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之声

《古村之声》第34期(1999年6月出版)

古村之声
GU CUN ZHI SHENG
34期  1999年6月出版
编者按:
    今期本刊全文刊登“大埔县城古村联谊筹委会”(致乡亲公开信》。古村旅居大埔县城乡亲达80多户,数百人之众,其中热心有识之士倡仪组织“大埔县古村联谊会”以利于联系感情,便于往县办事和外地乡亲返乡之中转,这是很有必要的,为筹集兴建会址资金,吁请海内外乡亲鼎力支持。
    古村在大埔小有名气,旅外乡亲遍布我国十多个省市和海外新、马、泰、缅、印尼、美、澳、加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素有爱国爱乡情怀,为桑梓作过巨大贡献。我们认为其他一些镇、村能在县城组织联谊会,古村人也能办得到。
    古村举行“八庆”庆典时,侨领姚美良先生的书面祝词中有一句“弘扬古村精神”的话,其含义是古村人爱国爱乡,精诚团结,互爱互助,处事求实。我们期望乡亲们发扬“古村精神”群策群力,踊跃捐输。则“大埔县城古村联谊会”之建成,将指日可待。
    致乡亲公开信
尊敬的   乡亲: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祖国锦绣河山,吹动着古村儿女祟向文呢博爱,勤劳俭朴,团结奋发,进取的心灵,随着形势发展,古村外出发展的乡亲越来越多,尤其在大埔县城安居者更甚。现据不完全统计,古村村委会(古村、散石、坪翁、翁和)聚居县城乡亲达八十多户,有数百之众,安装电话者110余人,他们从事党、政、军、工等,由于他们自幼受村中良好传统观念的熏陶,成绩斐然,在县城享有盛誉。县城数百乡亲、工作时各守岗位,亟盼在节假日能有一个联络乡音,畅叙乡情的场所;在城离退休人员或从家乡来县城儿女处养老的前辈,盼望有个欢聚、娱乐、谈心的所在,以解脱困守套房之苦;村中乡亲来县城办事或从外地经县城南来北往者,盼望有个“落脚点”协办事务;家乡或县城乡亲遇特殊灾疾,婚丧喜庆时便于联络,及时得到有益的帮助、慰问、祝贺等。因此,十分必要设立一个便于沟通心声聚集的场所。昔日县城(茶阳)的奉记、和记等就是一个先例。现在县城已有何氏联谊会,古野、百侯、青溪、党坪等村镇均设有类似机构。
      近期在城众乡亲闻此喜讯,无不欢欣赞曰:妙哉!妙哉!多年梦想将实现矣。然旅居县城者,从事党、政、军、工、商获薪甚徽,筹巨资以兴伟业,实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事业之成就,展村民空前之团结,事业萦荣昌盛之象征,切盼海内外乡亲鼎力支持,慷解义囊,集腋以成裘,其伟业可成矣。
综上所述,议定在大埔县城中心设立《大埔县城古村联谊会》以孚众望也。
    一、计划
    1、联谊会规模:使用面积约230平方米,内设:接待大厅(大会场、录相、电视)文娱活动室、阅览室、小会议室、办公室、招待房(内设2一3床、供乡亲来埔办事人员及南来北往乡亲休息)值班室(日常管理人员住宿)、厨房、卫生间各一间。
    2、会址选择:县城购买土地兴建。
    3、资金来源:由在城乡亲捐资外,再发动海内外热心公益事业乡贤中筹集。
    4、总体设想:在县城购土地一块,约240平方米,兴建联谊会综合楼一座。一楼建店面四间,除留二间作联谊会活动资金来源外,其余二间出售;二楼二百余平方米作活动中心用;三至七楼有十四间套房,由乡亲认购作纪念堂馆或套房住宅(价格从优)。
    5、资金预算:起动资金二十万元。
    6,筹建期间:成立临时《大埔县城古村联谊筹委会》机构,负贪筹建工作,工程竣工后,召开县城全体乡亲会议除汇报筹建过程和资金使用情况外,并选举正式委员,临时筹委即行撤销。
    二、筹委会成员:
    荣誉顾问:锺卓才先生、赖荣兴先生、锺储文先生、锺淼材先生、锺琏珍女士、锺安柱先生、锺巨柱先生、锺集柱先生。
