上唔得下。  老妹唔讲曼人知。
: 松树紧大尾紧刁,女:大埔行上角莲塘,
    鸦鹊做薮架子高,  浸便糯米买便糖,
    九月重阳放纸鹞,  年三十日蒸甜粄,
    问妹想高晤想高(交)。 唔熟唔敢畀郎尝。
:讲也闲来笑也闲,女:河里撒网尽力丢,
    初外月光样得园, 有鱼巫鱼慢慢收,
    老妹相比过云雨, 阿哥连妹莫着急,
    未必到得郎身边。 团圆日子自然有。
:谷雨莳田正当时,女:阿妹相比萝卜青,
    好花开早莫开迟,  日日淋水总会靓,
    竹笋春尾节节老,  等到落头白又嫩,
    今唔恋哥等几时。  自自然然畀郎邦。
:郎就里岗妹个岗,女:蜜蜂彩花入花园,
    郎就子鸭妹子姜, 哥想恋妹爱行前,
    虽然味道和合得, 世上只有船靠岸,
    样得团圆共盘装。 唔曾见过岸靠船。
              《二》初恋
:正月一过二月来,女:半山岗上种布惊,
    处处花园有花开, 唔使淋水也会生,
    挑子来寻李子嬲, 总爱两人情义好,
    可惜中间少头梅(媒)。晤使媒人也会成。
:厓就咁老你后生,女:别人咁嫩厓唔贪,
    厓就咁丑你咁靓,阿哥咁老厓唔嫌,
    猪肉来和咸菜煮,你今相比荔枝样,
    讲转讲去难兼沾。虽然皮皱心里甜。
:米筛筛米谷在心,女:一个仙豆两个仁,
   祝妹恋哥爱真心,合心合胆俺俩人,
   莫学米筛千只眼,合心合胆俺俩个,
   爱学蜡烛一条心。除了俩个巫别人。
:妹个言语动厓心,女:铜打戒指唔当银,
    赤脚过河知浅深,哥个人才盖一村,
    妹个人才天下少,芋荷腌生配烧酒,
    花针落地系难寻。老实阿妹也会魂。
              (三)热恋
:妹也魂来哥也魂,女:哥也魂来妹也魂,
    火烟上天孟到云,入间着裤孟到裙,
      砻谷孟到雷公响,猫公孟到擦桌帕,
      风吹孟到妹拍门。浴堂孟到鸡栖门。
:真正魂来实在魂,女: 真正魂来实在魂,
   路上瓦片孟到银,   河唇石子孟到春,
   砂煲孟到装汤碗,   一心都想拿来煮,
   猪兜孟到洗面盆。   盲知敲烂锅头唇。
:麻竹架桥肚里空,女: 赤脚过河唔怕沙,
   两人相好莫露风,   敢恋阿哥怕那挤?
   燕子衔泥口爱紧,   唔怕恶蛇来拦路,
   蜘蛛结网在肚中。   唔怕老虎来开牙!
