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之声

《古村之声》第70期(2008年9月出版)

古村之声
第70期 2008年9月出版
    路灯建设完美光亮
    一、古村东片、西片都安装了许多路灯,唯古村进村门楼至墩边幼儿园这段路却没有一盏电灯,漆黑的夜晚路人多感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村委副主任曾垂衍亲自发动捐款,在这段路安装了九盏电灯,实现了全村主道电灯化,每当夜幕降临,全村主道电灯照明如同白日,完美光亮。
    捐款芳名如下:
    赖汝衡1500元、张均贤1500元,锺其柱800元、锺杰柱100元。
                                                                        (锺楚材)
    二、散石村全村村道安装了八十多盏路灯,经费由赖汶忠乡亲独资捐助。
    各位乡亲为赖荣兴先生举办引魂升座仪式的赞助经费节余款数千元。已移交给散石村,拟作用于老祠堂修缮等用途。(古村之声编委会)
    鸣谢
    蒙广东省水监局领导,于九月二十号带领二十多人,由广州驱车特来我村慰问和扶贫。对我村三位特困户,户户登门并送上扶贫款。
    (一)锺德柱老党员困难户,送上救济款一千元。
    (二)曾令沾之子,曾德寿现读广东工业大学,送上助学金四千元。
    (三)杨维暖之子,杨桂花现读梅州嘉应大学,送上助学金四千元。
    特此鸣谢
                                                             中共茶阳镇古村支部
                        大埔茶阳古村村委会
    莫辜负了载舟之水
        锺斌材
    笔者所在地附近的几个管理区,在理顺农村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中,不少原管理区的党支部委员、书记纷纷下岗或者“退居二线”。在最近的村民委员会选举中,一些原来的村官也都榜上无名,换上了群众心目中的“意中人”。这种事,应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那句老话。
    按理,一般的黎民百姓信得过靠得住的莫过于人民的公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为官者漠视了群众的“眼睛”,甚者更把百姓视为好吓易欺的三岁孩童,把百姓当作他们的“摇钱树”、“榨油机”,为数不少的基层干部贪污、腐化、堕落,这已经成为人们切齿的热门话题。
    顺德真不愧“敢为天下先”,在理顺农村基层管理体制中率先迈出大步,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的试验市。这也说明了我们党有信心惩治腐败,下大决心从基层抓起,端正党风,顺应民意,让民主之风吹进千家万户。这不正是党的十五大树起的伟大旗帜吗?!笔者亲眼目睹了北滘镇的无记名投票选举,千家万户都踊跃参与。从旧村官的落选到新村官的上任,可以看出村民们对新公仆寄予多么大的期望啊!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愿新上任的公仆们不要辜负了群众的那双“眼睛”。不然几年后别人走马上任,您又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多没面子。还是多做实事为百姓吧!看官以为如何呢?(1999年南方日报发表)
    古村令年高考录取大学生十名
    古村今年高考增加大学生十名,计开:
    曾牧丹(曾垂广之女)考取广州商业学院。
    锺丽娟(缵彰孙女)考取广州金融学院本科。
    曾标玲(垂涛之女)考取华南商学院本科。
    曾滔(佑斌之子)考取广州白云技术学院专科。
    曾佑辉(垂涛之子)考取广东机电技术学院专科。
    锺志珩(绛柱之孙)考取广州体育学院专科。
    杨彩兰(杨维谊之女)考取广州培正学院本科。
    杨发道(杨维通之子)考取广州白云学院本科。
    锺良君(春柱之子)考取广州白云学院专科。
    锺晓铿(锺一勤之女)考取广东金融学校本科。
    一、升高中取入虎山中学高一的有四人,他们是锺宝珍、锺兴怀、张良添、曾凌敏。
    二、升初中取入虎山中学的有古村小学毕业的锺海菲(文峰之女)。
    虎山中学高中属梅州市10所重点高中之一,是第一批招生学校。能够考上大学、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应该说是比较优秀的,值得庆贺。但是,应该指出,不论是上大学还是上重点中学,仅仅是成才路上的新起点,获得了较好的客观条件,但决不是进了“保险箱”。据了解,1984年某重点中学有一个普通班,一名姓吴的学生在当年的高考中以全县理科第一名、全省排155~281名的优异成绩考取北京大学技术物理应用化学,而同一班中约有33%的学生高考成绩未能达到最低录取分数线而落选。1993年某重点中学有7班学生参加高考,成绩达到省录取分数线的为55人,其中最差的班仅1人,最好的班有17人。这是发生在同一班、同一学校的事,它说明了什么问题?寄语古村的萃萃学生和家长们从中体味其真谛!(锺楚材、锺柏材)
    伐“谢师宴”檄文
    时下社会喜“宴”,毕业宴、升学宴、谢师宴、就业宴、升迁宴、从军宴、婚宴、寿宴、生日宴……这也宴,那也宴,凡此种种,盛宴变味,是宴还是怨?报载重庆南川市X X X X X小学教师X X X面对当今社会上越刮越盛的“谢师宴”,满怀感慨的同时,编写了一纸“檄文”声讨这股歪风。经与其他热心老师和同学参与,编写了一首《抗议谢师宴童谣》,今照抄如下:
    你拍一,我拍一,学生正在长身体,家长挣钱不容易,办谢师宴不可以!
