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之声

难忘的传统——崇宗敬祖

摘自《古村之声》第41期

 古村锺、曾、张等姓,过去每逢新正有迎灯、上灯的习惯。五十年代以后没有迎灯了,开祠堂祭祖的传统,一直延续。洋渭田三省堂曾氏和张姓定在正月初七晚。曾姓传经堂定在正月初十晚。锺姓桂林堂则定在正月半元宵晚。如今年正月初十晚,曾氏传经堂的族众,敲锣打鼓,挑着牲醴上祠祭祖,在宗祠前燃放烟花、鞭炮、火箭等,虽然适逢天雨,但也热闹非凡。
    元宵夜,万里无云,天清气朗。入夜后,锺姓裔孙纷纷从东西片先后拥到宗祠桂林堂,祠堂大厅原设四桌供摆设牲醴之用,但不敷放置,乃添两桌,计共六桌。族众行香拜祭,由于人多、香火多,香烟缭绕,呛得大家泪涕如流,祠堂内外,人头攒动,水泄不通。十一班锣鼓加上门外的鞭炮声,令人震耳欲聋,烟花、火箭、魔术弹五光十色,交织在空中,使人目不暇接,节日的气氛十分热烈,真有“春宵一刻值千金”之感。祭祀完毕,大家始敲锣打鼓回家,各家户又备有鞭炮迎接,叫做“接丁”。
    上述的祭祖,在有迎灯时叫“迎灯”,现在没有迎灯了,叫“开祠堂”或叫“闹老屋”,这是饮水思源,追念祖德的一种形式。(白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