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之声

《古村之声》第73期(2009年6月出版)

古村之声
73期  2009年6月出版
    殷殷爱乡心浓浓故园情
    ——记锺海柱同志的仁风义举
    六月六、七两天,在梅州黄塘医院工作的锺海柱同志利用假日专程回古村,为村中二百多位五十岁以上老人免费抽血检查血脂(防治糖尿病)的义诊活动。一连两天,都由海柱同志一人动手。检查血脂要求老人必须空腹,测验才会准确。海柱同志深怕老人空腹受饿时间太长,测验后即安排每位老人到指定的饭店吃面条充饥,餐费由海柱同志支付。
    两天完成义诊活动后,海柱同志为充实古村卫生医疗设备,又赠送了一副血压检查仪给卫生站备用。海柱同志专程回乡义诊的善举既付出很大的精力,又付出不菲的费用。这是什么精神,我们认为这是海柱同志高尚的品德,深厚的爱乡情怀所致然。他的仁风义举令人起敬,受到村人的赞誉。(南风)
    书记务实一诺千金
    茶阳镇委刘锦坤书记于最近莅临古村村民委员会调研,并到古村小学视察,小学郑可信校长会报时,提及学校篮球板历经风雨,木制篮板已腐蚀,球筐摇摇欲坠,存在安全隐患,要求刘书记帮助解决。书记考虑师生运动的安全,慨然允诺予以解决。未几,一副崭新的篮球板运到学校,其框架采用钢管为柱,球板是硬塑钢制造。既坚固又美观。学抹立即雇请建筑工把原水泥柱、木制板结构的篮球架卸下,将新型的篮球架安装好,师生们对刘书记的关心表示感谢。
    刘锦坤书记到茶阳镇履新后,经常深入农村,连长治山区的华祝村也有他的足迹。他平易近人,脸上总挂着一丝笑意,这是联系群众的先决条件。祝愿刘书记工作顺利、政绩辉煌。(平明)
    我村农副业生产形势喜人
    今年上半年,风调雨顺,早造生产良好,禾苗一片绿油油、丰收可望;水果喜获丰收。全村果农早、迟李子收入30余万斤,每斤售价六角,约经济收人20余万元;西瓜10万斤左右,第一期售价每斤7角,第二期售价5角,约7仟余元;烤烟更加喜人,每个烟农当烤出烟叶,呈金黄灿灿时,喜形于色正待好价钱出售;此外,蜜柚亦挂果累累,象是金珠挂彩,果农们已抓紧管理,待成熟挂果时,又将财源滚滚,难怪果农笑逐颜开。〔锺醒才)
    乐于助人的乡亲锺才柱
    才柱乡亲在大埔县劳动社会保障福利局工作,是医疗福利股股长。他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幸福;才柱英俊潇洒、心体善良。
    才柱这个工作部门的工作是比较繁杂的,常有群众上门咨询有关事情,但他凭着业务精通,对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都会不厌其烦一一详细答复,直至来访者个个满意而去。他对家乡人更是情有独锺,笔者还耳闻不少乡亲赞颂他是我们古村的贴心人;他对家乡人的热情我也有所闻,凡乡亲找他,他就是再忙也会抽时间接待你和你坐谈;我本人在医保、社保等事多次找过他就最清楚不过了。比如就药费报销这事来说吧,每一次的整个报销手续过程,不用我费一点力气,全是他帮我办成——他与我填好表后,接下来还要经过几个科、室,甚至复印证明、身份证、局长批示盖章……他都亲自奔跑按政策规定帮你办妥,最后还亲自带领你去取款科取款。整个过程快捷、便当、顺利。帮你办完后,他才放心回去办公。他关心乡亲总是无微不至的,如你有事用电话找他,他会把你的来话关掉,然后用他自己的手机打回给你。他说,他的手机是包月的,打再多也不用计话费,何必要浪费你的钱呢!才柱处处为别人着想的言行,实在让人感动,当你对他说句感谢之类的话语后,他却深情地对你说:“你有事有困难才找到我,我不过是尽点力而已,不用谢”。多么可亲的人啊,一片真情助人还说不用谢哩!