    你拍二,我拍二,宴会居然倒银耳!一餐酒宴一碗汤,普通百姓半年粮。
    你拍三,我拍三,陪酒人员在旁观,打着饱隔还在灌,脸上冒汗心抖颤!
    你拍四,我拍四,究竟为了什么事?学生考试分数高,家长被迫把钱抛。
    你拍五,我拍五,宴会举行一中午,宾主欢聚不离席,小便打湿厚内裤。
    你拍六,我拍六,饕餐趁机多酗酒,不料惹出疾病发,快车拉向医院走。
    你拍七,我拍七,师生本该如父子,青出于蓝胜于蓝,纽带不是人民币。
    你拍八,我拍八,师生本该是爹妈,送饭补衣解难题,不可追求有报答。
    你拍九,我拍九,节约资源都遵守,反对浪费奔小康,理解谦让乐悠悠。
    你拍十,我拍十,教学相长都满意,互相尊重充满爱,全民关心大教育。
    我们中华民族是文明之邦,礼仪之邦,我们常说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现在怎么啦?伐“谢师宴”?我深感对“恩”应认识其政治性和进行政治分析。我赞赏这童谣,仔细品味,必有所得。其实我也出身于教师,近40年教龄的退休教师,我深切体验到了师生情及教育的责任和崇高,不过我从未参加过“谢师宴”,对此毫无体验。变味之宴应该“伐”,但又岂止谢师宴。                                                                    (锺柏材)
    做斋子积极的一面   
    我们古村人办丧事,有请尼姑、和尚做斋子的风俗。在当今科学发达的社会来看做斋子,说可以超渡亡灵到西方极乐世界,当然是消极的迷信现象。但,这种迷信为什么能一直延续下来,以至解放后经过破除迷信,消失了三四十年,如今改革开放,稍一放松又死灰复燃呢,纵观人们的心态,除了习惯势力的顽强之外,我想可能还有现实积极的一面:
    一是死了人,丧家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通过做斋子来冲淡一下这种阴沉的气氛;二是做斋子所念的经文中,有警世、劝世、醒世的内容,对人们有一定的教育作用,有其积极的一面。
    旧社会,山区农村缺乏文娱生活,每逢丧家办丧事,附近的人都会前去看斋子,当作一种消遣,也显得丧事办得光旺。笔者少年时,也喜欢去看斋子,发现尼姑、和尚喃喃所念,不但押韵,朗朗上口,而且内容警世、劝世、醒世至情至理,配以锣鼓、喇钹、翠子、馨子、木鱼,“康康溪溪”有领唱,有齐唱,有对唱,有说白,有男声,有女声,诚是一场佛曲演奏,很能吸引人,听得几次,有些竟能背诵出来,直到于今,现将其中一部分忆录于下,作为古村之声的小插曲,以博一笑。
    “亡魂行到奈河桥,牛头夜叉守两头,行善之人桥上过,作恶之人水上漂”。说人死后,在黄泉路上要过奈河桥、恶狗岗等很多难关,所谓“渺渺黄泉路,冥冥地府关”,积善之人可以顺利通过,作恶之人则要受许多折磨,警示人们要行善,不要作恶。
    整个做斋子的内容中,颂扬父母养儿育女艰辛的内容占有好大比重,如“拜血盆”“木莲救母”“过十王”等等,劝解人们要孝敬父母:“为人子女孝为先,孝敬父母感动天,忤逆不孝要不得,死下地狱油锅煎”。“为人子女爱贤良,你要孝顺爷和娘,记得当初年幼日,谁人带大爱思量”。“天垂宝盖重重现,地涌金莲叶叶鲜,十月怀胎在娘肚,食娘血脉养大来,高堂爷哀唔孝顺,问你身从何处来”。“为人子女爱贤良,有钱就要敬爷娘,巫钱买肉爷娘食,好言好语当参汤”。“为人子女爱贤良,还细十分苦了娘,食了几多冷粥饭,眠了几多屎尿床,捡兜巫眠巫睡到天光”。“为人子女爱贤良,敬爷敬娘理应当,还生敬奉四两肉,当过死后祭猪羊”。等等
