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之声

高灯·彩旗和对锣

摘自《古村之声》第57期

 高灯、彩旗和对锣是古村隆重的礼仪活动的用具。高灯是和类似过年时楼屋门口挂的大灯笼,两只为一副,用专制的精致的木支架套着,可以点蜡烛,一人举一个,灯笼上面写一个大大的姓氏名,另一面则写楼屋名,合族举办的活动写祠堂名;出村的涉外活动,姓氏顶上要加写郡望。彩旗,是一条宽约一尺,长一丈多的红布条(丧事用白布条)用两支带着鲜绿色叶子的小竹尾挂着,成门框形。对锣,是两面大铜锣配成一对而得名。一面大铜锣有十几斤重,用手不好提,要用扁担挑,一端是铜锣,另一端是菱形的,以平衡重量的沙袋,方形写着金锣两个大字的布装饰。
    高灯、彩旗和对锣是在各种礼仪队列行进中使用,除婚嫁队列中只用高灯、彩旗,不使用对锣外,其他庆典如迎神、迎灯、祠堂转火、祭祀、丧葬,都可同时使用。对锣走在队列之前,有鸣锣开道之意。其后则是高灯、彩旗;对锣和锣鼓、八音不属同一系列,它有另外一种独特打法,不是连续敲打,而是久不久打一出,两人约定同时、同样敲打。对锣的打法有一定的规矩,根据各地乡村、姓氏、宗族出过什么级别的人物而定。我村的打法是:五个单响一个双响,即,咵、咵、咵、咵、咵咵,六句为一出,声响威武雄壮。
    高灯、彩旗是盛典单位名牌和装饰作用,彩旗顶上的鲜竹尾,行进起来有生机勃勃之感。到达目的地后, 高灯、彩旗摆在大门左右边,起到张灯结彩的效果,增强盛典的气氛。
    前些年,大埔锺氏宗祠报本堂重建进火,用了高灯、彩旗和对锣。1992年古村举行八庆盛典,除了出动百面锣鼓外,也出了对锣;浓厚的乡土气息,至今仍激动我心,每每忆起,回味无穷,特此介绍出来,和大家共享(梓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