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之声

《古村之声》第59期(2005年12月出版)

古村之声
59期 2005年12月出版
      欢声笑语庆盛会
      ——古村小学九十周年校庆纪实
      2005年10月2日这个多情美丽的日子,已随着金秋十月的背影远去,满园鲜花已换季成满山红叶,欢腾的校园已恢复了宁静和秩序。但是,鼓乐犹在耳边,欢歌已被记录,庆典的盛况将长久地在古村人的记忆中,蕴积发酵,酿造着催人奋进的力量。
    早晨7时30分,鼓号队、迎宾礼仪工作人员到岗,欢快悠扬的迎宾曲奏响,伴着金秋的阳光,点亮了古老而又年青的校园,盛大的节日拉开序幕。
    上午8时,学校全体师生举行了游行活动,师生们身穿节日盛装,分成彩旗队、鼓乐队、鲜花队,由学校出发到古村中心街。近千群众驻足观看,鞭炮声响满村中,热闹非凡,全村都沉浸在节日欢乐的气氛中。
      8时50分,嘉宾、校友车队到达,此时,鞭炮齐鸣,鼓乐高奏,同学们挥动着手中的鲜花高呼着“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县、镇领导,老教师等被邀请的嘉宾来了……
      各届校友,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职业,不同的身份,一致的乡音,一样的渴盼,共同的心愿……握手、询问、追忆、惊叹,欢声笑语,弥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为在这盛大节日里的聚首而欢欣鼓舞。
      上午9时,嘉宾、校友聚集会场参加建校九十周年庆典大会。主席台两边挂着一副长联:“喜迎校庆九秩群卉烂漫;笑看大计百年满园芳菲”。会场旁边挂着二十多张用大红纸写的贺词、贺信。整个会场热闹喜庆,欢乐祥和,丽日高照,不少校友聚集在树荫下,操场边。庆祝大会由古村小学教导主任卢添裕主持。大埔县教育局张昭锋局长,茶阳镇人大主席张茂达,原厦门市统计局长锺将材,古村村委书记锺团柱,埔城古村联谊中心主任锺稚材,校长郑可信分别在庆祝大会上讲话。
      两位学生代表用他们激昂的声音朗诵了校庆献词。
      郑可信校长代表全校师生向参加庆典大会的嘉宾、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贯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校友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古村小学建校九十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为家乡赢得了无尚的光荣和自豪,更为母校增添了荣誉。古村小学将继承优良传统;发扬奋斗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古小的明天将更灿烂,更辉煌。
      大埔县教育局张昭锋局长对古村小学创办以来所取得的成绩作了较高的评价,他希望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敢于创新,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使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希望教师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希望同学们,立志报国,发奋读书,早日成为社会栋梁之才。
      县城古村联谊中心主任锺稚材详细介绍了古村小学创建九十年来的发展历程。镇人大主席张茂达,村委书记锺团柱对古村小学近年来所取得的成绩作了充分肯定。
      10时许,校庆文艺演出在会场舞台拉开序幕,独唱《童年》,让大家回忆起童年的美好时光;舞蹈《手牵手》跳出了同学们的无比欢乐;《健康歌》则表达出古村的活力和希望。
      中午12时,嘉宾、校友聚集在学校礼堂举行校庆招待宴会,校友们把酒话别,深情回忆,互相祝福,握手相期,举杯畅饮。席终人未散,许多校友们依依不舍地逗留在校园里参观,话旧,追寻少年时代美好的读书时光……
      九十周年庆典,我们欢聚一堂,回想古小九十年风雨历程。继往开来,我们站在了新的起跑点上,扬起改革的风帆,荡起创新的双桨,继承优良传统,发扬奋斗精神,古小的明天将更灿烂、更辉煌。(银麓)
      古村村委书记锺团柱在古小九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县、镇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各位校友、乡亲、师生:
      今天,古村小学建校九十周年,隆重举行校庆庆典,承县、镇领导、嘉宾光临指导,我代表古村党支部、村委会和全体村民表示热烈欢迎,并致以诚挚的敬意。
      九十年前,古村的先贤们经过艰难曲折,创办了古村公学。解放后改称为古村小学。九十年来,先贤们治学严谨,办校有方的精神,一直延续至今,培育了众多的人才为社会服务。一个小小的山村,拥有大学生二百多名,其中博士、硕士、高级工程师、专家、厅处级干部、企业家等,为数不少。这些成就,是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历任校长、教师敬业施教和海内外乡亲大力支持所取得的。三十年代的老校长锺省我、锺达云、江国仁先生的治学严谨、精心管理风范,犹为老校友和村民所称道。历任校长、教师为古村的教育事业付出了巨大心血,为古村小学争取了荣誉,学子成绩,一直处于全县小学的前茅,所有这些,古村的父老乡亲是不会忘记的,如老校长锺豹柱、许培林、锺伟堂以及现任校长郑可信先生等等,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善于管理学校,能够根据形势发展,与时俱进.,进行教育改革,作出斐然成绩。众多的教师以敬业爱岗的精神,工作兢兢业业,对学生因才施教,循循善诱,受到学生的爱戴,尊师爱生,蔚然成风。有一位梅县籍的宋少烈老师,在60年代来校执教,在任近20年。这次校庆也远道前来参加。由此可见,兴学育人,对于有一支德才兼备的校长、教师队伍是至关重要的。
      各位领导、嘉宾、校友、乡亲们,形势在发展,教育改革在深入,我们期望古村小学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学校校长、教师的积极努力,继承古村小学的优良传统,在辉煌历史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作出更大的贡献,取得更好的成绩。谢谢!