    他对村中的公益事业也很关心和支持,历年来,有对“古村乐龄俱乐部”、“古村小学建校工程”及“古村小学九十周年校庆”、“古村有线电视筹建”、“龙溪公路改造工程”、“重阳节老人活动经费”、“埔城古村联谊会筹建”及正式成立后的 “埔城古村联谊中心”, ……等等单位和项目捐款。同时,他对某些项目不止一次,有些还是陆续多次的。特别是我们古村九六年  “八、八”特大洪灾,才柱和海内外众多乡亲一样,急灾民之所急,在第一时间就对灾民伸出援助之手捐粮、捐钱、捐物……。他是工薪阶层,每次捐资是尽其所能,数额虽不多,但表明他一片爱乡之心,殊属可贵。
    以上仅仅是笔者耳闻目睹,或是还是鲜为人知的,我相信,才柱乡亲乐于助人、乐善好施的事迹还有很多很多……(南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筹集古村教育基金喜见初果
    本刊前期(72期)登载题为《集“社会之力,襄教育伟业” ——筹集古村教育基金的倡议书》一文,该倡议书是由古村有识之士锺谦柱、锺团柱、锺稚材、锺义柱以及小学郑可信校长等人发起的。倡仪引起海内外热心教育的乡亲极为关注。三个月来,锺谦柱同志(县人大常委副主任)率先同旅外乡亲赖汶忠、曾令坚、锺勇等联系,得到他们积极响应。赖汶忠先生当即认捐3万元,锺勇先生2万元、曾令坚先生1万元,而谦柱同志亦认捐5千元;尔后,村委干部锺团柱、曾垂燕、小学校长郑可信亦来县城活动。埔城古村联谊中心主任锺义柱积极配合,初步得到锺秀堂同志(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认捐5000元,曾佑斌先生3000元,锺枢柱先生1000元,曾垂涛先生1000元。由此可见,海内外的古村人对教育事业是十分重视的和关心的。此前,以旅外侨贤锺卓才先生、赖荣兴先生为代表的众多乡亲为古村中学、小学建校、完善学校设施等等作出了卓越贡献,其业绩有目共睹。
    近年来,锺谦柱同志为古村小学学生桌椅、内宿生床铺的更新和电教设备以及办学经费,多方与旅外乡亲和县有关部门联系,争取支持,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在小学的设备是一流的,而谦柱同志之功不可没。基于近年邻村茅坪、左弼、大觉撤销小学,学生流向古村小学,因而小学内宿生陡增,最多时一百余人,现在40多人。内宿生多了,用煤、水电等支出增大了,而又不能违章另收费,造致经费十分支绌。因此,筹集教育基金是急不容缓的。如果这个问题不从其它方面解决,一旦内宿生流失,则古村本士生源有限,或有停办之虞,那么,古村学子要到茶阳镇上学,就麻烦多了。有近百年历史的古村小学如果停办将成为村人无奈而扼腕。
    社会上有评价古村人热爱家乡、团结齐心、互爱互助之说,认为古村人要办的事,一定能办到,而且办得好。如十年前筹办埔城古村联谊中心,当时有人讥为异想天开,谈何容易,因为需要颇巨、但在海内外乡亲的大力支持下,村一级的联谊中心办成了。现在筹集古村教育基金工作是十分艰巨的,但我们坚信具有爱乡如爱家、热心教育、精诚团结、深明大义精神的古村人,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再生)
    一只书橱显爱心
    旅居福建永定的乡亲锺梓材同志,向来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去年下半年,从永定回乡办事期间,特来埔城古村联谊中心坐谈,盛赞联谊中心办得越来越好。当他看到大厅一角的条桌上堆放的许多书籍时,感到这些书籍层叠摆放既不便于读者找书阅读,也易上尘污染、损坏和散失、不利保存。于是,他当即表示捐赠一个书橱。现在,书橱已购回放置于联谊中心大厅一角,书籍摆放整齐,阅读方便。
    去年冬(2008年10月),在诒谷堂举行第二次恳亲会期间,又慷然给古村乐龄福利基金会、《古村之声》、埔城古村联谊中心各捐500元。多年来,梓材同志对古村公益,诸如建校、小学校庆、老人基金、《古村之声》、埔城古村联谊中心等都慷慨捐资,足见其对故乡的热爱情深。
    除此之外,他对诒谷堂的子侄十分关心。如堂侄孙锺庆丰为搞活家庭经济、发展养猪事业,梓材同志多次由永定返回古村,帮助庆丰规划猪仓建设。同时,还在屋背公路旁建一简易棚店,经营饲料生意,并用“源隆”老招牌,署名“源隆饲料店”。
