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之声

古村的姓氏

摘自《古村之声》第49期

 古村(包括自然村)村民姓氏有六:锺、曾、张、胡、赖、杨。为让村民了解各自的祖先源流,根据县志编辑的《大埔姓氏录》先转载曾、赖两姓,本刊下来每期续登两姓。
    曾   姓
    《世本》记载:“系出姒姓,夏少康封少子曲列于    ,后为莒灭。    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曾氏子孙是距今4100多年前中兴夏室的贤君少康的后裔。据考证,少康中兴夏室后,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列封在    国(今山东苍山西北),世代相袭近二千年后,    国在春秋时代被莒国所灭, 国的最后一任太子巫就逃亡到鲁国,并在鲁国做官,他为纪念故国,就将原国名“去邑为曾”而姓了曾氏。曾姓是太子巫的传人,太子巫乃少康之后。少康为夏禹的五世孙,由此推溯,曾氏是光彩的黄帝轩辕氏的后裔。
     [郡望] 鲁国郡,现在山东省曲阜市。
     [堂号] 鲁国堂、三省堂、武城堂、忠恕堂、卢陵堂。
      [堂联] 曾姓专用堂联:
    东鲁家声远     南丰世泽长
    “东鲁”、“南丰”都是曾氏繁衍中心,曾氏在此贤能辈出。如东鲁有曾点、曾参(即曾子)父子;南丰有中书舍人、著名文学家曾巩等。
    道德崇三省    文章著八家
    上联指曾参·参,指子舆,春秋末,鲁国武城人,孔子的学生。每日三省其身,领悟了一贯之道,述《大学》,作《孝经》,以其学传授子思,子思传给孟子,后世尊他为“宗圣”。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孝子,下联指曾巩,为唐宋八大著名文学家之一。
    [迁徙] 据《屏东县志》记载,西汉末年,曾氏不仕新莽,举族南迁,居于豫章庐陵吉阳(今江西境),后来辗转再分支入闽,居于漳、泉之间。梅县《曾氏族谱》载,50派裕振公,字玉鸣,念二郎,奉政大夫,因兵乱,由赣州徙福建宁化。51派政公,字天秩,元进士,官大理寺。天秩殁后,妻聂氏偕弟天祯及诸子,由宁化徙居梅州,尊裕振为始祖。又三河曾氏手抄谱记载,裕振公(念二郎)之裔(53派)自宁化石壁徙梅州程乡石窟都(今蕉岭),是为蓼陂、金沙、南华坝、兴宁、梅县、松口、嵩山、丙村、松源等地始祖。传至六十九派毓应公,字其应,弟妹六口于康熙年间,由松口圳头迁三河梓里杨桃坪白莲塘开基。生子文敏,迁梓里黄泥田。据古野三洲《曾氏佑启堂族谱》载,曾旧下传六世孙中彦(40派)迁福建宁化,生曾美。美传下九世孙茂桂、茂松八兄弟(50派)由宁化迁上杭卢丰大古村,至八世孙善清公,生四子,千一郎,依次至千四郎。千四郎生四子:永皋、永昌、永智、永昊。永智、永昊公于明朝1465年前后,由大古村迁大埔古野三洲。千一郎留居上杭;千二郎迁梅县程江扶大。后此脉子孙由上杭传入永定及平和,先后派居茶阳古村、广陵、光德上樟等地。
    [分布] 大埔曾姓分布于古野、茶阳、青溪、三河、大麻、银江、光德、丰溪、茶阳等17个镇1个场。
    赖   姓
    《风俗通》载:“春秋时有赖国,其后以国为氏”。又,《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载:“赖氏,子爵,今蔡州褒信有赖亭,即其地也。昭四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赖氏族谱》祥载,周文王第十三子名叔颖(武王之弟),叔颖幼好武事,疏财仗义,文学亦佳。时值纣王无道,武王即位后,命弟叔颖率兵讨伐,功成,叔颖退居河南赖地,武王念其功勋,乃封赖地为赖国。后赖国被楚国所灭,赖人被迫迁鄢(今河南鄢陵),后人便以原国名赖为姓,称赖氏。