      郑可信校长在古小九十周年庆典大会上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我们相聚在银山之麓,柳水之滨,相拥古小怀抱,回眸历史沧桑,畅谈今朝巨变,规划未来蓝图,同祝九十华诞,多么令人激动,让人振奋!
      九十年沧桑,盛世辉煌。古村小学历史悠久,她的前身——古村公学,创办于1914年,当时,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而建立民国。办新学成为新的潮流。先贤锺省我等有识之士,为适应新潮流,办新学,造就新人才服务于社会,遂倡议创办古村公学,开创了现代教育的历史先河。新中国成立后,古村公学更名为古村小学。改革开放后,在杰出乡贤、著名旅星侨领锺卓才先生的倡议和大力支持下,海内外乡亲纷纷响应,重建了古村小学,并于1992年竣工。
      九十年来,古小历经岁月的磨练与洗礼,经过数代人的艰苦创业,严谨治校,精心教研,她逐步发展,并始终走在时代的潮头,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学改革,学校发展日新月异,办学业绩日益明显,教育教学水平居同类学校前列,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单位,在今年“五一”表彰大会上被大埔县委、大埔县人民政府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银山圣地,人杰地灵。学校历九十年沧桑,沐日月之光,育学子成才而蒸蒸日上;融山水之气,伴教泽长流而日臻强盛。九十年来,人才辈出,高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人才及党政机关处级以上的有200多人,各级部门任职的有500余人,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也为家乡赢得了无尚的光荣和自豪,更为母校增添了荣誉。
      九十年风雨兼程,九十年孜孜追求,九十年求实创新,铸就了古小的辉煌。在新时代里,古小将继承优良传统,发扬奋斗精神,与时俱进,群策群力,再创佳绩!
      愿古小的明天更灿烂,更辉煌!谢谢大家!
      古村小学锺将材校友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同学、各位乡亲:
      今天,我们旅外乡亲怀着激悦的心情回乡参加庆祝古村小学创办90周年的华诞。在这举村欢庆的日子,我们十分缅怀锺省我先生等一批有识先贤,是他们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创办和树立了具有严谨学风的古村公学,为国家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对他们爱国爱乡的办学精神,我们深表由衷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古村小学创办90年来,深受各级领导和锺卓才先生等海内外乡亲、乡贤的关心与支持,加上历任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努力耕耘,使古村小学越办越好,取得诸多的荣誉,这是非常值得庆贺的。作为古村的乡亲,我们对学校老师辛勤教学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的高兴和感谢!在这里我要说一声:“古村小学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在这庆祝我们母校90华诞的喜庆日子里,我们旅外乡亲希望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能与时俱进,不断总结办学经验,做好教学工作,把古村小学办得更好。我们旅外乡亲也一定要一如既往尽心尽力地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把古村小学办成有明显特色、高质量的一流教学基地。
      最后,祝我们的母校取得更大的成绩!
      祝各位领导、来宾和师生们幸福安康,工作学习取得更大的成绩!谢谢!