    顾问:锺谦柱、锺校柱
    主任:锺稚材
副主任:曾垂滚、锺义柱、锺均柱、张俊藩(兼秘书)、赖治明(兼会计)、曾祥超(兼出纳)、杨维科、曾新创、锺式彰。
委员:锺件文、锺钢柱、张衍进、锺洛柱、曾垂敏、曾令强、张学、赖汝建、赖堪贤、锺橡柱。
    三、发动乡亲捐资表彰办法:
    凡热心捐资100元以上者勒碑留念,1000元以上者加悬挂8寸玉照,10000元以上者加悬挂12寸玉照,30000元以上者加悬挂16寸玉照,永作纪念。
      专此恭祝
玉体康泰,吉祥如意
                                             大埔县城古村联谊筹委会
                                                一九九九年五月八日
    附:1、联系人及电话(区号(0753))
    锺稚材:5522592锺义柱:983530071
    曾垂滚:5520366赖治明:5524616
    张俊藩:983551799曹祥超:5552993
    2、开户银行:中国银行大埔支行万川路分理处
    专用帐号:09228收款人:曾祥超
    3,邮政汇款地址:邮政编码:514200
    收款人:曾祥超
    地址:大埔县义招路59号501信箱。
    锺邦柱——国际上小有名气的科学家
    1999年4月26日的台湾自由时报,在“生活新闻版”刊登了台湾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锺邦柱带领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将特定基因转殖到老鼠身上,而且顺利让基因表现其应有的功能。锺邦柱的实验室目前还在进行另一项研究,是控制鱼类性别的技术,如果成熟,也可为养殖业提供一个便宜且有效的提升产量技术。
     锺邦柱是古村旅台锺淼材先生的女儿,是美国宾州大学博士,普度大学超博士,现任台湾中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兼台湾大学教授,在国际上小有名气,时常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锒材)
有感于埔城古村联谊会的组建
白丁
荟萃人文在埔城,    乡亲联谊弥情深。
古村传统弘光大,    伟 业千秋可望成。
赤子拳拳爱故乡,    捐输不息创辉煌。
古村联谊得赞助,    其德其功未可忘。
 
    埔城古村联谊会筹委会组成后,即蒙热心乡亲解囊捐助。感人爱心,谨表谢捆。
    捐资芳名如下: (第一期)(恕不称呼)
    锺均柱、锺喜莲伉俪共捐5000元  曾佑斌、锺远玲伉俪共捐2000元
    锺稚材1300元
    锺校柱1000元  曾垂滚1000元
    赖始明1000元  赖映芬1000元
    锺才柱1000元  锺谦柱1000元
    曾维颖(古村农民)100元
                      埔城古村联谊会筹委启谨
 
     古村管理区(含各自然村)外出乡亲众多,读书人也多。人们常议论古村人才不少,大专以上学历和各种职称者上百人,一说逾二百人。我们曾按每家屋初略计算了一下,上百人是事实,但自然村和长居在外的情况不够了解,为求得比较完整的数字,特制统计表一式如下,要求旅外乡亲给予提供翔实的资料,并请寄古村乐龄俱乐部锺楚材收,以利统计,谢谢合作。(乐龄)
说明:1、大学注明某大学,或函授、电大毕业的须在备注栏注明。
     2、职称如会计师、统计师、建设工程师等等,有最高职称的如高级会计师、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等,可填最高职称。
    万里情怀到山村