    庆丰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理想,对诒谷堂长辈的鼎力相助,感谢不迭。由此也体现了诒谷堂人的互助互爱和谐的优良传统的延续。(南风)
    大埔被确认为中央苏区县
    大埔县于5月8日隆重举行大埔解放60周年暨被确认中央苏区县庆祝大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省、市有关领导、老红军、老干部参加了大会。据报载:“根据大埔县委党史研究室提供的资料显示,1928年2月,经过三河坝战役锻炼的大埔共产党地方武装在闽西苏区创建人张鼎丞同志的领导下,发动暴动成立了埔北区苏维埃政府。为扩大苏区面积,1929年10月红四方面军出击东江,大埔又先后成立了埔西、埔东、埔南区苏维埃政府。1930年1月成立了大埔县革命委员会,同年5月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由于受到韩江的阻隔,大埔党组织与东江特委联系不畅,为便于领导,大埔先后归属闽西苏维埃政府、福建省(闽粤赣省)苏维埃政府管辖。因此,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大埔县属于中央苏区管辖范围。大埔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刘少奇、刘伯承、邓小平、董必武、博古、叶剑英、邓颖超等大批革命先辈先后通过大埔的红色交通线进入红都瑞金、一大批战略物资也由大埔运进中央苏区。在中央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士豪、分田地运动,积极筹集钱粮支援苏区红军,并发动广大青年参加红军。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有4万多大埔儿女为苏区的创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知名的革命烈士有438人,不少革命老区村庄成为无人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有数以百计的大埔儿女跟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编入红军第12军34师100团,在红军长征途中的“湘江战役”中,大部分牺牲。长征胜利后剩存且知姓名的红军有26人,居广东省各县之首(广东省参加长征的知名红军有56人)。如今,大埔县境内仍保存有如三河坝战役指挥部旧址、当年中央交通线物资存放点青溪棣萼楼、南委旧址大麻恭州宜慎山庄等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遗址、旧址20多处。
    以上报道,回溯1929年笔者儿时,曾目睹闽西苏区创建人张鼎丞同志率领的红军12军1000多人路经古村往长治方向开进,在古村逗留的短暂时间,还在民房壁上写下“打士豪,分田地”、“工人增加工钱”等墙标,下署红军12军。事过80年,墙标字迹犹依稀可辨。
    大埔被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批准确认为中央苏区县,是广东省仅有一个县,是大埔县的无尚光荣。(天马)
    也为锺海柱乡亲美言几句
    看了《古村之声》第72期第一版由(中适)署名的“一片仁心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锺海柱”的文章后,使我想起在这篇文章见报前几天,我堂妹素芳曾与我讲述过:据说,我们古村有个乡亲在梅县黄塘医院工作。历年来,凡是我们古村病人在该院就医,只要他知道的,无论认不认识,都会主动前来相助!我听后,好奇心顿生,追问那位雪中送炭、推己及人的乡亲是谁?素芳遗憾地说,可惜当时未曾打听得明白,只记得那位乡亲是我们古村人,男的,还很年轻,什么名字就不知道。遗憾归遗憾,但我们都相信,这么好心肠的乡亲,不管知道不知道他的名字,我们也会积极宣传他的事迹。说来也巧,不过几天,他的动人事迹就在《古村之声》报道出来了——真是名不虚传,原来是古村锺铎材乡亲的公子海柱同志!