      古村路灯重放光明
      古村乡道实现水泥路化后,行人十分方便,但夜行还需使用手电。十年前,旅美侨贤曾令照先生曾出资在村之东西片安装路灯。一时夜行人咸称方便。但以管理、基金、维修等问题不完善,为时不长(约两年左右)便停止了。尔后,旅台乡亲锺小柱先生也曾出资让路灯复明,不久也以同样原因告终。当前全县农村大部份都有路灯设置,夜间大放光明,为农村增添异彩,且方便夜行人。最近,村中有识之士曾垂衍乡亲牵头筹办路灯的恢复,筹款、安装、购置等具体工作人员有锺品柱、曾新创、锺康柱、赖托华、曾垂帮、张德伟等人,他们热心公益,没有报酬,而走家串户或向外联系筹集资金,目前已到位资金15000元左右,村中东西两片安装了比较高质量的路灯68盏,灯泡采用40—55光的节能灯炮,夜色降临,全村灯火辉煌,山区生气盎然。村民欣喜地说:“夜行不用手电了。”
      据曾垂衍乡亲说,重新设置的路灯有专人管理,财务制度透明健全,计算全年电费不高,在村民和旅外乡亲的支持下,通过管理人员的务实精神,古村路灯将会长明不灭。(白丁)
      热烈庆祝古村小学九十周年校庆
      在这庆祝母校九十华诞的喜庆日子里,让我们真诚地祝福母校“年年桃李,岁岁芬芳!”我很高兴能参加这次盛会,感谢大家对我的关爱,特表衷心的感谢!
      记得一位佛家长者说过:“当你经历过的事情,十年、廿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你仍然经常追忆、怀念,这件事对你来说是「恩」”。是的,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中,除了对父母教养和童年往事的追忆外,就是对母校对启蒙老师的无比怀念。因为母校和良师益友有恩于我们,使我们没齿难忘!
      抚今思昔,在那漫长的教学工作中,同事们如兄弟姐妹般地互教互学,同学们尊敬老师,认真学习,干部和家长对老师的关爱,使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使我感受到真正的友爱,感受到无怨无悔那种快乐的人生,难道不是人生中的「恩」吗?那种充满人间真情的岁月,怎能使人忘怀呢?
      今天,这么多校友千里迢迢回来参加校庆,就象一群美丽的天鹅,无论飞得多高多远,都是集体的、团结的、互爱的,到时,还是会飞回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今天,家乡的巨变,母校的巨变,就是你们热爱家乡,热爱母校的具体奉献,就象《天鹅湖》舞剧最后一刻舞出了最精彩的人生舞蹈。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最后,恭祝校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祝福母校——古村小学如宋湘先贤写的“竹实生芝草”越办越好,培养出更多杰出的祖国建设人才而努力奋斗!(宋少烈)
      大埔县小学管理工作现场会在古小召开
      12月5日,大埔县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现场会在古村小学召开,教育局张昭锋局长、罗发奋副局长,教研室小学教研员、教育股、秘书股的有关人员及各镇中心小学、县直小学校长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领导参观了学校管理工作,校园环境,察看了校容校貌,查阅了有关资料。听取郑可信校长的介绍:一是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理校,追求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促进工作规范有序,做到了措施到位、制度到位、检查到位;二是强化内宿学生管理,营造了安全、舒适、整洁、文明的宿舍环境;其次是做好了家访工作,对家访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拉近了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结合。最后张局长作总结,他说:“古村小学是有90多年办学历史的村一级完全小学,文化底蕴深厚,学校管理规范到位,教师安教乐教,学生勤奋好学,是建设和谐教育的典范”。
      11月10日茶阳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现场会已在古村小学召开。
      12月14日,桃源镇全体校长也到古小参观。(郑诚)
      古村小学《校庆持刊》出版
      本年10月2日古村小学举行90周年校庆后,为再现校庆盛况,以激励后人对学校知本知末,同时表彰海内外校友、乡亲对母校校庆出钱出力之义举,经研究决定出版《校庆特刊》,此举得到校友、东莞虎门盈利印刷公司负责人锺子祥先生(老校长锺豹柱之公子)大力支持,赞助全部印制经费。子祥先生热爱母校,关心家乡的仁风义举,深受父老乡亲和学校师生之称许。(适观)
      欢乐的老人节
      10月10日(农历九月初八日)上午九时,大埔县县城古村联谊中心举行老人座谈会,以欢度老人节。座谈会备办了茶水、干鲜果品招待到会老人。会前由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锺秀芳大夫义务为老人们量血压,把脉处方。近年每逢老人节聚会,锺秀芳乡亲及其夫婿张赋元(原县中医院院长)都莅会为老人义诊,深受老人们欢迎。他们与人为善的高尚精神,备受称许。
      座谈会开始,首先由联谊中心主任锺稚材汇报中心一年来活动情况,然后到会的60多位老人漫谈,或话家常,或回溯往事,边喝茶点边抒发情怀,兴高采烈,欢声四起。
      十时多,联谊中心备车载老人们游览西湖公园,11时半返回一餐厅共进午餐。
      今年老人节活动经费由旅港锺倩材乡亲赞助300元,锺校柱同志200元,赖堪贤、锺稚材、张学先生各100元。老人们同声感谢。(天马)
      恭贺新禧
敬爱的海内外乡亲:
      您们好!值此二○○六年新年即将到来之际,谨向各位乡亲和一向关心支持联谊中心工作的社会各界仁人志士拜个早年,并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春夏秋冬迎百福,东南西北纳千祥。”恭祝您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腾飞、家庭幸福!衷心希望乡亲们携起手来,以最欢快的心情、最崇高的理想、最坚实的信心、最坚强的步伐,在各项事业中,东成西就、南和北合、万事胜意!