     [郡望] 颍川郡,现在河南省禹县。
     [堂号] 颍川堂、松阳堂、西川堂。
     [堂联] 赖姓专用堂联:
    颍川世泽     松阳家声
    上联指赖姓郡望。晋、唐、宋时代赖姓家族,有爵秩官衔者不乏其人,皆居于河南颍川一带。下联“松阳”,今浙江省松阳县,亦是赖氏发祥地。晋安帝时,赖遇公以文学闻名,任江东知府,升任副使,授中宪大夫,兼理屯田,政绩卓著,奏请以所居松阳为郡府,蒙晋帝御书“松阳郡”以赐,故赖氏又有“松阳堂”之称。
    好古世第      秘阁留芳
    上联“好古”,人名,相传赖国灭亡后,有个名高望重的赖好古,常念亡国之耻,号召族人立志匡复赖国。下联“秘阁”指唐氏赖榧,举进士,拜崇文馆校书郎,不就,隐居乡里,人称其名曰“秘书阁”。
    [迁徙] 根据《赖氏族谱》(南洋版)等综合记载,赖氏祖先三十世四郎公,世居于福建汀州上杭古田,生子五郎公。自标公至五郎公共十一世,世袭将军职。五郎公生九子:六郎,依次至十四郎。六郎公,字一龙,生四子:虞观、朝美、朝英、朝奉;十郎公号土德,生二子:承宗、承主。朝美公,宋光宗绍熙举人,后中进士,官福建汀州永定,自上杭古田徙永定汤湖,为赖氏永定之始祖,生二子:明佐、明选;朝英公,先居福建平和,因官福建宁化知县,卜居于宁化石壁田心开基;承主公,任职乡主簿,遂家于程乡。赖氏迁入大埔的主要有几支:朝奉公徙居莆田;①朝美公传下第五代孙有贵公,号华峰,由蓝田(潮州揭阳境)迁西河漳溪桂子树下落居,生六子:念五郎,依次至念十郎。念五郎,名恭定,其裔孙居西河大岽背、杨梅里、富哉堂、石排里等处;念七郎,名恭宣,又名靖基,其裔孙派居大靖、自宜埔、白叶、徐公坝等处;念十郎,名恭安,裔孙移长治石田等处;②朝美公传下第五代孙有义公,生子敏,号来汀,迁湖寮龙岗圳下,建祠“积庆堂”。敏公生六子:仁甫之子嵩山公迁大埔角广德乡(今保安)开基;庆甫公迁西河大靖开基;善甫公之子信公迁岩上石涵开基。艮甫公迁山子下瓦子铺。③朝英公子孙派下居平和、饶平,后迁大埔大麻麻西、银江胜坑、光德上漳丹竹等地。④承主公子孙由梅县之松南和松源迁入大埔英雅水口及洲瑞岸洋。综上所述,大埔赖氏皆为五郎公裔孙,五郎公,生九子,号称“九龙”,后蕃衍闽粤各地。
    [分布] 大埔赖氏分布于长治、枫朗、西河、岩上、英雅、大麻、平原、茶阳等15个镇。

摘自《古村之声》第50期

古村的姓氏
编者按:
    今期转载大埔县县志办编纂的《大埔姓氏录》中的锺、张二姓。对于锺姓始祖说是商朝的微子启是不妥的。根据修正的《颍川堂锺氏族谱》记载:商朝传至帝乙,帝乙生三子:长名微子启、次名微仲衍、三名受,受即纣王,后为周武王所灭,至周成王知微子启贤,乃封于宋,其后裔遂以国为姓而姓宋,今天下宋氏皆尊微子启为始祖。
    自微子启发祥享国,后传位其弟微仲衍(商朝贯例兄终弟及),微仲衍传至十三世宋恒公即位,后又传至烈公,烈公曾封于“锺邑”,遂以封地“锺”为姓,因此,微仲衍才是锺氏始祖。
    锺  姓