    6月16日,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文教访问团一行16人在大埔县委常委锺校柱,茶阳镇委书记吴振石,镇长陈德荣陪同下,前来古村散石光明学校和古村乐龄俱乐部、古村中学、小学、幼稚园参观指导,当贵宾们来到古村时,受到俱乐部全体理事、组长的热烈欢迎。在古村侨联会大厅稍息片刻,品尝了山区生产的水果后,锺校柱常委首先讲了话,他对来宾们关心桑梓,不远万里前来山村参观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锺常委简要介绍了乐龄俱乐部的概况;当讲到锺卓才先生倾心桑梓,为家乡各项公益事业慷慨捐资一千一百多
万元,又赖荣兴先生情系故园,为家乡建设捐资二百多万元时,博得来宾们的热烈掌声。
    茶阳镇党委书记吴振石也讲了话,他对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的侨贤为大埔县、镇的支持和作出的贡献,表示赞赏和由衷的感谢,恳切期望侨贤们一如既往,为家乡再创辉煌。
访问团是参观散石光明学校后来到古村的,副团长杨德炼先生为俱乐部、古村中学、小学各送新加坡《茶阳之声》刊物一册。座谈后参观了古村中学、小学、幼稚园,活动过程全部录了像。(政材)
难忘古村半日游
        丘金城
    侨乡古村,是个享誉遐迩的村庄,远近慕名而来参观访问者,真可谓车水马龙,络绎不绝。特别是古村乐龄俱乐部一九九一年曾评获全国先进老同志活动室“特别奖”(全国10名)之后,更令人神往。
    古村这个有千年历史的山村,民风淳朴,客家风情和优良的传统文化以及耕读古训,世代传承。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使用着老祖宗时代的工具犁、耙、辘轴、锄头、扁担等,却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文明人。村里有生产土纸、香粉的厂房,基本上也还是袭用老祖宗发明的水车水碓,利用自然的水力资源作动力,可以整年整月整日不停地运转,省钱省力。二、三百年的土木结构的民居也还依稀可见。所以古村说“古”,似乎是名实相符。然而当你站在乐龄俱乐部的最高处俯览全村,又会觉得无比的新鲜,八九十年代的建筑处处可见。银山之麓的幼稚园,花木浓荫蔽日;宁静的古村小学窗明几净,环境优美,规模壮观的古村中学,美奂美仑。建筑面积达1252平方米的乐龄俱乐部,设阅览室、健身房、迎宾厅、办公室、电视录像厅以及藏书数千册的图书馆等等,一应俱全,这些现代建筑屹立在村之头和村中央,堂乎!皇哉!卓才亭、琏珍亭红柱碧瓦点缀在幽雅的自然山水中,令人悦目怡情。
    一九九六年八月八日特大洪水,对古村来说,是个空前浩劫。灾后村民以顽强的意志,高昂的奋斗精神重建家园,在得到以锺卓才先生为首的旅外乡贤们鼎力资助下,从而在废圩上重创辉煌,有几十间商店的一条街已于年前建成。即将装修完成的四层楼房——兴富大厦,建筑面积达1200多平方米,与乐龄俱乐部遥相对应,更是令人注目。集市热闹,价钱平宜,我们一行在锺伟柱饭店用午餐,这是一家夫妻店,规模虽小,但菜色可口,美味的梅菜肉,香脆的炒猪肠,小煲酿豆腐,味道真好。此外还有小炒番薯叶,别名龙须菜,又嫩又绿。传说乾隆皇帝吃过此菜后称赞不已。皇帝是龙,龙口吃过的东西,改名换姓无疑是顺理成章的事。
    古村的水泥公路,也给人耳目一新,卓才、满英路、荣兴路、德文路、睦邻路等等,可通全国各地,全村乡道已水泥路化。这些热爱乡土,关心民瘼的旅外乡贤能不令人钦佩!
    一水中流把村庄分成东西两片,过去用木桥来往,现在富兴桥、古村桥、睦邻桥等钢筋水泥桥梁先后兴建,交通方便得多,每座桥梁各有不同的造型,这又成为这小山村的一道美丽的景观。古人诗云:“夕阳古道归鸦,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尽在此中矣!