      为欢度新春佳节,共同关心联谊中心工作和共谋家乡繁荣,促膝谈心,共话桑麻。经理事会议研究决定,定于二○○六年二月十一日(即农历正月十四日,星期六)上午九时,在联谊中心会议大厅,隆重举行“新春座谈会”。届时恭请各位乡亲依时出席。
      为使新春座谈会开得更加欢快、祥和,会后安排文娱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并进行抽“幸运奖”活动。
      此祝
新春大喜、万事如意!
                                                 埔城古村联谊中心
二○○五年十二月十二日
      定风波 赞古村
            谢立言
何日专程访古村,古村人士尽斯文。
最是老龄俱乐部,丰富,图书万卷几橱存。
华美村容奇设计,绚丽,名山秀水尽清芬。
俊彦英贤多省布,声著,华侨巨子卓才君。
      遥祝古村小学九十周年校庆
                 锺子邦
九十春秋写辉煌,
数千桃李竞芬芳。
无暇返校庆华诞,
遥祝前途更康庄。
      设计编制《古村之声》合订本的一些情况
      《古村之声合订本》和大家见面了。这是在主编式彰哥的具体指导下设计编排出版的。其中有些情况值得一提:
      关于古村地图:大约在六、七年前,堂兄淼材在给我和壮材的来信中,就曾提议绘制一张古村地图,在《古村之声》中刊载,并提出可以请人到古村实地测量,还具体交代在古村地图旁边的空位上附一张细小的大埔县地图,以标明古村在大埔县的方位。他的用意是让旅外乡亲更好的了解古村,思念古村,关切古村,是一条很好的主意。
      我们理解他的爱乡之心,认真加以考虑,也曾造访过多年从事测绘工作的亲戚,征求他的看法,请他指导帮助。据他介绍,此工程相当大,测绘时间也相当长,按照我们的能力难以完成。但是,此事仍时刻挂在我们心中,无时或释,多方设法寻访,终于找到一张林业部门航空测量的古村地图,由族侄考柱根据我们需要的部份描绘过来,晒了多份兰图备用。
      正在这时,村里酝酿编印《古村之声合订本》,便确定将古村地图刊载在合订本中,便于长久俱存。
      绘制古村地图的目的是要让旅外乡亲了解家乡,特别是了解自己的家园、熟悉的、标志性地方的位置,但小小的地图如何能标示繁多的内容呢,思考良久,决定将地图分成两张,一张古村全图,主要记载标志性的山峰、地名及附属村落,如公劳嶂、鸡公锯山、银山顶、杨梅岽、禾笔寨、长栋岗、沙罗窠、余叶坑、罩捞坑、散石里、塘坑里等等,另一张古村主村地图,主要标明溪流、道路、楼屋位置,使旅外乡亲了解自己祖居地的楼屋所在;对于古村在大埔的位置,除标以明显的“◎”符号外,还加红点,使之更加突出,较好地满足各方面的愿望。
      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十多年来,在编印《古村新貌》、《古村之声》过程中,收集了好些村景照片,大部份是有关公益事业的项目,特别是那张1996年“8·8"洪灾前从银山之麓照下的三张连接的长条村景照片,保留了“老古村”的历史面貌,其摄影艺术也有很高的水平,我把它放在桌玻璃板下欣赏,不料时间久了,有所退色,才把它收藏起来,幸里面图像未有损坏,“8·8”洪灾中崩塌的玉成、太和、源隆店、洋尾田、塘子唇等一大片房屋仍清晰可见,是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很有珍藏意义。
      一本功劳部:从第一期《家书》到第58期《古村之声》,每期都记载着为各项公益事业捐资的芳名和各项公益事业建设过程的详细情况,好人好事;捐资较多的乡亲,“合订本”还特别辟有芳名录或彩色玉照;长期为公益事业劳心劳力的乐龄俱乐部历届理事、《古村之声》历任编委有名录或玉照;每篇文章、报道都有作者姓名,可兹留传今后,因此,《古村之声合订本》可谓是一本为古村公益事业作出贡献者的“功劳部”。