    [姓源]  《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宋微子之后,桓公曾孙伯宗仕晋,生州犁仕楚,食采锺离,因氏焉,子孙或单姓锺氏。楚有锺仪、锺建;锺子期与伯牙为友,项羽将锺离昧,昧次子接,单姓锺氏,始居颍川长社。”据《锺氏族谱》记载:锺氏本微子之后。微子为黄帝三十五世孙,汤王之后,帝乙之庶长子启,是殷商纣王之长兄,食邑于微地,故曰微子。微子因纣王无道,剖比干心,遂入祖庙抱祭器而奔周,以存殷祀。后周武王克商,大封功臣,求殷之后,得微子启,封之于宋。微子传十四世宋襄公,历传至二十五世宋偃公,国力强大,自立为康王,遂封三弟烈为锺城大夫(故城在山东泰山附近),宋亡,烈公奔豫州(河南)许昌府宋昌县安邑乡定居,烈之曾孙气公,遂以封地“锺”为姓。
    [郡望]   颍川郡,现在河南省许昌长葛县。
    [堂号]   颍川堂。
    [堂联]   锺姓专用堂联:
    颍川世泽      太傅家声
    上联指秦末锺离昧之长子接,因避仇而单姓锺,居颍川长社,并成为当地望族,后裔以“颍川”为堂号。下联指东汉末锺繇。繇,任黄门侍郎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东诸军。明帝时擢“太傅”,人称“锺太傅”。
   金陵世德     越国流徽
   上联“金陵”即应天府南京。锺氏的颍川堂,源自微子。商纣王无道,微子奔周,武王封微子启于宋(其地即南京),是为宋桓公。宋桓公就是伯宗的曾祖父。下联指唐中宋时越国公锺绍京。绍京,江西南康人。其子锺贤为福建都督大将军。锺贤之子锺朝,初为黄门侍郎,后因平乱有功,升任福建宁化都督府。
   高山流水第      舞鹤飞鸿家
   上联寓意春秋锺子期。子期洞悉音律。伯牙鼓琴,子期听之。伯牙意在高山。子期曰:巍巍乎若高山!伯牙志在流水。子期曰:荡荡乎若流水!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下联寓意三国锺繇。繇,魏太傅,定陵侯。著名书法家。他博采众家,尤精隶、楷,受王羲之推崇,世称“锺、王”。有繇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之说。
   [迁徙]   据《颍川锺氏族谱》载,三十世贤公,节度闽中,掌管军事和民政,原居江西赣州,生子朝公。朝,初为黄门待郎。时因闽地陆戌蜂起作乱,父子率兵追剿,后因平乱有功,升任福建宁化都督府,随军住籍宁化石壁。后朝公承袭父爵,举家迁长汀白虎村。其裔孙派居武平、上杭、兴宁、蕉岭、梅县、潮州、江西等处。至六十八世礼公,生一子浚。传至九十三世尚公,生三子,长子锺山,生子:友文、友武、友勇。友文、友勇于宋英宗四年同登进士,友武于宋神宗熙宁三年登进士。武公,携儿移武平县象洞庄中坊千家坪。其九代孙锺胜公,于南宋间,由武平昭信乡负五代祖骸至大埔茶阳开基创业为始祖。初居长治马兰畲(今洋门辖),后移茶阳小靖(今太宁)村。另,据新修《颍川锺氏族谱》记载:“始祖胜公,于南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移居潮州府饶平光德乡(今大埔),恋州都长治马兰畲。生三子:长子镛,移揭阳;次子钦,生三子,派下居兴宁、龙川、河源、东莞;三子义明,生七子,俱以数目字为名。长子十一郎移大埔小靖(今太宁);次子十二郎裔迁西河大靖等地;三子十三郎,裔派居兴宁、潘田、长乐;四子十四郎,移西河漳北大溪背,后裔移福建平和象湖山;五子十五郎,移大埔古村,六子十六郎,移三乡石寮,后裔分程乡(梅县)、松口、大埔桃源等地;七子十七郎,移大埔百侯。今大埔之锺氏,均是胜公所传。
    [分布]   大埔锺姓分布于茶阳、桃源、湖寮、西河、丰溪等十三个镇一个场。
    张   姓
