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之声

古村概况

摘自《古村之声》合订本

古   村
    古村位于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之北隅,是闽粤边陲,四面群山环拱,全村(包括:坪翁、翁和、散石三个自然村)总面积达10平方公里,山地:22300亩,耕地:1120亩,其中水田910亩,人口:1980人。由于山多田少,不少村民远涉南洋及国内各地谋生,外出人口约占在村人口的一倍左右。
    古村,从宋代“政和元年新开石圳”崖刻字样为据(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就有994年的历史。新开的这条石圳,有几公里长,且在悬崖陡壁上开凿出来,说明在政和元年之前,古村就有不少人群居,和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才能具备有这么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来开挖石圳,以此推测,古村开村当在千年以上。
    村中有二条溪流,一条大溪,是由丰溪从北向南穿村而过,把村子分成东、西二片,另一条小溪,从左弼从西向东流至小溪唇,把西片又分成二半,二条小溪在村中汇合后,向南流至茶阳汇入汀江大河。
上个世纪70年代末,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飞跃发展,在国内外乡亲的共同努力下,古老的山村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看:宽敞的水泥公路进入雄伟壮观的“古村门楼”,一眼就可看到公路左边的“古村休闲园”多姿多彩地展现在村口,右边是花园式的古村中学、小学、幼稚园,以及琏珍亭、侨联会、乐龄俱乐部、村委大楼、兴富大厦。公路二边鳞次栉比的新楼房拔地而起,使古老的山村换了新颜,呈现一片生机。
    村民们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今非昔比了。昔日靠单一的农业种水稻和肩挑,维持仅可糊口的艰苦生活;今朝,科学种田、多种经营,田里水稻一片黄,山中飘来瓜果香,外出谋生门路广,捆捆钞票喜入囊喜看今朝日子好,男欢女笑乐洋洋。
文 化 教 育
    在上个世纪初,古村未办新学前,村中曾设有私塾三处,一处是村之东片的“培兰小筑”(永兴楼左侧,据说原是巫屋);一处是西片楮子山麓的“白书斋”,还有一处则是案背附近的式好堂。1914年,先贤钟省我等创办古村公学新型党校后,一般学子都崇尚新学而入党校读书。三十年代,西片曾瑞卿曾在其家设私塾,教授古典文学,但学子不多,为时亦不久就停办了。
    古村公学(古村小学前身),创办初期,首任校长钟省我,第二任校长钟达云和接下来的江国仁等等,以严谨的办学精神,认真遴聘师资,研究施教方案,制订各项管理制度,铸就良好的校风和学风,党校名噪一时,毗邻乡镇不少学子慕名负笈前来就读。党校培育了众多人才,誉传埔邑。
    1965年,村政府假座锡昌楼成立了农业中学,为小学毕业的学子就近读书,但因经费和种种原因,农业中学焊不久,于1970年就停办了。
    1975年,旅新、马侨胞钟卓才、钟诵文、钟灶材、钟庸彰等集资,在古村小学附设中班的基础上,择定龟子石下创建古村中学。因筹集资金微薄,第一期校舍建筑为两层的石木结构。尔后,卓才先生再扩建生活区、礼堂、师生宿舍及全部设施(包括运动场),并一力承担各项费用。其夫人贺素珍则捐建教学大楼一座,使古村中学日臻完善,校区绿树成荫,百花吐艳,环境幽美。二十年来,办学成绩一直在同类学校之前列。
    1990年,旅星侨胞贺素珍、江井英、谢新英三女士,慷慨捐资,在古村小学球场右侧兴建“古村幼稚园”一座,供学前班幼儿学习、活动之场所。于是,古村的教育形成幼稚园---小学---中学一条龙,完善的九年义务教育体系。校址也紧紧相连,十分方便学子就读。