      关于经费:《古村之声合订本》篇幅多,初步估算,印刷费要一、二万元,是一笔较大的数目,我问,是否要发动捐助,乐龄俱乐部理事同仁都说,以往大家揖助的古村之声经费尚有结存,可以不必发动捐助。按照原预什,合订本彩照共10版。而侨贤锺卓才先生、赖荣兴先生捐资公益事业这么多钱,在古村是前无古人的,其玉照应该是要整版篇幅,再加上这些村景照片,要有18个版面,比原计划超出较多,经费预算有较大突破,但考虑到,出版一本书,很是难得,意义很大,该用的钱还是要用,因此得以按照实际需要都排上去了。由此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俱乐部的理事们不会轻易发动募捐,二是对募捐来的钱用得实实在在。这使我感到敬佩,使我联想起这就是大埔先贤姚美良先生所讲的“古村精神”的具体表现。 (梓材)
      《古村之声》合订本出版
      《古村之声》创办十五周年,出版了五十八期,考虑旅外乡亲众多,每期刊物容易散失,或住地迁徙无法投递,因此决定把15年来出版的58期合订成册,称《古村之声》合订本。合订本增加了“古村地图”、“古村全景和各自然村景点彩照”、“古村纪事”等等,内容比较丰富,反映了古村短暂的历史,似有保存价值。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工作,已于本年九月底出版,并在10月2日古村小学九十周年校庆时作为礼品首发。参加庆典的县、镇领导、来宾、校友、乡亲均人手一册。由于合订本编幅多,重量达一斤六两,寄付不便,且邮资昂贵,对未领取的旅外乡亲采取托付或返乡探亲、祭祖时发给(或到古村乐龄俱乐部索取)。
      编印《古村之声》合订本,是花了比较长的时间和不少精力。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旅永定的退休干部锺梓材乡亲,他做事一向认真严谨,且热爱家乡,十多年来的《古村之声》在永定付印,每期多亏他校对、重审、印好后还要亲自到车站托付,每次送稿件去永定的编委,他总是热情款待。编辑《古村之声》合订本,从编排、设计、校对等等具体工作,全靠他默默地去干,所以“合订本”能按计划出版,梓材乡亲功不可没。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做那么多细致、认真的工作,是难能可贵的。此外,在永定退休的锺考柱乡亲,也参与了协助校对工作,热情可嘉。(再生)
      难忘的童年和母校
      回想暂短的童年,深感母校——古村小学对我学习和生活的启蒙。我虽出生在上有婆太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中,但当我进入童年上学之时,家中有文化的祖父、父亲、叔父等都到外地谋生,学校就成了哺育我成长的场所和父母。
      记得小时候的我,还是比较顽皮的,不是一开始就很听话、学习好的学生,曾一次次地出现过严重的危险的事,现在回想起来也感毛骨悚然。
      有一次,下课回家,几位同学站在洋尾田的木桥上玩,我在桥边上站着小便,由于其他同学在桥上玩弹跳,把我震掉到六米多高的桥下,下面是一整块大石头,幸好,头脸摔在比巴掌大的沙土上,嘴巴下摔破了,出了不少血,不省人事,大家呼救,我外婆赶到,把我背回家,好几天没上学。
      有一次,是炎热的夏天,中午放学后,境柱、迁柱和我,没听学校禁令,偷偷地到庵边潭上潭游水,那时的溪水很大,水又急又深,境柱比较会游,他逗着不会游水的迁柱玩,不料落入四米水深的潭中,迁柱抱着境柱在水中,一浮一沉的喝水,激流把他们冲向流水口,这是近两米高差大石头,不撞死也会冲到五、六米水深的庵边潭,我只有大声呼喊,快来人救命呀!可这时,那里来人?我也不太会游,这时也没想很多就跳进去,想尽办法用尽力气,只要用力推到对面浅滩就有救了,水口边的水还有2米多深,我们三人扭成一团,我力气大点,把境柱给解脱了,拖着迁柱推向浅滩边,到了身高的水深处,境柱又来拉,终于自救了,喝了好多水,惊呆了,没回家吃饭,受处分了
后来,看到奎柱、交柱兄弟他们用火药炸鱼,我也偷偷地用钱去买电光炮竹,取炮竹的白药,倒入半斤或一斤庄的玻璃瓶里,用炮竹的黑药引线作引线,然后瓶上捆上块石头,点燃引线即投入有鱼的潭中炸鱼,当时以为好玩,做过几次,也炸过几次,后来给家人发现,挨打了,也受到老师的教训,想想是多么危险,这么大瓶的炸药威力是致人命的。
      别的同学也有过例似的危险事或同样事,有的爬树、摘果子等,都得到学校和家长的严教,学校则步步完善校规校令,预防和防止发生。