    古人讲“人杰地灵”,也有讲“地灵人杰”,属是?且别论,但良好的自然环境对人的熏陶孕育是有密切关系的,山水雄奇,四周峰峦拱卫,林木茂盛,乔、灌木杂处共生,自然植被不下80%以上,所以灵山秀水孕育看一代又一代的人文。国内不少省市有古村人的足迹,从事党、政、军、商、工者,大不乏人;海外的古村人也由原东南亚拓展到美、澳、加等国,
他们在海外创造辉煌的业绩,如当代的锺卓才、赖荣兴、曾令照等等,均可谓佼佼者。
    数年前,古村的一次庆典活动,据说侨领姚美良先生的书面祝词中有一句“弘扬古村精神”,意味着古村人具有精诚团结、爱国爱乡、艰苦奋斗、处事求实的优良传统。其实,古村人也已经是这样做的。
    从古村幼稚园至小学、中学已实现了一条龙的办学。学习环境的优美,令人称羡。当走进古村中学校园,就可看到如茵的芳草,成荫的林木,白玉兰花香气袭人,置身其间,似有宠辱皆忘之感。良好的村风,良好的学习环境,带来人才的同步起飞,据说近几十年来,古村的大学生、硕士、博士及高级职称者已逾200人,据《古村之声》报道,去年旅居深圳的蕴彰兄之小孙锺立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严格的考试,被英国贝勒比斯学院选上,并获奖学金15万元赴英留学。一个小山村造就如此众多的人才,真不简单。
    难忘的古村半日游,是茶阳镇城区离退休教师一行21人专程参观古村乐龄俱乐部和古村中、小  学、幼儿园的,我有幸被邀。此行受到乐龄俱乐部热情接待,并由式彰兄作东请吃午饭。俗话讲“人情好,食水甜”,何况菜香饭热。
是日乃己卯年四月初八日,恰逢“六一”国际儿童节。游兴未尽,其乐也融融,仿佛年轻多了。
有朋自茶阳来,不亦悦乎
    6月1日久雨初晴,天气晴朗,茶阳城区离退休教师联谊会和茶阳环城离退休职工互助会部份成员以及特邀原茶阳镇镇长锺兴堂、退休老干部丘金城等一行21人,乘车专程前来古村乐龄俱乐部参观访问,受到俱乐部全体理事、组长的热烈欢迎,稍事寒喧后,举行了座谈会。
    座谈会由俱乐部锺楚材副主任主持,管理区支部书记锺常柱代表管理区、俱乐部对来宾们莅临参观指导,表示诚挚的欢迎,然后由俱乐部副主任锺式彭汇报乐龄俱乐部自成立十多年来的概况。代表们对俱乐部的组织“制度”活动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取得的可喜成就,表示赞赏。
茶阳城区离退休教师联谊会会长黄新、茶阳环城离退休职工互助会会长温嘉祥先后介绍各自组织的情况。他们的联谊会成立不长,但从组织、活动、工作各方面却做得很好,经验丰富,足可借鉴补短。
     座谈会后,代表们参观了各厅室,对俱乐部比较完善的设施和良好的环境,赞叹不已!当登上四层楼顶时,宾主在“卓才亭”前合影留念。
     上午十时半左右,代表们前往古村幼稚园、小学、中学参观,看到古村一条龙的教区校舍雄伟宽敞,设施完善,校园内外花木成荫,幽静,认为是一个培育人才的好地方。
午饭后,来宾们乘兴驱车返回茶阳。(政材)
    六月一日廿位老师
参观古村乐龄俱乐部
六一驱车到古村,主宾联谊满堂春。
风和日丽天晴朗,东道西宾喜气欣。
会座堂皇陈雅致,人情融洽款殷勤。
丰餐盛馔香留齿,令我情怀入梦魂。
      参观古村小学怀旧
    福兴古寺祀观音,七百年前香火灵。
    曾是村民求荫福,缘无信士缮修倾。
    锺灵毓秀兴库序,树德培才出彦英。
    今日莘莘桃李秀,名侨人杰尽贤明。
    注:古村小学址前身是福兴寺。据说该寺兴建于宋朝。
    参观古村中学感赋
古中设校二十年,成绩斐然众誉宣。
簧舍巍峨风景美,师生勤恳夕晨勉。
四面青山环校翠,长途公路展村前。
玉兰花萼香飘送,馥郁芳菲满眼妍。
诗作者均为谢立言
   蓬勃发展的古村小学
        郑诚