    对于海柱同志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崇高精神,特别令我感动,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因此,就忍不住写此短文为海柱同志美言几句。(山野)
    在盛世阳光下花蕾绽放
    ——小记古村小学欢庆“六一儿童节”
    生机盎然的日子际遇朝气蓬勃的年龄,又一个“六一儿童节”到来了!6月1日,古村小学校园内外彩旗飘飘,孩子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气球带着心愿迎风飞扬,鲜花带着希望尽情绽放,全校的师生及乡亲们共同感受了儿童节的欢乐气氛。经过全体师生的积极努力,一阵紧锣密鼓的筹备后,古村小学“六一”庆祝文艺汇演在家长、孩子们热盼中一一上演……
    这一天,真是天公作美,天气阴凉恰到好处,庆祝汇演于上午8: 30分准时举行,活动由两名小朋友主持。古村村委会、乐龄俱乐部、埔城古村联谊中心、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部分代表,及村里众多乡亲家长们也都光临会场观看演出,与孩子们欢聚一堂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随着主持人清脆甜美的声音打开了孩子们欢乐的源泉,在悠扬欢快的节拍中,各个节目精彩纷呈,好戏连台,霎时间整个校园歌声如潮,处处欢声笑语,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整场演出有舞蹈、独唱、合唱、小品等类型共20几个节目组成,丰富多彩的节目充分展现了童心童趣。特别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更是活泼有趣的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和笑声。
    动感的开场舞蹈《庆祝六一》展现了孩子们的活泼天性,也使现场的气氛立刻活跃起来。欢快的《泼水歌》,稚气的《捉泥鳅》、《小兔子》,自豪的《好汉歌》、《一片好风光》等舞蹈、独唱节目,充分展示了孩子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的精神风貌,不时激起阵阵掌声,声声笑语,让孩子们沉醉在节日的愉悦中。随着燎亮的歌声,欢快的脚步起舞,童心在蓝天下绽放,鲜花映着一张张纯真、幸福的笑脸,“六一儿童节”,在这属于孩子们的节日里,小朋友们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心中的喜悦,展示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演出在六年级小朋友的舞蹈《明天会更好》中落下帷幕。
    2009年的“六一”节对于古村小学的小朋友们真是一席美味且丰盛的大餐,小朋友在睡梦中也还会继续细细的品味,相信他们一定是在憧憬着明年将会收获的惊喜。
    古村小学连续几年都举行“六一”儿童节活动,从未间断,这是全镇的小学罕有的。这次“六一”活动经费由旅外乡亲锺广胜,锺福盛(稚材先生之公子)各赞助1000元,锺梓材先生300元,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300元,村委会,乐龄俱乐部各赞助200元,还有锺常柱、曾垂文同志各100元。小学师生对倾心教育,关怀儿童成长的热心人士和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小学连年组织的儿童节演出,节目年年创新,精彩纷呈,但美中不足的是表演的服装不统一,色调不和谐,影响了演出的气氛,如果有热心人士能捐助小朋友演出服装费用,则明年的“六一”节将更加多姿多彩。(胡福玲)
    最早就读大埔中学的古村人
    ——锺育斌、锺达云