      还有一次是出于环境的危险,山上有老虎,还常有下山之事。有一次,天黑了,我一个人到学校夜自习,经过扑子树下,走司马第屋后的小龟子湖小路方向,第二天,塘子唇的婶婶惊问我,昨晚你走龟子湖时,她看到一只大老虎从下面走到扑子树下,你没看见!我没看见。学校知道这事后,为了安全,叫我同班在村里住的同学到扑子树下时大声喊一下,一起到校自习。
      童年的岁月,还是抗日救国的高潮,经常都有飞机从天空飞过,多时一次有几十架,学校除了正常上课之外,还宣传抗日,激励抗日,唱歌,编抗日话剧,老师带我们高年级班同学到福建下洋附近思边的小学交流。星期六还组织修艰难山路,提水上山浇树,修兰球场,洗厕所等等,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劳动,这是除了读书之外,走向人生,走向生活的基本。
      童年值得回忆,母校值得怀念!(锺定柱)
      古村人好
      我是一个老归侨——曹赛英,老家在丰溪林场,现住大埔县城,前几年听人说:古村人在县城办起一个“埔城古村联谊会”,以慈善福利事业为宗旨。一天我带着奇异的心情同邻居的古村人前去看看。不错,他们这个联谊会现场有好多人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也有人在打麻将、打扑克、下象棋、看书报、看电视和健身运动等。其中有不少邻村的亲戚朋友在一起活动,这使我产生一种好感。
      当我看到墙壁上用金字标出又显眼的捐款芳名碑,和捐资一千元以上者的留念玉照时,感到乡亲们这么热心捐资,使我有所感动,他们的所为是以慈善福利事业性质,因此,我也随即捐了一千元,同样把我的像片也挂上留念。
      古村人对我很关爱,每年过老人节日,都特请我老人家去参加,共享节日的乐趣,年年如此。在节日里组织有老医师给老人们义诊,检查身体,今年节日还给老人们坐车去游西湖公园,中午同老人们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我已九十高龄的人,也跑过南洋,从没有享受过如此的老人节活动,使我感动很大,真是,古村人好。(曹赛英口述 曾戈代笔)
       
      (一)
      承旅永定乡亲锺梓材先生热心为老人福利基金捐资200元,谨申谢意。(乐龄)
      (二)
      承海内外乡亲关爱《古村之声》刊物,热心赞助办刊经费,不胜铭感,谨表谢忱。
      捐资芳名于下: (恕不称呼)
      锺宇锋500元   锺当材200元
      锺定柱200元
      锺  勇200元(定柱之子)
      锺  猛200元(定柱之子)
      锺小芬200元(定柱之女)
      锺小芳200元(定柱之女)
      锺  琳100元   曾维有100元
      锺彩柱100元   锺绵彰100元
      张永良、锺清云夫妇100元
      黄佩贞50元
                                   (《古村之声》编委)
      (三)
      承旅外乡亲对联谊中心慷慨捐助基金,感激之余,谨表真挚的谢意。
      锺倩材300元   曾云香300元
      锺校柱200元   曾德新200元
      锺稚材100元   锺广胜100元
      锺子昌100元   锺秀芳100元
      赖堪贤100元   张  学100元
      杨维宜50元    锺梦材50元
      锺德生20元
                                   (埔城古村联谊中心)
      古村中学明春撤校
      光荫荏苒,日月如梭,古村中学自一九七五年创办迄今,已走过了三十一个不寻常的春秋。在这段峥嵘岁月里,培养了不少人才,他们奔向祖国建设的各个岗位,取得一定成就,为古村中学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随着国家教育形势的新发展,和一系列的重大教育改革。古村中学因地处山区,生源严重不足,已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新步伐了。于是,经大埔县人民政府和县教育局的规划,古村中学定于二○○六年的春节后撤销。将初一级的学生并入华侨一中(即茶阳侨中),初二、三级的学生,并入大埔中学就读,并允许学生自由择校,学校提供一切转学方便。