:连就连来连就连,女: 生爱连来死爱连,
    两人交情到百年,唔怕叔公恶煎煎,
   曼人九十七岁死,利力架颈刀下过,
   奈何桥上等三年。血水淋身也爱连。
:生爱连来死爱连,男: 赤米煮粥结层皮,
    官司打到衙门前,阿哥得病因为你,
    杀头好比风吹帽,三餐食无半合米,
    坐监好比嬲花园。拿妹言语来充饥。
:阿哥得病妹心慌,男: 阿妹唔使买东西,
    唔知系热还系凉,龙胆凤肝也难医,
    系凉厓会买狗肉,羚羊犀角食唔醒,
    系热厓会买蜂糖。妹子一来就好哩。
:阿哥病好妹开心,
   二人牵手拜神明,
   当天烧香来发誓,
   永久千秋唔断情。
                (待续)山歌师余耀南整理
赠旅美华侨曾仲海先生
     陈以我
古村相识六十秋,喜庆富康旅美洲。
四海为家谋伟业,三江亲友念无休。
关心乡益施功德,架设路灯献资投。
自古华侨爱桑梓,热心家园颂悠悠。
赠旅美华侨锺有德乡贤
            陈以我
有德有才志四方,成功富足颂芬芳。
儿孙博士堪称颂,后裔白领奕世昌。
传统侨心沁祖国,历来赤子裕家乡。
古村焕彩齐欣慰,祖国辉煌去旧装。
    按:童瑶是孩子们的诗,从孩子们的心性、生活、童话世界意象、游戏情趣、以及儿童语言的感受出发,比起大人唱的山歌,要开放自由得多。
 
月光光
月光光,松树背,鸡公砻谷狗踏碓。
狐狸烧火猫炒菜,猴哥偷食烙疤咀。
           火萤虫
火萤虫,卿卿虫,翻转屁股吊灯笼。
          月光华华
月光华华,保护阿爷,阿爷胆大,好做买卖;
买卖赚钱,赚钱过年。过年过得好,转来娶个
新嫂嫂;大嫂会当家,细嫂会绣花,日里绣个
蝴蝶子,夜里绣个牡丹花。牡丹花上一对蛾,
飞来飞去看阿婆。
                      (选自《客家童谣》)
    梅龙铁路初步方案出台
贯通广东梅州市和福建龙岩地区的梅州坎市铁路初步方案设计,已于最近出台。线路将通过我县的三河、茶阳等地。
梅坎铁路全长151公里,总投资为10. 35亿元。梅州境内铁路长103公里,需投资6. 41亿元。其中,我县境内铁路长46公里;龙岩地区铁路长48公里,需投资3. 94亿元。目前,梅坎铁路已转人初步设计的审查鉴定和定线测量、施工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阶段。计划1994年动工,争取1996年建成通车。
梅坎铁路经国务院批准,上可接通鹰厦线,打通华东,使上海、福州、厦门、深圳等城市的联系更密切,并可以大大缩短广东与华东的运翰距离。对开发我县山区资源、改善交通环境、加快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原载《大埔乡讯》)
            编者按
(故乡过旧年》,原载(大埔会刊),作者锺锺系我村旅外乡亲。
作者以其生花妙笔,回顾童年在家乡过旧年的盛况,详尽地描写从腊月中旬大扫除,继而送“灶君”上天,贴春联始,年三十日祠堂祭祖,除夕夜家家吃团圆饭,共乐天伦。年初一早,向长辈拜新年,直至正月半元宵迎灯舞龙,上下同欢。描述生动、细腻,情真意切,读之令人回味无穷,本刊特作转载,以飨读者。
故乡过旧年
     我家在广东最东的大埔县。我们客家人来自中原,语言、习惯,读耕仍是“旧家风”。
      我大埔,古村,山多田少;人们多在外发展,农历重阳到冬至的时节,出门的人,便在计划安排,什么时候,寄多少钱回家,给家里过个丰足富裕的肥年。家里的人收到了钱,这是丈夫的恩表,儿孙的孝心,精神与物质都兴高采烈。到县城去买布,老人、小孩、小媳妇的料子都不同。又约好村里的裁缝师傅国伯、琴伯父子们十二月初要来家做衣服。孩子们一经量身,看看花花绿绿的布料,心里知道,要过年了。过年,由量身做新衫展开序幕。再看成群的番鸭,又肥又壮展翅高飞的雄姿,证实‘年’已近了。