劝解丧家节哀方面则有:亡魂亡魂,终魂终魂,生莫叹,死莫愁,且从生死问因由,六十花甲从头算,世上几人白了头,也有一十二十者死,也有三十四十者亡,也有胎中失漏,也有周岁离娘,也有三朝七日见阎王,山中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门对青山依然在,眼前不见近时人,汉高祖、唐太宗,到头都是一场空,秦王楚王及霸王,终需也到奈河江,孔子著书千万卷,未曾著出长生不老方,卢医仙人妙药多,自己身死不奈何。
    朝看花开满树红,暮观花树落虚空,将花并比人间事,花比人间事亦同,人则有生有死,花则有开有谢,日则有光有暗,月则有圆有缺,人不死来花不谢,人无生死月常圆,彭祖年高八百岁,自叹不足一千秋,堪叹人间空计较,到头总是梦黄粱,可惜可惜真可惜,可惜亡魂一炉香。康溪康溪康康·康溪。
    对死者的婉惜,对丧家劝慰的描述,可谓入木三分。
    注:康溪康溪是锣鼓发出的配音
                                                                 (锺梓材于永定)
    蜜柚飘香 丰收在望
    古村今年官溪蜜柚长势良好,花香飘溢,挂果累累,丰收在望,预计全年可采收蜜柚约40万斤。
    蜜柚收购价格,前期较高,每斤一元零八分,按此价格卖出的有锺宗柱20000多斤,胡始东10000多斤,杨学业12000多斤,加上其他零星散户,全村合计卖出50000多斤,实现了增产增收。但由于市场蜜柚质量和季节性等各种因素影响,中后期收购价格骤降,低至每斤四、五角。看来,如何提高蜜柚的质量和掌握产出季节,成了实现增产增收的关键环节,应引起果农的密切关注。                                                                 (锺楚材)
    《昔日拾萃》一书出版
    作者宋少烈老师
    宋少烈老师曾在古村小学执教近20年,由于其善于施教,关心学子进步,经常深入家访,与学生家长密切联系,因此,授课时有针对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和问难,学习热情不断提高,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家长们的爱戴。宋老师离开古村以后调回原籍梅县白渡,而古村村民犹时常提起宋老师。退休后的宋老师曾数度来古村作客,说古村是他的第二故乡。
    宋老师喜爱文学艺术,也很有研究,经多年写作,终于今年一一2008年3月出版了《夕阳拾萃》一书,并寄赠古村的友好者多册,该书集诗、文、联、书法于一体,五彩纷呈、琳璃满目,广东省副省长宋海亦亲自签署致信祝贺。   (曾祥超)
    附:宋海副省长致宋少烈老师祝贺信
少烈同志:
    你好!
    大作《夕阳拾萃》收悉并已认真拜读,诗、文、对联与书法俱佳,感谢你馈赠佳作,并感谢你长期以来对广东山区教育事业和文化事业作出的贡献!
