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之声

伯公

摘自《古村之声》第78期

 伯公是古村最普遍、和人们生活最贴近的一种神灵,多以地形、地物或小地方为名。大树、古树底下有樟树伯公,柯树伯公,大石、奇石、险石头下有石伯公,井水窟边有井水伯公,田头地尾有田头伯公,桥边有桥头伯公,村头村尾有土地伯公,还有杨寨伯公、苟伯公、西水伯公……等等各种名目的伯公。伯公随处可,真可谓举头三寸有神灵。
    伯公坛一般都很简单,往往一只比较方整的石头摆下去或一块红布挂上去就是一个伯公。有些根本没有什么标志,也说是什么伯公。田头伯公就没有什么标志。今年在这坵田育秧,播种时在田唇头插上香纸,就是田头伯公;明年在那块田播种,田头伯公又搬在那坵田去了,田头伯公就会保佑人们禾苗茁壮,高产丰收。要是有一个三两市尺见方的神坛,里面摆一块小石碑,一个神炉,两边贴一副“老伯公年年保佑;诸弟子个个生财”之类的对联就算是像样的伯公坛了。
人们心目中的伯公形像都是鹤发长髯的老翁,称之为“伯公老大”,像“天仙配”中为董永、七仙女做媒的槐树伯公的样子。
    人们把伯公老大视为保护神。各家各户、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有伯公保护着;种种式式的问题伯公都能管,都要管,都管得着,所谓伯公唔开口,老虎唔敢打狗。笔者幼年时体弱多病,就曾契托给门口岭岗顶的西水伯公牵带,并取契名为“又得生”。新娘出嫁时要备好香纸捆成香纸筒,过桥时放一筒香纸在桥头,以遵得伯公开口,允许通行。婴幼儿有烧有冷,或睡眠不好,也许是受惊吓,拿个三支香,两页纸和幼儿的贴肉衫,黄昏时节在楼附近烧香烧纸,将贴肉衫在香烟间绕一绕,口中喃喃返复地念:“某名来去归,某名来去转,莫着惊,莫着吓,夜眠清睡到天光”,并拈一点香灰放在衫领中间,一路喊着回家,把衫给孩子穿上,叫做在伯公边“喊一喊”(意即喊魂),就可平安无事。路旁一只大石头或石壁,向路中倾斜,石壁下端往往有很多小树枝支撑着,这就是撑腰伯公,路过的人折一支小树枝撑一下,可保佑你腰板硬朗……。
    伯公能保佑人,这是无稽之谈。不过自古以来,在那缺医少药的旧社会,靠对伯公的崇拜,得到精神安慰,起到精神治疗的作用而已。(锺梓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