      十二月廿五日是扫屋日。各家各户大扫除,准备过新年。因为平常时每天不过扫地而已!‘扫屋’就包括屋顶的蜘蛛网,墙壁的灰尘。兴趣来时,兄弟姐妹分为两组,一组到溪中挑水回来洗大厅、中厅、门厅和天井。冬天本来是很冷的,但为的是过年,挑水和洗地板实在好玩得很,又唱又闹的,冷,一点都不在乎。  
      十二月下旬,崔伯按屋来屠年猪。平时一日只屠一只猪,过年可不同,一条一条的屠。孩子们最喜欢看屠猪了。看阿佐哥追猪的雄姿,用手指绕着猪尾,提起猪的后半身,猪开始大叫,另外一人拉起猪耳朵,抱起猪前身,封住猪嘴,尺多长的尖刀,刺人猪胸,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猪血喷到盐水盆中,孩子们看得心惊肉跳,时常抱着大人的腿,不敢正视,又要偷偷的侧回转身再看一眼。随着一料一料的猪肉用盐卤好,挂在一排一排的竹篙上,准备过年。屠了猪,当天便吃猪肠、猪血。猪内腔有一碗膈血。可以炖冰糖,那是给我吃的。因为我小时候鼻孔时常会流鼻血。老人说以血补血。不知是不是遗传,我的长女小时因冬天吃羊肉炖酒,夜半鼻子自己流血。不过现在药物多,也无法找到膈肠血,而且猪膈血真能治疗或预防鼻子出血吗?崔伯屠猪到二十七为止,到明年开小正才复业。
      我家的杂货店办年货,和平时可不一样。本村的上下三村主顾,都挑着箩筐前来的。首先在柜台前和叔叔商量,今年该买那些年货?老邻居,彼此了解得清清楚楚,什么神用五种糖果,什么地方用三种,每包是五两还是四两,蜡烛大小也有斟酌。最后是对联,大厅上的屋名,那就要叔父亲自用颜鲁公的神韵,端整雄劲,有骨有肉的正楷,子孙必会昌盛勤奋,长发其祥。其他的门联以及六畜成群等小红条则由大哥哥们写的就可以,我们研墨的小弟们是有奖的,是番薯干,吃得又香又甜。
      过年,我最怕吃海参。因为家里人多,三四桌。那猪妈参是南洋来的,满身都是石灰。我常坐在小板凳上,面对发过的大脚盆的海参,用瓦片一条一条的把它的石灰磨掉。过年是最好玩的时刻,却花在磨海参的石灰上,一脚盆的海参总要磨上两三点钟,好烦人!
      另外一件烦人的事是撕银纸,银纸是十张一叠。要把它一一撕开。祖父会分派好,什么公太婆太是几百,什么公太婆太是多少?年三十日、年初一,东片祠堂桂林堂,西片祠堂肇基堂(现已被废平为农田)各要一份,总共四份,要好几千上万张,小孩子是烦要很大的耐心的。纸撕开了,叠成一百一百。又要用毛笔正楷在红纸上写银纸单,把公太婆太的名讳写上,“冥中收用”。记得我诒谷堂开基祖的衔名是“恩进士景友莺谷公”便是每年过年都写四份银纸单而记上了的。莺谷公是读书人,上厅的牌匾“诒谷堂”便是他自己写的,雄浑苍劲。
      年二十三,灶公老爷上天,要拜,孩子们的兴趣不大。年二十五入年价。似乎过年物价会有调整的习惯。那是大人的事。和小孩有关的可以打锣鼓了。先是在上厅把祖先的遗像吊起来,厅中间摆两张八仙桌,放供品糖果水果,水仙花、吊钟花。有桌围,那是有喜庆和过年才拿出来的。从此,到元宵,早晨晚上便要点香膜拜和打锣鼓。有时有人会说:“还没找到钱过年的人被锣鼓一打,就更心慌了。”知道年又终,岁已暮,借欠的钱,已刻不容缓了。可是孩子们那里管这些。
      过年打锣鼓便有赛锣鼓。是邻近的两家或共屋的孩子们,相约在彼此中间的地点,相隔一段小溪,或百来公尺的大田,各自设立基地,甚至搭起草棚。起码的一鼓一锣一钹,最少三人,也会增至五六面锣,以壮声势,白天也可以放鞭炮助兴。这边打一通,最少要三五分钟,停下。对方接下去,如此轮流接着,接不下去的算输。分批回家吃饭、点心或宵夜,或拿到田边来吃,任由自便。白天黑夜、黑夜白天,谁也不肯认愉,有一次两家赛了三四日夜,彼此仍在坚持硬挺。乡长发现了,大声吼叫:“你们再不停下,我就没收你们的锣鼓”。孩子们才抱头鼠窜回家,也算是打个平手,不分胜负。