    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宋海  敬启
                                                                       七月一日
    十亿农民谢党恩
    改革春风暖人间,惠农政策润心田。
    废除千年农赋税,多项抬施史无前。
    兴修水利顺民意,耕作指导到田间。
    推广优良新品种,科学管理产量增。
    种植粮棉加补贴,一亩增至几十元。
    肥料农药质量好,保障供应又省钱。
    民生工程新起点,绿色食品广开源。
    剧毒农药禁使用,蔬菜保质又保鲜。
    出台政策民福社,扩种面积机耕田。
    增产增收致富路,十亿农民谢党恩。
    劳动教育不容忽视
    小学生劳动观念日益淡薄,已经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了。笔者亲自目睹两件事实:其一是一位五年级的学生还要他爷爷替他洗澡;其二是某校一次的野炊,三、四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不会生火做饭,“煨番薯”,学生错误地认为“煨”就是用火直接来烧,把又黑又焦的番薯也拿来吃。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参加劳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内容之一,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学生有参加劳动的必要,学校有教育学生劳动的职责,二者不可偏废!学生的主要任务固然是读书,但通过劳动能够学到好些书本以外的知识,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像五年级的学生还要别人帮忙洗澡,何时才能够独立生活呢?如今大学生还要父辈接送已经司空见惯,遇到失败挫折这些“天之娇子”能承受得住吗?很值得怀疑!
    劳动教育,不容忽视!作为家长应该多制造些让孩子参加劳动的机会,“磨炼出英杰,娇宠不成器”正是这个道理。作为学校确实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多布置一些与劳动相关的内容让学生锻炼,切实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不要停在表面上,喊在口头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培养自立能力。据悉某小学的校长每学期都要求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每天在学校做一件好事,在家做一件家务事,写成一篇日记,还要求语文老师评改。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劳动习惯,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的好办法。这位校长抓劳动教育,注意从小孩教起,从平时做起,从小处着眼,从可行处入手。实在是明智之举,值得学习和推广。
    难忘恩兄锺柏材
    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经历过人生的挫折和磨难的人,都会时时想起给你施恩的人,那怕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安慰话,或者一句有心还是无心的假话,你也许会终生难忘。我虽然还没有达到年过半百,但不知不觉也误入中年时期了。古人云:“人到中年万事休。”而我的事业虽然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丰硕成果,现在倒也过得平平凡凡、有滋有味。每当夜深人静时,自然而然的就会想起曾经有恩于我的人,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报答他们,可是,我担心在物质上不能给予他们很大回报的同时,会慢慢冲淡我的记忆,因为我比较喜欢写文章,所以只好寄希望于用文字的形式对那些在我落泊时,曾给我支持和鼓舞的人们,留下永恒的纪念和追忆。
    家乡古村,最值得我大笔一书的其中一位就是族兄柏材哥了。不知他老人家是否还记得我?但我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他的恩情永远值得我难忘!事情还得从前说起……
    在我人生求学路上,最落魄的莫过于1985和1986连续两年高考的落榜,给我心灵上沉痛的打击不算,人们的冷眼热讽更加让我难受,特别是第二次高考的失败,重读了一年的高三,考大学的成绩居然比第一次高考的成绩还要差,可以说1986年的整个暑假我都在极度彷徨和失望中度过的,精神崩溃几乎达到了顶点,是再复读高三好呢?还是走上社会寻找出路?在我的脑海里白茫茫的一片。幸好有我的慈父母经常的开导我、安慰我、鼓励我:“就是再穷,卖屎缸迹都要缴我读书!”
