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之声

发了财有钱怎么办——富则兼济天下

摘自《古村之声》第68期

 今年春节期间,村中回来不少旅外乡亲,显得非常热闹,别后重逢,话题也多。一次坐话桑麻,一位乡亲提到近年旅外村人发了财的大有人在,有的财富上千万,也有达亿元的,几百万者更复不少。这位乡亲说得如数家珍,有名有姓,如此好消息在年前也传闻过,从某些迹象来看,似乎所传并不虚假。村人外出艰苦创业能有成就,多出几个富翁,是村中的大好事。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我的浅见,穷则独善其身,是贫穷要保持节操,穷要堂堂正正做人;达者显赫也,富而不达,富亦可济天下。我村旅星侨贤锺卓才先生、赖荣兴先生,尚达不到富豪吧,但廿多年来,他们所创的业绩尽其所能,为家乡教育事业、水利建设、桥梁道路、济困扶贫、敬老尊贤等等慈善福利,分别捐资上千万元和逾三百万元。我觉得锺、赖两位先生有二方面的共同点:一是胸怀豁达,心地善良,慷慨大方,视钱财为身外物,怜悯贫困群体;二是彼此都是青壮年时始离开家乡南渡新加坡谋生创业,因而故土情深,当事业有所建树时,不忘回报家乡,回报社会。他们为桑梓作出巨大贡献的丰功伟绩有目共睹。两年来,卓才先生、荣兴先生均不幸先后作古,但他们崇高的爱国爱乡,乐善好施,泽被群黎的品格和功德,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而流芳百世,口碑长存。余谓两位先生未发迹时能独善其身,发了财能兼济家乡,受到人们的尊敬,诚不虚度此生。
    从每期《古村之声》登载的”鸣谢启事”看,不少海内外乡亲为家乡的慈善福利,教育事业,济困扶贫等善举捐资从不间断,毋论金额大小,却体现了旅外乡亲能想到家乡,关心家乡,同情贫困群体,这种高尚的品德和爱心,同样受到人们的尊敬。我们殷切希望富起来了的旅外乡亲,即使不能兼济天下,起码可以兼济家乡,目前还有部分贫困户很必要周济(旅外乡亲曾丽华一家属工薪族,但连续四年春节前夕都为贫困、病残、敬老而捐资送“温暖”,受助者得实惠,村民交口赞誉,曾丽华此举是出于爱心、同情心,是难能可贵的),另方面是文化教育。大家都懂得人才的重要。培养社会有用的人才,靠小学的基础教育,古村小学创办九十多年来,培养了不少人才,这是经过海内外乡亲关心教育出钱出力和教师辛勤施教的结果。当前小学教育经费支绌。如果能为小学捐助教育基金,则功德无量。我们作了较低资额计算,如捐助10万元基金,定五年为一周期,每年取息一次,便有息钱四千多元,作为奖励成绩优秀学子和教师,以及资助贫困学生。教育基金冠以xxx先生名称,每年一次颁奖亦称xxx先生基金奖,由捐资者亲自颁奖或委托代颁。基金是永存的,捐资者亦名留百世;欲办其他项目,悉听尊便,均意义重大,善莫大焉。
    人生短暂,富了之后回报社会,造福于民,是上上的选择,何况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默默无闻,徒有遗憾。(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