      入了年价便要蒸粄了,别地人称为年糕,多为白色的小块。客家的年糕叫砻床粄、甜粄,是用红糖,所以甜粄是红色,也是吉样之意。现在有电磨,既快速又幼又嫩,从前用碓,是件苦事,踏粄是过年的一件大事。妇女回娘家,必有一大块三四斤重的粄。我家人多,三尺多圆的甜砻床粄要蒸好几床,因为有四五寸厚,要上十个小时才蒸得熟,时常蒸到半夜三更。
      年三十日到了,这天一早要到塘头的荣华公王那里去拜。一方面谢神,谢谢公王爷一年来的庇佑。一方面是许神;明年还要公王爷保护。荣华公王是水口的土地公,相当于今日人间的里长邻长吧!不怕官只怕管呀!有的人还拜石头,大树呢!过年要在那石头,那大树上“上灯”呢!拜了公王爷回家吃早饭,这时已有拜神的鸡鸭鱼肉,真的过年了。早餐后先打一通锣鼓,然后贴对联,上堂的对联是取诗经与尚书上的句子,嵌有诒谷二字,已是老对联了。其他的是五叔做的,也有典有故,有祝祷与期望之意。
      过年必须到祖宗祠堂去祭拜。说到我锺家祖先:吕氏春秋当务篇有:“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再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故其父商朝的帝乙立妻之子受德为太子,后为纣王。周灭商,立商后微子启于宋,以继商祀。宋桓公的曾孙伯宗,是锺家得姓的始祖。他没留在宋国,而到晋国当大夫;他的儿子伯州犁到楚国,是楚康王的太宰。食采在锺离。后代子孙就以锺离二字为姓。春秋时的锺离在现今安徽省的风阳。楚汉时名将锺离昧的儿子接,开始住在河南颖川长社,并把姓氏“去离留锺”改为单姓“锺”,接的子孙都很能光大门楣,使颖川锺氏名满天下;于是颖川就成了锺氏家族的标帜。而发祥地的安徽凤阳反而为后代子孙所忽略。中原客家民族历经五胡乱华等几次动乱,大举南迁。锺家如果以周朝的伯宗为始祖,算做第一世祖,计到现在当有一百六七十世了。如今福建迁到广东大埔县的始祖胜公算做一世祖,二世祖义明公在太宁小靖寺前桥北报本堂兴家立业。古村案背的锺家始祖福山公是第六世。我们的始祖淑素公承德公祖孙二人搬来村开基,椒素公是十四世,承德公是十六世。
      淑素公的祠堂在古村西片是肇基堂,承德公的祠堂是在东片的桂林堂。所以过年过节,婚丧喜庆上祠堂、告祖先都要到东片西片两祠堂。那些时候过年祭祖,由于旅外的兄弟叔侄们回家过年的都已到达,大家聚集在祠堂祭祖,就等于开全族的联欢大会。大家都衣着光鲜,挑竹箩祭品的妇女们更打扮得漂漂亮亮。尤其是抗战前十几年何、旅外的人们,经营都甚丰收,回家过年都甚阔绰。正是高谈阔论的好时机。
      祭祀开始,年高的长辈主祭,只听得礼生李伯回首高声一叫“筛酒呀!”这才回到各自的祭品前去斟一回酒。酒过三巡,烧纸放炮。烧的就是日前细心细意撕的银纸和银纸单。烧过纸,放完炮,再行一回礼,筛一次酒,送神;再到西片淑素公的肇基堂来行礼如仪,就匆匆回家去准备年夜饭过年了。
      有一事颇为神奇。除夕那天下午杂货店的年货生意已是尾声,叔叔伯伯们群聚在店里闲谈,主题是今年过年财神来自何方?有人要去查通书(黄历或皇历)。但一案背人却说,不必查了,我回家去看神桌下水坛中的石龟,头向那方,财神便从那方来。众皆不信。好事者三四人跑到案背去看,回来说石龟头向东南,和通书上所载方位相同。据说年年都准确无误。
      先是接灶公老爷回家。天将黑,把内内外外的灯,都点亮起来,油灯点到最高,灯笼用最大的蜡烛。