    还有祖母胡望招、恩人顺娣嫂等的劝慰,才让我从绝望中恢复了做人的信心和考大学的决心。问题是到哪里再复读高三呢?我当时的心是非常焦虑和苦恼的。
    后来听说柏材哥,从大埔县城重点中学虎山中学返乡探望母亲,我父亲知道后马上带着失魂落魄的我,从古村东片到枫仁下柏材哥的家里。记得当时我父亲因为家里穷没有买上什么“手信”之类的东西,只是买了一包“青梅州”的香烟找到了柏材哥。他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我们,知道了我的情况后,柏材哥不但没有因为我连续考了两次大学依然考不上耻笑我,而是鼓励我,他十分清楚那年头考大学的艰难程度,特别用茶阳有一位女孩子连续考了六年才考上大学的事例来鼓舞我,使我这颗忐忑不安的心充满了温暖,充满了希望,充满了光明。因为那时上下三村无人不知道柏材哥是虎山中学出了名的化学教师。如果他肯帮忙,到虎中多读一年高三,相信考上大学的希望还是非常大的。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考大学那么艰辛的时代,虎山中学每年都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能够考上大学。
    当听到柏材哥答应我,并且非常乐意帮我联系的时候,我重新燃起了考上大学的信心和决心。再说那时我们村里除了钟小龙(钟立彰先生的二公子)考上了大学,已经好几年没有人考上大学的了,为了让我们村里人能考上大学,记得旅新乡贤卓才哥还专门设立了奖学金,凡是考上大学的奖励每人400元人民币,考上中专的奖励200元人民币。于是,我早就下定了铁心考上大学:一来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出路,二来为了家里争光,为村里增光。两次的名落孙山的我在柏材哥的精神激励下,抱着破釜沉舟“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勇气,不看黄河心不死的斗志,决心再到虎山中学复读一年高三!
    8月底,柏材哥专门托人转告我的父亲,说虎山中学同意接收我复读文科补习班,但是学校没有宿舍,要我到外面去租房子住。9月初,他带着我交了学习费用后,又不辞辛苦地带我到龙岗寻找出租屋,叫我安下心来好好读书其他什么都不用考虑,有什么困难尽管可以找他帮忙,就这样我重新走上求学之艰难路。
    在虎山中学复读过程中,柏材哥十分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记得第一学期中段考试我由班里的108名跃居到第11名,他知道后非常的高兴,及时的激励我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到了第二学期,我搬到了学校的宿舍住后,不时的会在走廊里遇到柏材哥,他都会很热诚的问起我的学习情况,了解我在生活上的困难。特别是高考预考前后的一个多月,由于思想压力过重,学习紧张程度加大,我病倒了,咳嗽咳了整整一个月也不见得好转,最后把我小时候的哮喘病也搞到发作起来了,弄到我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更加担心自己又考不上大学,不好意思叫家里给多一些钱来加强营养和治病,再说家里也确实没有那么多的钱了,单靠我父亲刚转正为公办教师的一份工资,养活我们一家六口人已经是相当不简单的了,还要连续三年供给我读高三考大学,家里穷困潦倒的程度可想而知,每每断粮断钱的时候,柏材哥都会帮助我度过难关,当我把哮喘病发作的事告诉他后,他立刻拿出50元钱叫我马上到县人民医院去治疗。病情刚刚好转,高考的钟声再一次在我的脑海里敲响了。幸好皇天不负苦心人,那年——1987年,我终于以文科六科总分486分的成绩考上了嘉应师范专科学校政史系,实现了我多年的大学梦。我十分清楚的记得那年我们村有三人同时考上大中专的,他们是:钟福堂、钟砥柱和我。不知不觉弹指一挥就是二十年了,福堂、砥柱,你们可好?
    1987年,我考上了大学是我人生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然而,如果没有柏材哥的热心帮助和精神鼓舞也许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现在,事业上我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成绩来,但一家四口安居乐业,生活在富庶的珠三角腹地——顺德,过着与世无争无忧无虑的日子。如今,已为人师也有17个年头的我,不知是求学的艰辛还是受到柏材哥乐于助“我”精神的影响,“乐善好施”已经成为我的座右铭,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朋友、他人已经成为我人生的不断追求。
    我不是什么圣人也不是什么有钱人,但“知恩图报之心常在,忠厚善良之树常新”,每日都会三省相伴吾身。俗话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每每夜深人静皓月当空夜不能寐之时,我都会想起曾经施恩于我之人,用我这支拙笔深深的记在日记中,写在心坎上,刻在脑海里。我想:施恩与我之人,有朝一日定当登门拜谢!如今遥远的我只好衷心祝您们:身体安康似泰山,心境晴朗如蓝天!相信好人一生平安!(锺斌才)
    感谢信
尊敬的乡亲乡邻和亲朋们:您们好!
    我为锺吴豪儿治病求助,蒙得众多乡亲乡邻和亲朋们的同情和关爱,大家济困扶危,纷纷慷解义囊。为我儿治病,提供了得力的资金支助。在此,我全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候
福安!
