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之声

锺辂彰先贤

摘自《古村之声》第29期

 锺辂彰先生1911年生于古村垂裕楼农民之家,其父育贤公生三子,长曰细彰,次曰号彰,先生居三。辂彰先生幼年聪敏好学,古村公学毕业后就读潮州金山中学,学成执教于古村公学,时年20出头,主教高小语文,他不囿于课本课程,另选《古文评注》、《战国策》、唐宋诗词和清代郑板桥诗文,也选当代作家冰心的《寄小读者》和新体诗。先生讲解古文诗词深入浅出,譬喻精辟,学子易于领会,同时要求每篇要熟读背诵。笔者与同窗曾维幄、中实、锺蕴彰、锺立彰、胡看芳、锺城芳等皆是先生弟子,在文学方面获益匪浅,先生在青年时代对古典文学造诣之深,令人敬佩。
    辂彰先生放弃教鞭后,从事于工商业,与友人曾先后于东江创办松香厂,于广州开设建东行并在香港设分行。以其固有的文化素质,善于运筹,经营胜券常操,故业务蒸蒸日上,斯时,抗战胜利,不少村人往广州找寻职业,均食宿于建东行,有时寄食者达七、八人,而时间非短暂,先生虽然热情接待,但考虑是股份生意,终觉不便,而又需解决滞留村人的生活,辂彰先生遂安排他们到一位同乡处食宿,费用、粮食由其支付,这种乐于助人的美德,受惠者犹念念不忘。
    辂彰先生博览群书,马列经典亦有涉猎,故知识面甚广,谈古论今,口若悬河,其青壮年时代,时有写古体诗作,音韵严谨,文采飘逸,深受老一辈方家锺词臣、锺省我、锺达云等之赞许。惜其诗稿或许散失,留下无多,收入《古村诗联集》者仅八首。先生之柳体书法遒劲有力,结构工整,古村锡昌楼数十间房间编号均由其书写,至今犹存。一九五三年,先生猝然逝世,终年43岁。噩耗传来,村人和亲朋戚友无不为之惋惜和沉痛。其遗孀张婉英女士秉性贤淑慈祥,相夫教子,亟尽内助之责,现仍健在,年逾耋寿,犹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其哲嗣藻柱、藩柱先生在广州工作,都具乃父之风,乐于助人,藩柱先生任职于教育部门,凡家乡学子考取广州者,均得到热情接待和支持,学子、家属咸感激于衷。辂彰先生后继有人,如灵其不昧,当含笑于九泉矣。 (中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