      我家人多,店里不开火,饭菜都由家里做好,挑到店里来。店里可能只做一两样如红烧海参、淡菜蹄膀要讲究火候的莱,做好后送到家里去。小孩子们在上祠堂回来后,便要洗澡,穿新衣、新帽、新袜、新鞋,全身新。坐上饭桌吃饭,大人喝烈酒,小孩喝一种比啤酒还要淡的黄酒。每样菜上来,都是等待老祖父先下箸后,才可以动手。小孩子的胃口小,吃得少些,还可以用一只碗,夹些菜起来,以后慢慢的吃。等到酒不醉而饭和肉已饱了,散席。到上厅先在祖宗像前点香祭拜。由大哥作鼓板打场锣鼓。然后老祖父在中厅叫一声来,于是锣鼓声停下,一个个给老祖父拜年,由大的开始发红包压岁.。男的发了发女的。又是一通锣鼓。这个时候,我和别的兄弟们不同,我要跟随祖父到店里去看店。因为店里的叔叔哥哥要回家过年。
      店里,吃过年夜饭,因为做年货生意,“秤”用的次数太多、太脏,要把大大小小的秤,连同柜台、桌面,都用开水洗个干净。明天是新的一年。八九点钟,在乡下已是夜晚了,叔叔哥哥们才陆续回家去守岁。我在店里,祖父又特别给我一个红包。在我的记忆里,祖父对我特别好:过年陪侍看店是其一,元宵迎灯,我有一匹前后两节的马灯,前后都可点蜡烛,还有马鞭,很漂亮。在孩子的心灵中实在高兴极了。不知什么时候我就睡着了。
      我家过年守岁与人有别。守岁只到午夜,接过财神,吃过宵夜,打一通锣鼓后,把四处门户灯火巡视一遍,就各各回房。并不做赌博的游戏,即使是与钱无关的状元红都没有。天明就是新年元旦。店里到处油灯点得光光亮亮,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只听到店门前大路上的人声,锣鼓声一阵阵过去,有散炮,也有成申的鞭炮。我叫醒祖父,该起床了。他却说刚打过四点,天还未亮呢!我只好听着,等着。好不容易挨到天大亮了;起床,穿上昨晚准备好的衣服鞋帽,把风炉里的木炭火烧得旺旺盛盛,水开了,给祖父泡一杯浓细茶。祖父也起床了,于是跪下拜年,祖父连忙抱起来说:“高升,高升”。大灶膛里仍有余火,热水刷牙洗脸。我实在很希望开门时放一万头的大串炮,但祖父只在货架上拿下二千头的来,觉得扫兴。也好,二千头就二千头,一放,也有好长一串呢!心里为之一喜。算是开门了,但祖父又把门关起来。他的意思是过往的梓叔人多,看到把门打开,少不得进来恭喜拜年,反而不好。
      早餐后,祠堂祭祖回来。东片大夫第的弦索锣鼓专程来拜年。他们的国乐是有名的。其中弥哥是广州广播电台的胡琴手,纶哥的横箫也是一时之选。
      大哥提着合篮香纸,带领着小弟弟们到本家满房由东片背坑一直到西片塘头友恭堂八九间大屋去祭拜堂伯叔祖,拜年恭喜,烧纸放炮后,主人们都摆开腊味,糖果,甜粄黄酒招待我们,然后打一通锣鼓告辞。回到家时已是中午时分。
      年初一、初二不能扫地,但要洗澡。
      初二、初四是媳妇们回娘家归宁的日子。年轻的多在初二,夫妇同行。在家接待回娘家来的诸姑姐妹,到家后必先吃一碗鸡髀煮酒以为接风,然后便是甜粄、红枣、瓜子。
      年初三是送穷日。相传吕蒙正年初三起程上京去考试。他家穷苦。过年时经过邻家,大家都过新年,见他大志多才,都慷慨解囊资助路费。人家笑说年初三是送穷日。(结果吕蒙正中了状元)所以这天不能送人礼物。今天可以扫地,清理鞭炮废纸。
      初五开小正。火烧门神纸,各各寻生理。年过了一半,商店开张营业,开始请客吃春酒了。
我认为我们古村迎灯是极为优良的风俗。古村张曾锺三姓,迎灯日期各不相同,张家只相连两间大屋,只上灯不迎灯。曾家有两宗派、两祠堂。洋尾田曾家,祠堂是三省堂,和演下曾家很亲;年初七迎灯。西片溪头塘子唇曾家,祠堂是传经堂。东福村曾家是他们的近亲;正月十二他们会联合举行。正月半,元宵,案背锺家上灯,我们锺家五大房迎灯。这天上午全村迎神。
      迎神是全村各姓,大家合作;可在家门口摆桌点香膜拜接神。迎神的行列还是以小孩为主干,绕村一周。男男女女不论锣鼓擎旗,记得我家的“肃静回避”的木牌也抬了出来呢!迎神行列中的,每人分两个铜板做奖金。(可以买一块豆腐,约值现在台币五元。但孩子却以热闹好玩为目的)。晚上是锺家迎灯,是难得的盛会,因之上下三村,以及福建永定中坑下洋思边的戚友都会前来作客、看迎灯,锺家不说,曾家张家也许会有好几桌的亲友前来看热闹呢!