      古村中学撤销后,校舍归古村小学管理使用,原中学教学仪器由县教育局统一调配。
      古村小学就读的四、五、六年级的学生,安排到撤后的古村中学校内就读。
      随着教育的改革,古村小学成为古村片的一间完全小学。邻村左弼、大觉完小的高年部学生,以及丰溪林场的大部分高年部学生,今年已全部并入古村小学就读,因而带来古村小学校舍呈显紧张,现在,校舍不足的问题已经完全解决了。(锺稚材)
      镌刻心中的感激
      据诒谷堂志记载:“至二十四世时,人丁兴旺,真可谓锺鸣鼎食”。照此推理,应是诒谷堂的鼎盛时期。我正是生于斯长于斯之人。可惜,好景不长,历时仅10多年,在1941年钖鑫公撒手尘寰,当年农历九月廿三日鼎盛之家即行土崩瓦解,分崩离析。
      钖鑫公仙逝,遗下30出头的妻子和四个年龄最大仅10岁,最小才2岁子女在古村靠一点祖尝田(耕者必须承担当年祭祖坟费用)谋生。我母亲是生长在潮州市以绣花为业的女工,因抗日民族解放战争随夫来到古村务农,既缺乏务农的体力和习惯,也无务农的技能。在那个历史背景和家族环境中,靠那点祖尝田是无法生存的,更主要是靠母亲起三更睡半夜,翻山越岭到永定、下洋当挑夫,赚点担脚钱以维持生计,长年过着糠菜不能果腹、败絮不能暖身的日子。即使如此,也还朝不保夕,吃了上顿没下顿。出于无奈,只好靠借贷为生。由于对借贷行情无知,开始只向近邻乞借,此时才知青黄不接借一石,当季收割还一石二斗。既然开了口,只好硬着头皮借。如此高利,借不起,之后只好另寻借路,终于我家遇到贵人!在记忆中,东片钖昌楼的崔叔、东片大夫第的思叔(省我)、玩伯(词臣)对我家的帮助最大。
      崔叔,在那个年代,可说是我们村的开明绅耆,锺姓人的族长,讲正义、正气,主持公正、公道的人,像我们家这样政治上没地位、经济上贫穷的人,他不但没有欺压、剥削,而且尽力帮助。他曾对我母亲说:“肖嫂,鑫哥的事我们知道了,……你有困难村中梓叔会帮助你,……”又说:“你现在还不起(指借贷)不要紧,待你子女长大有本事才还”。回想过去,我家能度过艰难的岁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崔叔的无私帮助。实际上,那时我家先后累计向崔叔借了八石多米,全是不计息的。
      思叔,是古村公学的创始人,并长期任校董。我曾在《感谢母校的培育》一文中记述说:“我是连小学也读不起的穷人”,“靠学校的关爱,给我减免学费,终使我顺利完成了小学的学业”。我认为,这关爱源于校董思叔的无私帮助在起关键的作用。
      我村有人做米生意,母亲为老板挑米赚担脚钱。偶然被思叔发现了。问清原由后,思叔同情地说:“不如自己去做,可以多赚几个钱”。母亲说:“没本钱”。思叔说:“不要紧,我借四斗米钱给你去做”。母亲就这样做起了米生意,也确实比为别人担多赚了一些钱。直至后来币值浮动怕蚀了本钱,不敢再做了,才把本钱——是一笔不计息的本钱还给思叔。
      玩伯,是东片药店森盛的医师和店主。我童年的时候体弱多病,母亲经常背着我到森盛去诊治。玩伯作为医师,首先是医德高尚,看病认真、细致、体贴、关心病人。我因家贫,治病有时钱不够,就记账赊数,待有钱时再还。玩伯治病,由于医术精明,又认真细致,多能药到病除。医师治病,最根本的是让病人减轻精神负担和经济支出,标本同治,玩伯都做到了,是个高明的好医师。
      我因求学、工作谋生,离开古村10多年后,于1967年冬回到故乡。我多么盼望见到我的大恩人崔叔、思叔和玩伯,以表达我的真诚的感激,可一了解,他们都不在古村,而到另一个世界仙游去了。但对他们赐予我的恩惠,我永世不忘,把感激镌刻在我的心中!(锺柏材)
      大埔县锺氏文化研究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古村召开
