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之声

回忆古村小学的重建

摘自《古村之声》第51期

 古村公学始建于一九一四年。创始人锺省我等先贤,冲破重重阻力,把“福兴寺”作为“古村公学”校舍。与此同时,还在寺之右侧兴建一座二层土木结构、四个教室的楼房。从此,古村开创了办新学的新纪元。
    因学校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致外墙剥落,天顶、室内桁桷腐蚀,已成了危房,对师生的人身安全构成了不安全的因素。公元一九八七年,旅新加坡的贺素珍女士,获悉部分校舍成了危房时,极为关注,慷慨捐资,将右边教室拆建为钢筋水泥结构的“贺素珍教学大楼”。从此,为古村小学的全面改建迈出了第一步。
    公元一九九二年,旅新加坡侨领锺卓才先生,对家乡公益事业情有独锺,为把古老的古村小学校舍全部改造好,他倡议拆建古村小学的旧校舍,并率先捐资兴建礼堂的经费,此议得到海内外乡亲的热烈响应。在建校筹资中,旅外乡贤锺琏珍、锺集柱、赖金升、赖荣兴各捐教室一间;赖伍娘、张满英各捐纪念室一间;锺子澄捐纪念厅一间。此外,还有不少乡亲慷慨捐资。古村小学在重建中捐资者芳名及金额,已立碑于礼堂中央,其功其德将与校长存。
    其后,旅新加坡乡亲贺素珍、谢新英、江井英女士,关心家乡幼儿的成长,为更好地培育祖国的花朵,她们三人合资兴建“古村幼稚园”一座。为搞好幼儿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古村小学经过两次拆建后,加上新建的幼稚园连成一体,成为颇具规模和完整的教学园地,其建筑面积达2130平方米,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除解决学生上课的教室和师生的宿舍外,还有会议室、展览室、图书室、教仪室等。学校藏书达3500余册,各种教仪达2000件(台),打印机、电化教学设备基本齐备。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卉纷呈,姹紫嫣红,四季飘香,成为一个花园式的学校。
    为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改革,县政府对中小学校的布局进行调整,根据生源、办学条件等科学的办学规划,该撤的撤,该并的并,在三年内完成。由于古村小学具备了良好的办学条件,经大埔县人民政府下文决定,保留古村小学完小的规模外,还将大觉、左弼两间小学的高年级学生合并到古村小学就读,其原来学校保留初级小学。合并后的古村小学,今后在师资配备、教学设备等诸方面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她将肩负起培养建设祖国合格人才的重任,历史悠久的古村小学将在教育改革的年代迈出新的步伐,结出丰硕之果。 (锺稚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