    [姓源] 《风俗通》云,张、王、李、赵、黄帝赐姓。《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张氏出自姬姓。黄帝的儿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子孙赐姓张。《元和姓纂》、《姓氏急就篇》等俱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造弓矢,实张网罗,主祀弧星,世掌其职,赐姓张氏。但也有史籍认为张氏是以字为氏。如《通志·氏族略》载,晋有解张,字张候,其后代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自此晋国始有张姓。此外,还有是赐姓或改姓为张的。《方舆纪要》云:汉诸葛亮赐龙佑那为张氏;《魏志》云:魏张辽由聂姓改张。
     [郡望]  清河郡,现在河北省清河县。
     [堂号]  清河堂、金鉴堂、百忍堂、孝友堂。
     [堂联]  张姓专用堂联:
    金鉴千秋第     青钱万选家
    上联喻唐相张九龄。九龄,字子寿,广东曲江人。进士出身,历官校书郎、中书舍人,玄宗时任副宰相等职。著有《千秋金鉴录》。下联喻唐文学家张鷟。《新唐书·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张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时号鷟‘青钱’学士”。
    [迁徙]   大埔茶阳广陵《张氏族谱》记载,一0五世即七十九世立廿六世君政公,父守礼,居北平方城,随朝钟离郡涂山丞。公于唐贞观中授韶州别驾,遂居其地,妣榻氏,生六子:子虔、子胄、子卿、子冲、子暮、子猷。子胄生宏愈,宏愈生九龄。九龄,进士,官拜尚书,唐开元时贤相。天下咸称“曲江公”。卒谥文献,赠司空。九龄传至五世隶英、隶华三兄弟。此后,其裔孙为入埔之二个派系。一、隶英,字景仲,传至十世端公,迁福建宁化石壁村,为始祖。端之四世孙杨德,赐进士,官开封府太守,生三子:化孙、化龙、化凤。化孙,讳天衍,号起鸣,进士出身,中解元,官中宪大夫,由宁化石壁葛藤村徙居上杭官田。公生于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卒于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葬上杭西洋山,生子十八,分衍各地。化孙公之裔迁入大埔者有如下几支:(一)化孙公之子祥云,字瑞庭,生子腾辉,字仲元,号念六郎(高陂船坑《张氏族谱简表》谓公移居永定;茶阳太宁《张氏族谱》则说公居宁化石壁。)祥云公之裔入大埔者主要有三支:①腾辉公之子曜上,字惟智,百四郎,先迁大埔桃花,后迁邑之神泉,生三子:昊清,迁西河大靖;昊国,号循恕,念三郎,住神泉;昊明,迁海阳。昊国生三子:友值,移小靖鹅公坑坡头坪;友亮移茶阳阁庵自宜埔;友文,奉母刘氏移梅县石窟怀仁里神江下。这一支子孙分布于茶阳、西河、岩上、湖寮等处。②腾辉公之子昭上,字惟义,百二郎,其子昊长,字治久,生二子:举承、德承。德承,号仁山,念三郎,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迁大埔西河黄堂溪南开基。其后裔支分百侯、枫朗、大东、西河、洲瑞等处。③高陂代富船坑《张氏族谱简表》载,腾辉公之孙治恩,号昊国,生三子:佐承、理承、庄承。左承公,号八十郎,移居古野古东田塍开基,到七世州从公迁高陂红星田岌背;八世国珍公迁桃花蕉头下,后迁古竹,裔孙分居代富船坑。