    古村小学创办于二十世纪初,迄今已近九十载,前身为古村公学。校舍经数十年风雨侵蚀,已破陋不堪,且学子逐年增多,远不适应教学之要求。一九八七年由华侨锺卓才先生夫人贺素珍女士捐资七万元兴建教学楼一座。一九九0年锺卓才先生倡议向海内外集资重建古村小学,九一年竣工,总投资八十五万元。校园占地面积4662平方米,校舍建设面积2160平方米。共计有教学楼、礼堂、教师宿舍、学生宿舍、厨房以及其它配套的教学、生活、体育、娱乐设施。拥有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体育室、综合实验室及电脑室。学校还附设独立的幼稚园一间,也各类设施齐全。全校现在有8个教学班,学生230多人(包括幼稚园),教职工13人。
    近年来学校在上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和华侨锺卓才先生的关心支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强化教育各项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狠抓常规工作,形成了“勤学、守纪、团结、进取”的良好校风。
    学校领导班子稳定,团结,能力较强,对学校实行民主管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全校教师工作踏实,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学校锐意改革,积极推广先进的教法,认真实施教学二十一字环节:“精备课、活上课、细批改、勤辅导、巧出题、严考试、重讲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连续几年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
    学校不但抓教育教学,还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在学生中开展“人人爱护花木,争做文明学生”的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学校“三化”工作的深入发展。在四千多平方米的校园里,无处不绿,无处不美。学校绿树成荫,草地遍布,繁花似锦;教室内外窗明几净。地板道路,整洁干爽。
    学校还加快校园文化建设,创造了一个健康、文明、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健康的熏陶。一是建有良好的升旗场地及设备;二是在礼堂及醒目的地方悬挂校风牌,张贴名人画像;三是办好学校的广播、黑板报、专栏,充分发挥其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上级领导及社会人士对该校的校园环境、教学设备、学校管理、德育工作、教学质量等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
     现在全体师生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不断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开拓进取,为上等级学校而努力。
   
《古村之声》编委:
    古村小学近年来,承旅居海内外乡亲的关怀和支持,对学校的设施捐资赠物,使之不断充实和完善。如旅星侨贤锺卓才先生为学前班捐赠小朋友午息小床30张;旅港乡亲锺安柱先生赠送会议桌椅一套,仪仗队铜鼓乐器和制服全套;锺琏珍女士为图书馆捐赠书橱、图书和手风琴一架;还有旅深乡亲锺基材、刘秋来伉俪捐赠印刷机和风琴以及捐建升旗台、钢质旗杆;又锺玲堂(宇锋)先生捐助体育器材3000元;锺基材先生的千金锺金铃小姐为校门两侧捐建椭圆形大花池两只,还赠送羽毛球全套和篮球、足球、国旗等等。
    今年刘秋来女士又为我校捐赠电脑两台、过胶机一台。