                                                            古村锺诚(背坑)敬启
                                                             2008年8月28日
    附:捐助者芳名如下: (恕不称呼)在古村村和大觉村捐助者芳名己分别在该村张榜致谢,在此不再登载,请谅。
    捐10000元者:赖汶忠
    捐3000元者:曹献巨、锺勇
    捐2000元者:锺名暖
    捐1000元者:赖汝衔、曾令坚、张昔猛、锺定柱、锺强柱(背坑)、锺小芳(衍柱女)、锺小婷(衍柱女)
    捐500元者:杨发远、锺尚儒、张钧贤、阁明泰、蓝尚建、锺有材、锺银珍
    捐300元者:曹锦云、张俊通、郑西章、锺德珍、锺小六(衍柱女)、杨发达、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锺志平、曾佑斌
    捐200元者:郑德晃、张德同、张德行、杨宝珍、锺古槟、曾德颂、曾小垂、谢淑珍、曹启生、锺安柱(继志堂)、曹可发、张良干、张桂华、郑可填、锺小玲、锺惠连、曾丽华、锺早堂、锺卫星、锺红星
    捐100元者:江任先、邱旺雄、郑绿云、郑庆云、严锡文、范永广、锺芳纵、曾垂定、锺友堂、沈营章、汪托生、汪霞、锺远堂、张光明、曾德安、曾垂丰、锺燕堂、沈想英、锺爱堂(上新屋)、曾德永、邹发旺、邹景营、锺宜堂、胡福玲、锺华青、曾建华
    捐50元者:黄文兴、赖国帆、曾德欣、李德娣、锺越堂、锺浈堂、联茶汽修店两学徒
    捐40元者:锺帮柱
    人生苦短善事多为
    追忆村民曾德明的善举
    曾德明乡亲(1921-1998)系古村西片万宁堂人,赋性纯朴,因家贫于青年时曾参加国民党部队,四十年代末期被编在福建省保安团高营部,营部驻扎在永定的下洋镇,高营长看到德明诚实,有点文化,安排他为自己的马弁(警卫员),同时信任有加,凡高营长亲收的函件,都由德明签收,然后交高营批给文书处理。
    一、1949年的一天,曾德明收到一封由古村寄给高营的信,他意识到其中必有秘密,便背着高营偷拆一阅,看后大吃一惊,原来此信是古村个别反动分子向高营密报中共游击队在古村活动的规律和驻地详细地址,德明考虑问题严重,下洋离古村仅30多华里,如部队奔袭,势必给古村群众造成涂炭,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将此密告信烧毁,这是德明为古村做了一件大好事。
    二、村民曾维谨是中共地下接头户,一九四八、九年,梅埔丰县委的领导和干部如饶练、陈永、李以雪、曹春等,经常到他家联络工作,并布置他往下洋收税或送信,于是,维谨常到下洋活动,次数多了,引起敌人的注意,几次的紧急关头,都是曾德明关照示意他迅速离开下洋而化险为夷。维谨和德明是同宗的叔侄关系,当时都是廿多岁的青年,维谨往下洋活动,德明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多方袒护。
    三、解放后,德明回到家乡,从事务农和医治跌打损伤为业。进入高龄时,将小溪唇的小店辟为休闲阅览室,自费订多种报刊、杂志供前来闲聊的乡亲阅读,同时备跌打药物、药酒,对求医者认真服务,除贵重药品收取成本外,不索取任何费用,对贫困患者无偿予以方便。此外,国内外寄回的信件、汇单等,到古村代办所后,凡属西片范围,德明均上门送发,从未失误。德明的善举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干到他辞世。
    1996年8月8日,古村发生亘古未有的大水灾,夺去了七人的性命,其中就有德明的老妻和成年的孙女,遭此沉重打击,加以老病交加,于大水灾次年的1997年辞世了,终年77岁。(梅云、曾知)
    鸣谢
    承海内外乡亲和社会贤达对古村各单位的关爱,慷慨资助经费,隆情厚谊,不胜铭感,谨致谢忱。
    捐资者芳名于下(恕不称呼)
    一、陈建彬、锺静云夫妇,为乐龄俱乐部丰富乐器,赠送一台电动手钢琴,衷心感谢。
                                                               (古村乐龄俱乐部)
    二、为古村之声捐资者芳名    锺琦柱1000元(上新屋)
    郑益群200元(双堂)   
    捐资100元者:锺琳、曾垂德、赖美华
                                                        (古村之声编委)
    三、为埔城古村联谊中心捐资者芳名
    锺谦柱、锺志平争取县水利局捐资2000元