    大埔中学已逾百年的校史,在漫长的时间里,它培育了众多的精英,有叱咤风云、驰骋沙场的将军、有享誉文坛的学者、大官,有运筹商场的富商巨贾,有执教于高等院校的教授博士等等。
    数十年来,古村就读于大埔中学的学子,也在百千之数,而最早就读于埔中的,是1920年入学的锺达云、锺育斌二人,属埔中第三届学生。(吾埔著名将领罗卓英和中共的饶龙光是第一届)。
    锺育斌,家名锡赓、背坑并攸楼人,在埔中毕业后,转读某大学,是古村第一位大学生,据说育斌家贫,由锺氏蒸尝会产助其大学毕业。尔后因患肺结核病,尚未成家立业便撒手人寰,族人深为惋惜。育斌赋性聪颖。青年就能写一手好书法,村中光裕堂大门的屋名“吉水懷珠”和门联“山水留清響,鹤鸿继舊名”就是育斌在20多岁时书写的,笔力遒劲,结构完美,至今字迹仍十分清晰。
    锺达云,家名锡洞,诒谷堂人。在大埔中学毕业后,曾任古村公学、古村小学校长多年,后赴广州金融界工作,曾先后任广州、香港国华银行、华侨联合银行的秘书、襄理、经理等职。抗日战争时,广州、香港先后沦陷、银行休业,而汪伪的储备银行欲聘达云为之服务,达云出于民族气节,予以拒绝,宁愿赋闲,其节操备受同业和亲朋的钦佩。在灯红酒绿、色情诸毒充斥的旧社会,达云洁身自爱,就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人们誉他为正人君子而受到景仰。达云治学严谨,对古典文学素有研究,而且造诣良深,其所作的诗、词、文、联颇丰,惜历经战乱,萍踪辗转而散失殆尽,仅剩部分至2002年始由其长男梓材编辑成帙以《晚晴轩诗文集》付梓问世,得到文坛方家很高的评价。此外,达云亦擅长书法,其墨宝仍存在古村诒谷堂和永定的诒谷分堂大厅内,很有欣赏价值。
    1949年8月,银行结束返回家乡,后应邀到德庆悦城松香厂任会计,1962年因年迈不克操劳,退休返回永定县梓材处定居,以颐养天年,1988年12月辞世,享年87岁。(白丁)
    一份真情一份祝福
    “六一”儿童节这天,埔城古村联谊中心和埔城古村青年俱乐部分别派出代表参加庆祝古村小学“六一”国际儿童节并慰问在病中的古村乐龄俱乐部主任锺楚材乡亲。联谊中心有主任锺义柱及部分理事和青年俱乐部的代表等五人前往。
    按计划行程,我们回到古村,先去慰问楚材乡亲,然后就去参加小学 “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上午八点半,我们来到楚材乡亲的家。因为事前已与楚材乡亲联系好,约定今天上午的这个时间到达。所以,当我们抵步时,楚材乡亲及其家人和乐龄俱乐部新任会计锺醒材都已候在门口迎接我们。甫入大厅,楚材乡亲的儿媳阿笑又向我们奉上一杯热茶。
    楚材乡亲虽然重病在身,外表看来还显得精神饱满的样子,也许是因为我们这一行人的到来而感到格外兴奋吧。他向我们简单介绍了这次病情和在黄塘医院住院经过及今后治疗方案。由于身体原因,他主动辞去了乐龄俱乐部的兼职会计和《古村之声》的部分工作,并情真意切,谆谆教导新手工作要领。楚材乡亲十几年来关心公益事业,为 “乐龄”、《古村之声》的工作尽心尽力、义无反顾,受到乡亲们的尊重和敬佩!今天,我们带着埔城古村乡亲、埔城古村联谊中心、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的一份真情,给楚材乡亲一份祝福——祝他老人家早日恢复健康,为古村公益事业多作一份贡献,再立新功。
    告辞楚材乡亲,我们又马不停蹄赶赴古村小学庆祝“六一”儿童节活动……(山野)
    体育健将锺调柱
    锺调柱,现年91岁,是古村锺氏“柱”辈最长寿的。调柱先生,其貌不扬,身体并不魁梧,不足160厘米的小个子,却创造了大埔体育史上的奇迹,确乎?!请容下述鲜为人知的历史记载。