(二)化孙公之子自云公,号瑞山,传至建梅公,讳文卿,号三十四郎,迁梅县对坑开基,生三子:良祯、良富、良政。良富、良政兄弟移居丙村东溪湖,其裔迁三河先觉、大麻岐峰、小留及银江坑头等处。(三)化孙公之子俊云(有曰彼云)公,传至十世仲野公,由梅县张家围迁古野古田高乾坑落居,二世福全公迁古东坎下坝。(按:据张益祥、乃卓等人到连城等地寻根问祖后,认为西河黄堂溪南开基始祖念三郎公不属化孙公派系,有待考证。)二、九龄公之五世孙隶华公传至十一世纪公迁潮州东津,生子闻达,游上杭县,生三子:依仁、依智、依信。依信公为避海寇,迁居潮州府阴那口(今英雅那口),至四世受卿公迁茶阳广陵开基。此外,还有殷隆公,号十八郎,由福建永定迁入茶阳左弼;另有多支由永定入长治、光德上漳大畲、平和入下漳排下以及饶平入九社等,未作详考。
    [分布]   大埔素有张半县之说,人口为全县之最。张氏分布于茶阳、百侯、岩上、西河、三河、大麻、古野、高陂、光德、桃源等十九个镇、一个场。

摘自《古村之声》第51期

古村姓氏录
   胡姓
   〔姓源〕胡姓发展有二支:①《姓氏考略》载:“系出妫姓,舜裔胡公满之后”。据史料记载,胡姓中国人的最早来源,是和陈姓同一祖先,即上古圣君虞舜的后裔,其得姓始祖就是3100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侯的胡公满,他的子孙有以封邑名为氏,姓了陈,也有以老祖宗的谥号“胡”为氏,而姓胡氏。②《通志·氏族略》载,“胡氏,子爵,其地在今颖州汝阴西二里,胡城是也。定十五年楚灭之,其后以国为氏。”据考,周时有二个胡国,一是姬姓胡国,在河南漯河市东;一为归姓胡国,曾是周代侯国,故址在今安徽阜阳。春秋时,两个胡国先后被楚国所灭,其后这两个国君的后代亦以国为氏,均称胡氏。
  〔郡望〕安定郡,现在甘肃省固原县。
  〔堂号〕安定堂。
  〔堂联〕胡姓专用堂联:
   苏胡世泽   安定家声
   上联典出不详。下联“安定”是胡姓发祥地,唐时胡氏在此繁衍为望族,故胡氏堂号称“安定堂”。
   上联指宋代理学家胡瑗,官至太常博士。其学开宋代理学之先声。著作有《论语说》、《周易口义》等,其理学论著当时被誉为“理学宗功”。下联指宋代经学家胡安国,官中书舍人兼侍讲,宝文阁直学士。著有《春秋传》三十卷,以《春秋》治心修身,借《春秋》议论政治,被誉为“春秋心曲”。明初宗法程(颐)、朱(熹),以安国之学弘淑程颐,因为此书为科举取士的教科书。
   〔迁徙〕《胡氏渊源》载,胡公八十三世孙胡坝公,南唐时授吉州(今江西)刺史,封卢陵郡侯,为江西胡氏始祖。传至十九世万九郎公,于南宋绍定年间(1228 ~ 1232),由江西吉水徙福建汀州府长汀县清大里胡家坊落居,为一世。万九郎公生三子:五郎、六郎、七郎。七郎公先迁上杭县,继迁永定县,卜居下洋金丰塘下墩,又称一世。至五世生三子:百七郎、百八郎、百十郎。百七郎传至第五代铁缘公,由金丰塘下墩迁枫坑(后改忠坑,今改中川),中川尊为一世。其裔传入大埔者有几支:①四世显兰公之子(名字未详)迁三河;②八世其升(一能)公,移西河上黄砂车上;③八世其美(乐飞)公,移西河上黄砂角口排;④八世其慎(锦寰)公,移居茶阳浒田。另据安定胡氏《有通公族谱》记载,百八郎公之四世孙有通公,于明朝初年由永定下洋中川辗转迁广东丰顺汤坑为始祖,至四世孙闻聪公之子橙公,迁长安双头(今五华境),下传至十一世一统公,由五华迁大埔古野三洲落居。此外,十世日秀公,由丙村东溪湖迁银江银村旧洞坑;玉明公由蕉岭石示头传入高陂红星,其派系未详。