    郑益群300元、谢看娣200元、曾芳100元
                                                        (埔城古村联谊中心)
    读《古村之声》感赋
     锺家谱
    篇篇好报季成编,宝墨文章锦翰渊。
    妍笔散珠明事世,颂声欢播衍波笺。
    贤言俊语诗盈纸,叠绪春风艺海连。
    年韶观瞻豪风爽,延绵永日耀途前。
    忆古村游有感
    锺家谱
    欣年岁泰国殷民,永日荣华物异珍。
    勋第梓乡家哲睿,世昌时报季含春。
    芬芳德厚敦风谊,秀俊名徽奥寿仁。
    勤益品能技艺巧,文人蔚貌古村新。
    古村梓叔来访感赋
     锺家谱
    宗贤大爱蒙相访,族谊情深沁腑衷。
    和昶春风薰蔼蔼,心盈旧雨意隆隆。
    繇书嵘藻家声远,流水高山曲韵工。
    祖德光辉留典范,颖川锺姓自钦崇。
    注:作者锺家谱先生系大埔县桃源镇人,现任大埔县锺氏文化研究会会长。他对古典文学素有研究,且治学严谨,年逾古稀犹研习不辍,诗、联、书法均造诣颇深。今期发表三首作品中,前两首是回文体。
    教师节颂园丁
    忠心执教意缠绵,善育勤浇桃李妍。
    笃志精研新教法,潜心细探创奇篇。
    心劳不忘良才育,体倦仍操学子贤。
    师表为斯民感戴,赢来美誉满人间。
    老年养生颂
    老年保健护身强,动静养生疾病防。
    豁达心胸多乐趣,饮食清淡少忧伤。
    晨操晚舞常歌咏,静坐安神明目张。
    药治食疗齐并重,畅通元气寿无疆。
    休闲乐
    休闲娱乐沐春光,健体强身动静张。
    种草养花心自泰,晨操晚舞体安康。
    诗书时探求文健,墨砚常磨盼赋良。
    盛世夕阳无限好,发挥余热灿城乡。
                        县城黄新作
    为公益而操劳  恤贫困而奔波
    记锺稚材乡亲二三.事
    我村锺稚材(化伯)乡亲退休后,近年常住在佛山市顺德区其儿子处,偶尔也回埔小住。他退而不休,十年来除了牵头创建“埔城古村联谊中心”外,还为村中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而操劳奔波,其爱好广泛,参加了“大埔诗社”、“大埔汉乐研究会”,并积极参与活动。近日,乡亲们闲聊中谈到稚材乡亲在退休前后,为古村公益事业和扶贫助困等善举,做了很多工作,回溯往事,历历在目,欣然命笔写此“小记”,为省称呼“姑且以村人习惯昵称稚材为“化伯”之名,觉得更为亲切。
    一、心系教育:
    70年代,化伯在古村小学执教时,积极参与创建古村中学的工作,从择地、规划方案、与锺卓才先生等侨胞密切联系等方面,付出不少精力,学校初具规模时,为美化校园环境,自己二次掏钱数百元购买花木种苗,并亲自栽种;古村小学重建后,化伯对完善学校教学设备,不遗余力地与海内外乡亲联系劝捐,并取得实效。现今,古村中学虽已撤并,但中学、小学设施的完善,有化伯的一份辛劳。此外,古村小学连续八年的“六一儿童节”,化伯都千方百计为之筹措活动经费,使儿童节日举行得有声有色,非常热闹,儿童文艺表演节目丰富多彩,校方和参加活动的家长,相关单位代表,都很称心、满意。
    二、创办埔城古村联谊中心:
    1999年夏,化伯考虑古村人迁到县城定居者已达80多家,县城又是外出乡亲往返的中转地,为了乡亲们有一个聚会场所,旨在增强乡亲凝聚力和联络情感,守望相助,萌发了筹建“埔城古村联谊中心”,遂与曾祥超、赖始明、曾垂滚、赖堪贤、赖汶忠等乡亲组成筹委会,消息传出,一些社会人士,讥讽古村人异想天开,因为当时有些镇、村也想办联谊会,以种种原因无法实现,但古村人自己有信心,认为古村海内外乡亲有一颗非凡的爱乡之心,历来都是精诚团结、齐心,加上办事者务实认真,经济上丝毫不苟,取得捐资者的信任。于是,筹建联谊中心之《倡议书》发出后,得到海内外乡亲的赞同,纷纷捐资,在一年的时间,就筹得近20万元。2000年9月,埔城古村联谊中心隆重揭幕,化伯当选为第一任理事主任。八年多来,联谊中心活动正常,取得可喜的成就,其事迹曾两次登载《梅州日报》,2002年荣获县授予“文明活动室”的锦旗。
    三、慈善为怀恤贫困:
    化伯对贫困弱体素怀同情心,连续八年来每逢春节前夕,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为村中“五保”、特困户、残疾人员送去包括棉被、大米、食油、猪肉、钱款等慰问品,使之欢度春节。这些经费都是化伯四处张罗,实属难能可贵。村中有一位特困户胡纂英,伤病在床而家徒四壁,化伯获此情况,特意向马来西亚何晋昊先生慈善会和梅州市千佛塔寺慈善救济会反映,获得救助金500元,为胡纂英解决了不少问题。