    所有这些都为学校的教学、美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古村乡亲热爱故乡,关心教育是远近闻名的。我们全体师生为此受到鼓舞和鞭策,因而努力搞好校风学风的建设,勤教勤学,以期多出人才,藉以报答对我校出钱出力、屡作责献的乡亲父老。在此,我们要求贵刊给予登载此信,以表示对我校关怀备至的乡亲们诚挚的谢意。此致
敬礼
                                古村小学谨启
                              1999年6月20 日
    支持家乡建设  其功其德无量
    古村管理区旅外乡亲继承先人热爱故土,关心桑梓的优良传统,廿多年来为古老的山村捐资不息,因而古村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桥梁道路、水利、生产等公益事业,取得辉煌的成就,村容村貌换了新颜。所有这些,若非海内外赤子的一片爱心,慷慨捐输,易能臻此。据初略统计,至目前止,捐资达万元以上的乡亲计有22人,至于捐资百数千元者,何止百千!诚然,一个人资力有大小,不论捐资多少,其爱乡的精神和作出的贡献,同样受到人们
的尊敬和铭感,捐资者的芳名立碑口碑俱存,村人将永志不忘。至于捐资万元以上者,计有:
    锺卓才先生(包括张满英、贺素珍女士)1200万元、赖荣兴先生200万元、锺安柱先生18万元、锺巨柱先生12万元、锺储文先生8.6万元、锺琏珍女士7.8万元、锺基材先生(包括刘秋来、锺金铃女士))5.6万元、赖金升先生4.8万元、锺集柱先生4.5万元、锺均柱先生3.5万元、锺强柱先生2.7万元、锺淼材先生2.5万元、谢新英女士2.5万元、曾令照先生2.4万元、江井英女士2.4万元
    揖资1至2万元者有:锺锡杏先生、锺锡解先生、曾繁图先生、锺诵文先生、锺盼柱先生、赖汶强先生、赖汶忠先生
    注: 1,捐资数包括本村和邻村。
        2,捐资额包括实物估价。
        3,如有错漏,请指正。
                                        (乐龄)
    读郑板桥诗有感
         白丁
    在古村公学读高小时,教师选授清代郑板桥诗文。郑板桥又名郑燮,为官清正,其书画、诗文很有名气,著作甚丰。教师选读的一首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当时年纪小,对此诗不甚解其意,现在背诵起来,感到郑板桥的为官是无时无刻关心民瘼的,在县衙卧着休息的时候,听到风吹竹子发出咿呀之声,还以为是人民因疾苦的叹息。封建时代能有这种为民作主、关心民间疾苦的清官,确实难能可贵。当今社会贪官污吏层出不穷,这些硕鼠目无法纪,只顾自己腰包硬,花天酒地,腐化堕落,他们心目中那有平民百姓,真是罪该万死。廉正的郑板桥对人民“一枝一叶总关情”,同那些不知羞耻为何物的腐败分子相形之下,可谓“清沟映污渠”可悲可叹也。
    郑板桥擅画兰竹,他有一首题竹的诗:“掷去乌纱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由此可见郑板桥对做官是淡漠的,不像当今一些人不惜万金买官做,当了官就有权,有了权就有钱。而郑板桥掷去乌纱却是清风两袖,他的清廉、正气、高尚道德,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郑板桥是清代“四怪”之一,他写的条幅‘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不仅笔下龙蛇,而寓意颇深,也很有哲理,可以看出他那豁达、宽恕、疏狂不羁的性格。
喜庆建国五十周年
华夏腾飞五十秋,辉煌功绩万歌讴。
兆民欢舞江山秀,五谷丰收稻麦稠。
舜日尧天民气壮,升平盛世庆云浮。
红旗双拂扬寰宇,丽日中天灿九州。
喜迎澳门回归
濠镜被侵四百年,神州十亿恨绵绵。
明清帝室甘低首,腐败朝廷丧主权。
龙种传人忠贯日,炎黄裔胄怒冲夫。
珠还合浦金瓯整,游子回归骨肉圆。
:濠镜是澳门的别称。
      谴责北约
炸我驻南大使馆
北约凶残似虎狼,横蛮施暴炸南疆。
我南使馆被轰炸,国际呼声谴责强。
