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之声

古村的油坊

摘自《古村之声》第56期

 古村之北隅有一油坊,现辟为造纸厂。油坊建于何时,无证可考,据村中87岁的锺调柱伯说,此油房是其上祖敞亭公所建,敞亭公生于清代康熙己亥年,由此推算已历二百多年了,可见古村的“油坊下”、“油坊潭”是先有油坊而得名。
    油坊是二层土木结构建筑,底层是作坊,上层是居室,背靠灌溉的大水圳,面临溪流,油坊顾名思义,是榨油的地方。但其工具已不复存在,仅有大水车一架。油坊下面是油坊潭,每逢署天,村人多在此游泳。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曾由双堂屋的锺准贤(调柱之祖父)对油坊之水车、水碓进行重修和安装大石水磨。利用水车为动力,带动石磨,为群众加工麦子、粟子等杂粮,经营多久已不清楚,五十年代以前就停产了。至六十年代,古村大队考虑为方便村民加工农副产品增加收人,把古老的水车重新利用起来,寻找师傅安装设备,交由村民曾祥超去进行复业,当时该磨坊曾热闹了几年,既方便群众,也增加了大队的收人,顾客遍及下洋、长治、石市、安乐、西河等地的周围乡村。随着科学的发达,至七十年代又利用原五六十公分宽的水圳加宽到一米,增加水流量,把老厂房扩大,安装起八个千瓦的“发电厂”,自此,古村人就有了自己的电火照明。白天用水碓加工香粉。至九十年代,由村民锺常柱进行全面改建,建起一个半机械生产的造纸厂,为村中解决不少剩余劳动力,但好景不长,经营数年后,因丰溪、大觉等地办起很多纸厂,使溪流污染严重,影响古村、太宁、茶阳的用水,大埔县当局下令全部纸厂停办,于是油坊又闲置下来。尽管多次变迁,而村民们对油坊、油坊下、油坊潭的名字,却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曾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