    化伯为古村扶贫助困等公益做了很多很多的工作,真是屈指难数。但也有一些人讥化伯“脸皮厚”,到处向人讨钱,一而二、二而三地像和尚化缘。我们认为,化伯做了那么多的善举,向人劝捐费尽了多少唇舌,讨钱为了公益,而不是一己之私,旅外乡亲很理解化伯,不论三番五次,对化伯的到来都表示热情欢迎和款待,这说明乡亲们心目中的化伯是可亲的,其为公的精神是可贵的。
    在漫长的为村中公益事业,化伯也捐了不少钱,我们期望化伯的脸皮要“厚”下去,为古村的公益、慈善事业继续增添异彩。现在化伯儿孙成群,儿女业绩辉煌,诚可喜可贺,草草此文并作俚句二首,以抒下怀:
    (一)
    倜傥年轻称“化伯”,
    只缘持重此名来。
    心存教育恤贫困,
    硕果之花次第开。
    (二)
    历尽艰辛度此生,
    谦恭谨慎绍前贤。
    兰薰桂馥欣今日,
    勉勖还期着祖鞭。
                                                                (再生)
    简讯
    旅外乡亲锺稚材先生,一向具有崇宗敬祖、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今年农历七月返家,主动捐资二千元,为农历九月廿三日祭扫十七世祖超峰公太婆太专用款。锺稚材先生饮水思源,不忘祖德的传统美德,得到族众的好评。(锺楚材)
    乐龄俱乐部会友,因年老久病而逝世者:
    邹亚宽,于2008年7月20日病逝,享年89岁
    张选贤,于2008年7月21日病逝,享年73岁
    赖亚招,于2008年8月6日病逝,享年86岁
    学习科普知识
    一、手足口病知识
    从今年3月上旬安徽省阜阳市几家医院收治肠道病毒EV71患儿至今,北京、香港、广东、江苏、新疆等10多个省市区都有病例发生。5月2日我国卫生部决定,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下面简单介绍一些手足口病的知识。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71型(EV71),A组柯萨奇病毒(Co x 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等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多发传染病,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这种病一般全年均有发生,其高发季节是六、七月份。
    2、手足口病怎样传播、感染?
    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但病毒的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因此人一生可感染多种类型的肠道病毒,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易得病。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会传播病毒。
    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是急性起病,发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斑丘疹和疱疹,臀部或膝盖也可出现皮疹,皮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
    3、手足口病的防治。
    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治的。得病后,绝大多数情况下7-10天可以自行痊愈,不会留下后遗症,皮肤上也不会留下疤痕,重症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多数可以痊愈。
    我国卫生部印发了《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其中专为老百姓总结出预防手足口病15字诀:“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锺柏材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