践踏宪章行霸道,摧残准则肆凶狂。
多行不义天下恨,众怒难违必丧亡。
                  (诗作者均为谢立言)
 
    (一)承旅外乡亲对本刊出版的关心和支持,慷慨捐助基金,谨申谢忱。
芳名如下: (恕不呼)
锺倩材(旅港) 500元   锺振柱(旅澳) 200元
锺流 200元   锺华柱(永兴楼) 200元
杨开亮(旅港, 原古村供销站站长) 200元
锺洪柱100元  锺国材100元  锺振材100元
锺秀材100元  李继昌(茅坪) 50元  缪纯良50元
曾德洪50元   锺斌材50元   锺顺英50元
                            《古村之声》编委
    (二)承锺斌材先生为乐龄俱乐部慈善福利基金捐资50元,谨表谢意。
    又查1996年第三季度承锺顿彰先生捐50元,锺绵彭先生捐100元,因8.8大洪灾刚过,当事人患病,捐资未列入,现特补漏,并向捐资者致歉。
                                    乐龄俱乐部
    澳门即将回归  老归侨的追忆
    蒙辱一百多年的香港已经回归祖国怀抱,而四百多年前被葡萄牙强占的澳门又将回归有期,中华民族为之扬眉吐气。笔者是六十年前归国的华侨。回溯过去国家积弱,政治腐败,帝国主义虎视鹰磷,对我领土蚕食鲸吞,那时候旅居海外的华侨权益无保障,而且受尽欺凌。笔者于1937年因家贫南渡缅甸谋生,时年16虚岁,从签证、乘船等不公平遭遇,令我终生难忘。
    缅甸当时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去缅甸的签证要在汕头觉石英领事馆办理,我持“护照”到领事馆后,大厅案桌后坐着一个碧眼黄发勾鼻的英国佬,旁边站着一个华人翻译,他叫我鞠躬立正,我递上“护照”,那个碧眼儿对我傲睨了片刻并签了字。三十年代出国,都是由汕头乘轮船的,往缅甸航程需八天,我乘的是英商的“丰平”轮,约8000吨的客货轮。轮船将启碇开航时,船方通知乘客全部到甲板上集中检验船票,验票者英国佬高坐在船舷边,其侧站立一华人。乘客手持船票排队从船舷鱼贯而过交验,验票时又要向英国佬行鞠躬礼,在我前面的一个头戴凉帽的福建乘客没有鞠躬,被验票的华人打一耳光,凉帽掉在甲板上,轮到我时,当然行礼如仪鞠了一躬,但内心感到极大的耻辱。按理乘船的是顾客,船东应持欢迎态度,但国家暗弱,政治腐败的时代,洋人对中国人是不当作人看待的,更有甚者,他们豢养了一些丧尽天良的中国败类,这些走狗为虎作伥,可以任意打骂自己的同胞,真不知天下有羞耻事。
    到达缅甸不久,祖国爆发了七·七事变,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当时缅甸报纸对中国的正义抗战却诸多歪曲,而美化日本军国主义,我虽不懂缅文,却能从老华侨愤慨倾诉中听到的。国家积弱、华侨没有地位,有时观看足球赛,球迷闹事,挨打的总是华人。如此等等,虽时过半个多世纪,我却刻骨铭心,永远不会忘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人民政府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振兴科技,国力日强,废除了帝国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20多年来,四个现代化取得巨大成就,尖端科技的发达,经济的腾飞,世界各国均刮目相看,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海外的华侨有了地位,不再受歧视受侮辱了。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兴盛,是经过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炎黄子孙应不忘过去的国耻,十分珍惜美好的今天。  (白丁)
    建了新楼房  祖居还要不?