     民国十八九年,时局不太平,迎神迎灯却极为盛大。晚上村里的自卫武力的后备队要登山防卫。事后有人说,很多人都在腰间扦着短枪,以防万一,为数当有百人以上,好在都平安渡过。
每年年初三,各家各屋都由叔伯大哥带领孩子们上山去砍孟宗竹,抬回家来做灯子。灯的式样繁多,砖头灯是长方形的,扇子灯,六角灯等等,都是用竹片过火淬火定型,做框,蒙上纱纸,色纸做边,还有丝绦,再题诗画画,安装吊挂烛座。手续繁、数量多,全村大小,全心合力,要按时把灯做好,做得多,做得美。另外又还有折子灯,是用色纸,折造各种形状。若要靓、红间青,可以配搭得很美。也有猪槽灯,那是大型的很花工夫很美的灯。也有扎成各种如飞鹰等动物的,我小时祖父总给我两件头的马,马头有铃,后段有长尾,都有点灯;拿着马鞭很像骑马,形势得很。那时村里只我有一匹马灯。·
      这些,一人一个的是散灯,如打锣鼓、放炮的人,在后肩衣领斜扦一支灯。一根筀竹水平挂着十二个灯,两端有支柱,两人扛的是扛灯。扛灯是一排一排前后相连接的。扛灯的必须是自家的男丁或年轻的媳妇;因为灯者丁也,是希望添丁,多子多孙。来看灯或帮忙的戚友只能敲锣打鼓。九龙灯则只古村有,别处不曾见过。是用一株既大又长的孟宗竹子为干,在离地六尺处开始,穿一竹片,左右各两尺长,各挂一灯是为一托。最少的是九托,通常是十三托十五托,最高的是二十四托,最顶端是头,是特大的灯。
      啊,孔明灯。
      新年的夜晚,时有人放孔明灯,孔明灯就是纸做的热气球。通常是直径五六尺,七八尺高,热源是厚纸本浸煤油。孔明灯的配件,花样甚多。普通的火球下面吊“九连灯",是用三四寸长浸煤油的纸煤筒。相隔二三尺成为九个一串灯火,很是壮观。也有在九连灯下面吊着火箭和鞭炮,装上定时线香。很有趣味。相传在军事上曾有被围的部队利用孔明灯和远处的友军通讯联络呢!