      今年1l月5日(农历十月初四日)上午,晴空万里,天气暖和。十月的丰收季节,和风微拂,三角梅花盛开。八时许,古村门楼内的公路上和休闲园里,迎来了桃源、黎加坪、太宁、青溪、西河、百侯、洲瑞、丰顺、大胜、凤坪、高坪、中臼窟、梅县、蕉岭、永定等地宗亲代表400余人。他们怀着崇宗念祖的传统精神和加强宗亲联系、共建和谐社会,走到一起来了。
      上午八时半,他们排着文明的、手擎高灯、彩旗、大红横额、八面大铜锣、几十面彩色族旗、几十人组成的西乐中军队,三十余张丝绸刺绣的五颜六色的大横彩、扛猪羊、挑祭品、近百面的大锣鼓队及来自各地宗亲组成的浩浩荡荡祭祖队伍,经乐龄俱乐部转西片大街,沿公路至三角圹,祭祀大埔锺氏开基始祖胜公(距今783年)之墓地。一路上鞭炮声、鼓乐声,响彻云霄,祭祀仪式十分隆重。
      十一时许,宗亲们回到古村锺氏宗祠桂林堂,召开“大埔县锺氏文化研究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的宗旨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先祖艰苦创业的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抓住机遇,共谋发展;加强宗亲间的联系,增进情谊.团结互帮向前看的精神,研究如何成立“锺氏文化研究基金会”。号召宗亲全面提高文化知识水平。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运用知识兴业的新思维;鼓励在学的青少年,奋发进取,勇攀科学高峰,凡考进国家重点大学的学生,给予适当奖励;对平时学习成绩优秀、品质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无法上学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助学金;对因天灾人祸所造成巨大经济困难者,给予适当的救助……。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大会由桃源的锺斯仁宗亲主持,锺稚材副会长代表古村宗亲,向来自各地的宗亲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诚的问候,并致以良好的祝愿,祝大会圆满成功。接着由锺氏文化研究会会长锺家谱作了热情洋溢、语重心长的讲话,并对今后的工作作了部署。梅州、丰顺、蕉岭的锺氏文化研究会会长也先后发表了对今后工作的探索性意见。大会充满热烈、团结、和谐的气氛,最后,在长时间的、雷鸣般的掌声中结束。
      这次锺氏文化研究会代表大会的召开,对今后宗亲间的加强联系、相互促进、谋求发展、倡导文明、关心后代成长、共建和谐社会都将起一定的深远意义。(锺禾佳)
      倡议书
      拟修先祖坟墓事。弘扬祖德,纪念先祖,此乃吾锺氏裔孙之职责。今大埔开基二世祖义明公墓地先祈盗,后又被惊山摧毁,经大家在墓地现场勘查,一致认为必须修复。但要有一定资金,方能成事。今特借《古村之声》一角,诚意倡议,义明公裔孙,热心支持捐款,共襄义举。捐款请寄古村乐龄俱乐部代收
                                                                     大埔县锺氏文化研究会
                                                                        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讣告
      ▲古村乐龄俱乐部会友曾垂汀,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5年9月24日逝世,终年63岁。
      ▲会友陈顺英,因久病屡医罔效,不幸于10月8日驾鹤西去,享寿86岁。(乐龄)
      远离毒品
(六十多年前的童瑶)
鸦片烟筒一只“琢”,
老人细仔吾好学。
老人细仔学那倒,
一生到老巫安乐。
      山歌
吸毒真系害自身,
废了几多好家庭。
妻离子散成枯骨,
远离毒品重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