   〔分布〕大埔胡姓分布于茶阳、西河、古野、高陂及丰溪等六个镇一个场。

摘自《古村之声》第53期

    杨 姓
    【姓源】《元和姓纂》载:“周武王子唐叔虞被封于晋,出公逊于齐,生伯侨,天子封为杨侯、子国,以国为姓。”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杨氏出自姬姓。周宜王子尚父封为杨侯。一云晋武公子伯侨生文,文生突,杨舌大夫也。又云晋之公族食于羊舌,凡三县,一曰铜鞮、二曰杨氏、三曰平阳······字叔向,晋太傅,食邑于杨,其后以邑为氏。”大埔县《杨氏族谱》记载,杨氏出自姬姓。唐叔虞之次子名杼,封于杨(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赐杨侯,后以邑为氏。春秋时为晋所灭,所以山西洪洞县是杨姓最初发源地。其后子孙为避世乱而南迁到弘农华阴繁衍成望族。
    【郡望】弘农郡,现在河南省灵宝县南。
    【堂号】弘农堂、关西堂、四知堂。
    【堂联】杨姓专用堂联:
    四知门第   弘农世家
    关西夫子弟   理学大儒家
    联中“四知”、“关西”指东汉杨震。震,博览群经,当时称“关西夫子”。历任荆州刺史、琢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为官清廉,史载《杨震暮夜却金》故事里,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者!”之句,后人称“四知”。“弘农”属杨氏郡望。弘农杨氏是东汉有名的大族。“理学大儒家”指北宋学者杨时。时,宋进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晚年隐居龟山,学者称龟山先生。著作有《龟山集》。
    【迁徙】据传佐君《大埔杨氏始祖四十一郎公人名辨》载,大埔北塘、百侯杨氏渊源,据现存的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族谱记载,始祖四十一郎公,先世居江西,避宋兵之势而徙居闽汀宁化石壁村,而后始迁于粤潮大埔永安社维新甲大靖下北塘松林下肇基立业。谱载,石壁杨氏始祖用蕃公,传至三十二代孙七郎与九郎。长子七郎公取罗氏生一子即四十一郎。四十一郎迁大埔西河下北塘开基后,建祠“受祜堂”,妻余氏,生一子,留居北塘;继而四十一郎公往清远都百侯铁炉坝为铁匠,观看地形善美,又娶妾沈氏,在百侯侯南开创基业。据考证,石壁始祖用蕃公,其父熙公系杨氏太始祖杼公第七十二代孙,用蕃公则排行七十三代,用蕃公第三十三代四十一郎公,是杼公一百0五代孙。四十一郎公之父七郎及母罗氏,均葬宁化石壁。四十一郎公是由宁化石壁直接迁人西河北塘的,属用蕃公支系,而不是梅州的云岫公支系。所以“四十一郎公,即奋登公”之记载,属讹误。
    大埔杨氏另有一支是来自新杨派。据《杨氏(新杨)谱系》载,始祖原姓林,住宁化石壁,第七代远绍公,字千三郎,因兵燹骚然,宁民转徙,公与所善戴姓结伴携家入粤,于元末迁梅县松南半径村,寄籍于一家杨氏,不久杨殁,无嗣,户籍无所属,公不能自引避,任籍输课如旧,为杨经营,子孙展祭公莹,必备物虔祀杨墓,无敢忘其始焉……。而后改姓杨,故称“新杨”,堂号曰“绍德”,堂联为“天赐鸿禧,人修骏德”。新杨之裔多支由梅县先后传入大埔之三河、英雅、大麻、青溪等地。
    【分布】大埔杨姓分布于百侯、大东、西河、三河、古野、银江、茶阳等15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