    廿世纪40年代,大埔秉承上级指示,发扬民族尚武精神,以抗日救国为宗旨,培养造就救亡复兴的中坚干部为目的,于民国廿九年(1940) 1 1月12日孙中山诞辰纪念日开始,一连四天在县城(今茶阳)东郊场举行“大埔全县初级中学校第一次联合运动大会”,有一中(今埔中)、二中(今麻中)、三中(今三中)、虎公(今虎中)、侯中、陂中六间初级中学校参加比赛,还有五支男子篮球队和四支男子排球队参加表演赛。古村人锺调柱代表一中参加男子甲组的100米、掷铁球、掷铁饼、800米接力、跳远、篮球和排球等共七个项目的比赛,是一中代表队的主力选手,为一中代表队夺得了七块奖牌,其中包括:
    1、掷铁球(12磅)比赛中,以9.03米的优异成绩创造了大埔首届初中组的县记录,取得第一名。
    2、急行跳远赛以5.4米的成绩夺取了桂冠。
    3、100米赛跑取得第二名。
    4、掷铁饼赛取得第二名。
    5、800米接力赛取得第二名。
    6、篮球赛取得冠军。
    7、排球赛取得亚军。
    在各项比赛中,最为突出的是与虎公争夺篮球冠军赛。埔中队长中锋李镜垂、右锋杨友发、左锋张龙全“海、陆、空”三军并进,“狂轰滥炸”,频频得分。后卫锺调柱、郑得龙、杨佐拘有铁门之称。锺调柱弹跳好,打法精巧,抢篮球十拿九稳,起第二中锋作用,在离比赛终结还有几分钟的关键时刻,他抢到篮板球,及时到位传给中锋,切入投中2分,以1分之差反败为胜,登上冠军宝座,好险啊,埔中桂冠锺调柱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人参加包括跑、跳、掷、球等七项比赛。由于参赛项目多(规定个人单项最多参加四项),现场比赛密度大,体力消耗多,影响了参赛效果,但仍达到既创记录又拿冠军,项项拿第一或第二,堪称大埔体育史上的首创,锺调柱堪称体育健将。先生于今已逾九十高龄,赋闲村中安享晚年幸福生活。我们衷心祝愿先生健康长寿!
    头手倒立难吗?!难!非常难!!现年七八十岁的古村老人,可能许多人都目睹过调哥头手倒立且轻松地绕篮球场行走的场景,一圈又一圈,真神!
    古村素有热爱体育活动的传统,我们希望通过本文历史记载和史实的重述,激发古村人继承和发扬古村热爱体育活动的优良传统,把古村建设得更加美好!(蓝昔茂、锺柏材)
    编者的话
    《体育健将锺调柱》的作者蓝昔茂先生、锺柏材先生,同为大埔人,同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广东省立大埔中学高中同届同学,同为华南师范大学校友,同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埔虎山中学教师,同为广东省首批中学高级教师,正是这“六同”,共同的理念促使他们联手撰写了这篇文章。
    昔茂先生是大埔体育界知名人士,退休后仍热心大埔县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为大埔县太极拳协会创始人,首任会长、现任顾问,同时他还积极参予大埔县县志、体育志的整理,编撰工作,为大埔县的体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可爱的故乡——古村(诗歌)
           (锺稚材)
    改革开放好时光,村容村貌换新装。
    百幢楼宇拔地起,千家欢乐颂声扬。
    “农家书室”红似火,小学校里书声琅。
    水秀山明如画卷,山花烂漫果飘香。
    颂大埔被确认中央苏区县
                (黄新)
    中央确认梦中圆,革命老区乐满天。
    红色精神彪炳史,城乡富裕慰先贤。
    继承传统和谐颂,造福黎民情志坚。
    摆脱贫困奔富裕,苏区绽放百花鲜。
   客家人精神
       (黄新)
    人文荟萃好城乡,客属精种四海扬。
    淳朴民风心眼好,勤劳节俭志刚强。
    毓英培俊人为本,重教崇文育栋梁。
    百粤明珠耀华夏,江山织锦更辉煌。
    编者按:黄新先生原系大埔中学、华侨中学书记、校长。
    鸣 
    蒙乡贤、社会贤达热心捐资我村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促进我村各项事业发展,特此表示衷心感谢!