    古村是一个山村,人口仅2000人,而现在拥有大学生200多名。此外,古村先贤和今人还出版了诗词、散文、游记、专著等书籍多册,如钟雨农的《菜根堂诗集》(上中下册)、钟达云的《晚晴轩诗文集》、钟词臣的《词臣乔梓联吟集》、 钟有税的《中平诗联集》、钟钟(淼材)的《美西游》、《微笑》、《源泉隆》、还有由乐龄俱乐部编辑的《古村诗联集》、《古村新貌》(含古村诗联集第二辑)、曾垂枫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词汇》、《大学英语词汇语法习题精编与详解》等等著作,这些诗文颇得方家的好评。
农  业
    解放前,村民耕种的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和租佃外村人在古村的土地。那里,土地利用率很低,一年二造种水稻,产量几百斤,收入很少。农闲时,村民们到溪上、下洋挑担,到永定买糙米,用碓加工成白米后,逢二、七圩日到茶阳去粜,以弥补家计。家里一年到头,养口肉猪母猪,猪仔逢茶阳二、七圩,下洋逢三、八圩日,挑去卖,这也是一点收入。
    解放后,1952年,实行土地改革,将所有土地(包括外村人的土地),重新按在村人口进行分配。尔后,走集体化道路,先是“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把每人耕作的土地收归集体所有。1980年实行体制下放政策,把原生产队耕作的土地,按人口重新分配给农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村民们在承包的土地耕种有自主权,除靠科学种田,提高水稻产量外,还充分利用土地,开展多种经营,种烤烟、西瓜、玉米、豆类、菜类作物。山畲地种植柚、柑、青梅、双华李、香蕉等水果,产量高,经济价值高,收入多。有些农户,一年收入超过一万余元,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交  通
    1956年以前,古村的交通,东至福建下洋;西至左弼、茅坪、福建永定;南至太宁、茶阳;北至大觉、丰溪。这四条干线都是用石头砌成的羊肠小道。但永定不少货通过丰溪至茶阳,永定、茅坪、左弼至茶阳,肩挑者必须经过古村,因此,天天行人不少,是粤东闽西的主要交通线之一。
    1957年,为了开发森林资源,林业部门开通了一条由茶阳经古村至丰溪的“埔溪公路”(现在已由交通部门接管,全部路面并已铺水泥)。1958年,又开通由古村经左弼至蕉叶坪的古茅公路(部分路面已铺水泥),至于古村至福建下洋,则由八角宫转入国道公路。公路的开通,使古村的交通四通八达,十分方便,也结束了村民肩挑、拖板车的历史。
    由于古村有两条溪流,因而桥梁也多,都是木桥,发洪水时,经常被洪水冲走。古村最早的钢筋水泥桥是荀伯公的“戊辰桥”,建于1928年。随着公路的开通,先后建起了“卫红桥”(东片过西片的大桥),“油房下大桥”。尔后,由旅外侨贤钟卓才、曾令照、钟储文、钟报材、曾德温、曾繁图先生等,分别捐建了共十四座钢筋水泥桥,村中交通也方便多了。
建  制
    明代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大埔县志》所载村名:长富社辖:长富村。
    清代  乾隆九年(1744年),《大埔县志》所载甲、社、村名:长富村。
    民国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大埔县志》所载区、乡名称:古村属在城区,长富乡所辖,实行保、甲制。当时,古村划分为:东片一保,西片一保,坪翁、翁和一保,散石一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951年,古村属第一(附城)区所辖。
    1952年---1956年,古村属附城区所辖,设立“古村乡人民政府”机构。
    1952年—1656年,古村属附城区所辖,设立“古村乡人民政府”机构。
    1957年—1958年,古村属古村乡所辖,古村乡包括:古村、左弼、茅坪、大觉、丰溪。
    1958年—1960年,古村属埔城镇公社所辖。
    1961年—1962年,古村属古村人民公社所辖。
    1963年,古村属茶阳公社,后又更名为茶阳镇所辖至今。
    由于政府机构名称不断更改,所以,古村的行政机构称谓,由解放前的“保、甲”制,解放后为:“乡政府”、“村政府”、“管理区”、“生产大队”、“村民委员会”,原来的各生产队及坪翁、翁和、散石自然村为“村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