    古村是一个山多田少的山村,为了生活,村民历来多外出谋生。有的远渡南洋,有的往广州、潮汕、东江等地,在家的则肩挑、拉板车、割松脂,以此来维持家计。
    近20年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山村,农副业有长足的发展,剩余劳力纷纷外出打工或从事商业,经济收入的增长,村民生活大大改善。因而建新房之风如雨后春笋。村中心的新楼房鳞次栉比,为村容村貌增添了光彩。
     目前突出的现象是大多数人外出了,原来的祖居冷落了,有的大楼大屋原有人满之患,现在却住三、二人,如东片的永兴楼、大夫第、並攸楼;西片的诒谷堂等。这些楼屋已有一百至三百年的历史,从趋势看,下来的顺常楼、双堂屋、司马第、下新屋等,不久也将寂寞起来。这是现实的情况。至于建了新房,祖居还要不要?有人认为有了新居,祖居用不着了,让它自生自灭,有人则认为上祖建房繁衍了子孙,祖居应维护好作为文物纪念。如诒谷堂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仅住三、二人,但该屋旅台的锺淼材先生为维护好祖居,出资把它全面修理,同时念及上祖拟加建横屋的遗愿,近年来更新建横屋一座,完成上祖的宿愿;又如窠头的德馨堂是300年的老居,俗称九厅十八井,年久失修,破陋不堪,数年前由该屋的锺卓才先生捐资数万元重修;背坑的並攸楼建于200年前,该楼原有6户人家,大部外出定居,现仅留一户锺煦柱夫妇二人(其儿女也在外),1997年,锺稚材、锺煦柱叔侄商议,认为祖居已十分残破,顾念上祖创业维艰,应设法进行维修,此议得到旅外兄弟叔侄有税、梧材、倩材、有材等人的赞同和支持,筹措资金二万多元(包括稚材父子的捐资),便把屋背花台、屋顶桁、桷、栋带、檐口、沟坑、地板、门坪等重修,内外墙壁批荡一新,使古老的楼房换了新颜。出资者都定居在外,他们无一己之私,而是把祖居作为对上祖的纪念;还有大夫第也上了百年的历史,因屋背沟坑淤塞、屋顶多处漏雨,有些墙壁剥落,该屋旅深的锺蕴彰先生出资把它修理好。上述注意维护祖居的乡亲,其精神是值得称道的。
     至于有了新房,老居用不着,让它自生自灭论者,也有多种因素,如祖居户数多,要重修则意见不一,资金更难解决,有的家户不团结,积怨甚深,老死不相往来,没有商榷余地。有的即使个人愿捐资维修,但有的人诚恐原占用的公地于重修后落了空,抑或迷信风水,重修后对己不利等等。所以建了新房如何对待原有老居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化伯  谷予)
 
△古村是茶阳镇种植烤烟的重点村之一,今年种植烤烟120亩,要求种好烟、烤好烟、求质量、不贪多。县烟草公司派技术人员来村进行全套式指导。因此,今年烤烟质量比往年好,产量可得干烟3万5千多斤,每斤估算5元左右,现正值烤烟收购期,烟农将有可观的收入。  (盛材)
△茶阳镇入春以来,仅受洪水淹浸一次,时间是5月26日晚开始洪水上街,水位4.2米,由于镇政府及早报道水情,商店、居民有所准备,迅速转移商品和家具,因此,此次洪水袭击未受损失。至27日晚,大水已退出街道。(天马)
△俱乐部会友曾维艳之孙,垂文之子曾佑湘初中毕业后,前往福建和大埔县学习维修电器技术,历时三年,由于他赋性聪慧,技艺日精。去年在古村街开设“湘湘”电器维修店,业务颇为兴旺。古村人拥有电视等家电不少,以往发生故障,要送茶阳修理,现在可在本村解决,方便多了。邻村的电视或送来或电话预约前去维修,用户满意。(梅云)
△旅居深圳乡亲锺国材、振材、秀材兄弟于4月上旬返来祭祖。他们一年一度返乡扫墓,其祟宗敬祖精神,实属可嘉。此行还为《古村之声》揖赠基金。(楚材)
△会友张和英(东升堂)久病医治罔效,于6月5日辞世,享年80岁。(乐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