      正月十五那天上午,东片祠堂桂林堂的大厅上便有人挂走马灯。凡是去年间家中添有男丁的,一定会到祠堂去挂一架走马灯。灯上题着: ×××男,乳名××。晚上迎灯的看灯的到了桂林堂,都会去看、去数走马灯有几架,就知道去年锺家承德公传下在古村的后代添了多少新丁。也常听到亲朋戚友感叹的说:“锺家真发”。
      元宵晚上,大约七八点钟,迎灯了。把所有的灯全部点亮,放炮烧花,打起锣鼓。起灯了,把平放的九龙灯竖将起来,由年青力壮的主擎。初春,夜风大,擎九龙灯很费力气,常有人拿着长叉在前后左右相帮,而且多是走个二三十步便停下来休息,其他各种扛灯、猪槽灯、锣鼓等全部配合行动。所以迎灯的队伍都走走停停。我们满房八九只屋的迎灯队伍,由满房长起至满房满,一长串的迎灯行列,先去东片祠堂桂林堂集合。
      五大房五支队伍先后到了。在祠堂周围的一大片农田里都安放着各式各样的灯。九龙灯是放平用架子支住。又是一次恳亲联欢大会。先在大门口广场上“烧花”,主要是焰火,各式各样的火箭,要新求奇。如火箭射出之后有降落伞载着“花”,甚么“天女撒花”、“仙猴射尿”等花样。祭祖行礼后烧纸放炮,敲锣打鼓,于是起灯。真个是“琴书二美”、灯月双辉。
      由东片的桂林堂迎到西片的肇基堂去。由长房长的灯领头,我们满房满的押后。队伍先向南到全村最南的桥转往西,绕行至肇基堂,灯多,长达数里,长房的灯到了肇基堂,我们满房满的灯才起步呢!几十架九龙灯,鹤立鸡群之中,非常壮观。也因为九龙灯的关系,进行速度十分缓慢,锣鼓喧天,鞭炮、花筒、火箭震耳,长列灯花耀眼,十分热闹。看灯的欣赏品评,趣味高昂。
     迎灯的队伍通过小溪唇时,有一组人马在路旁和各屋领队洽询,有多少灯?也有人在点计,然后每灯发三支蜡烛。这是锺家的蜡烛会。上代祖先买了几块田,轮流耕种,将其收益用来元宵迎灯发蜡烛。从前用牛油烛,不容易点火。后来有清油烛,即如今天石油公司出品以棉纱为芯,极易点火,每支可点二三小时。而且他们品评,数量多的、高的、靓的有奖。我家常得美灯奖。
     全部到了肇基堂,立即行礼祭拜。此时已是深夜.行礼毕.便各自回家。到了家门又是一阵锣鼓和鞭炮接灯,之后便是夜宴,食灯酒。有几样菜,腊味、糖果、甜粄,再来便是玉粉、米粉、妙面和酒。祖父和我还是到店去看店。
      次日,正月十六,年已过了,大家又外出谋生去了。
                                                                                       (转载台湾《大埔会刊》)
 
▲我区退管小组受表彰—古村管理区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小组在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关怀下,为我区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和山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一定成绩;因此,被梅州市总工会、劳动局评为“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添)
1992学年业已结束,古村小学高小毕业学生,今秋升中考试成绩颇佳。参加升中考试的毕业学生42人已全部录取,其中,最高考分为185分(即语文、数学)。古村片考场参加考试的四间完小,古村小学获语文科第一名,居全镇名列第二;数学科全镇20间完小中名列第四。四年来,古村片考场(原五间完全小学),古村小学在语文科均名列榜首,老师们满怀信心,表示争取明年夺取五连冠。(天马)
▲茶阳至三层岭水泥公路竣工—茶阳至福建永定三层岭公路,经过改造,裁弯取直、拓宽、降坡,由原柏油路面,改铺为水泥路面,现已铺通;这是我县第一条比较完整的水泥公路。(添)
▲会友郑亚纯(小水德馨楼人),于本年4月30日辞世,终年78岁。(曾)
▲会友朱亚喜(信和人),因病医治无效,于1993年6月20日逝世,享寿90岁。(维)
▲我区散石村赖建修村民,因疾服药罔效,于本年6月27日与世长辞,享年76岁。(乐龄)
▲我村锺挽柱,东片光裕堂人,1993年5月12日病故,享年6旬开2。(曾)
▲我村锺筹柱同志,东片隆居楼人,因病药石无灵,于本年7月12日离开人间,终年60岁。 (龄)
▲会友陈亚源,东片垂裕楼人,于本年7月16日因病作古,享寿96岁。(乐龄)
▲赖金升先生“魂归故土”—旅星乡亲赖金升先生回国治病,因医治无效,于本年7月6日在首都北京逝世,享寿六十有四。本年7月20日亲朋戚友200余人,在散石村赖先生故居,举办招魂升龛、悼念仪式。赖先生生前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建设,当噩耗传来,村民极为惋惜;古村管理区、乐龄俱乐部、古村小学代表和古村八音大锣鼓队亦前往参加悼念会。(维添)
▲锺楼柱同志“叶落归根”—我村在江西赣州工作的锺缕柱同志,东片裕兴楼人,高级工程师,因患疾病,经多方治疗无效,于本年七月二十六日在赣州冶金工业局寓所逝世,终年60岁,七月三十日由其亲属护送骨灰回乡,八月二日举行安葬仪式。(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