    捐资及捐物芳名如下(恕不称呼):
    古村乐龄俱乐部、《古村之声》、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古村联谊中心、古村小学、古村教育基金、坪翁村道路改造筹备小组、翁和村道路改造工程、散石乡道改造工程、散名点灯线路工程  仝启
    一、捐资福利基金芳名
    100元:曾佑斌
    二、捐资《古村之声》芳名
    1000元:锺稚材、赖想英夫妇
    100元:锺有材、锺定芳、刘丽容、刘国祥、刘国雄、锺伊材、曾佑斌、饶仁达
    三、捐资古村小学芳名
    2000元:锺秀堂(办学经费划拨)
    2000元:锺广胜、锺福盛昆仲(“六一”活动经费)
    500元:锺祝堂(教学设备)
    300元:锺梓材、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六一”活动经费)
    200元:村委会、乐龄(“六一”活动经费)
    100元:锺常柱、曾垂文(“六一”活动经费)
    四、捐资古村联谊中心及捐物芳名
    2000元:锺秀堂
    200元:锺双柱
    100元:锺禄堂、锺团柱、曾佑斌
    30元:锺雪堂
    255元(用于购书橱):锺梓材
    捐物:曾维钦茶叶三斤
    10元及捐物:锺橡柱、又茶具一副
    五、捐资坪翁自然村道改造工程(第五期)芳名
    5000元:锺秀堂
    2000元:郑德明
    1000元:胡开良、张茂柯、张兰芳夫妇、曾令坚、曹妹娣夫妇
    500元:锺落贤、郑坤仪
    300元:锺碧莲
    200元:锺四英、曾德生、锺嵩贤、张光焕、锺富贤、曾德平、曾德志、曾德如、锺见英、锺造芳
    100元:郑绿英、谢春兰、张有娣、郑庆华
    六、捐资散石乡道改造工程芳名
    2200元:赖德锋
    七、捐资散石老屋至伯公点灯线路工程及捐物芳名
    1600元:赖德锋
    300元(用于购茶具):赖德锋
    八、捐资翁和村村道改造工程芳名
    10000元:赖汶忠、杨发远
    5000元:赖汝衡
    2500元:杨德谋、杨维浪、杨维汀
    2300元:杨维望、杨维桓、杨维晴、杨德建、杨德条、锺胜华、杨维科、杨维焕、杨维标
    2000元:谢新东、柯清祥、杨宝珍夫妇
    1600元:杨维筹
    1500元:张美光、杨学业、杨学泉、杨发进、杨学辉、杨维联、杨学锋
    1300元:杨维谊、杨维雄、杨维通、杨维忠、杨德石、杨德明、杨维招、杨德醒、杨维杭、杨德生、杨维藩、杨德鸿
    1000元:江永新邹玉兰夫妇
    500元:赖西华、郑坤仪,曾佑斌、锺远玲夫妇,锺祝堂、何维标
    300元:郑炮光、郑可信、赖北华、邹达开、陈建彬、傅何奋、郑宝昌
    200元:曾令华、郑建西、郑宜先、锺亮堂、严贞博、锺干柱、锺泉生、邱进利、郭丽珠、胡仰才、饶长兴、郑可群、曾德强
    100元:锺等柱(双望)、丘渐开、邹宏东、邹仁发、江永英、邹达辉、邹达宏、邹达志、杨存芳、杨增芳、张亭光、何对英、邹妹珠、张昔信、罗日光、饶复芳、汪术英、汪石兰、郑开堤、赖玉祥、邹康玉
    忆儿时寄堂兄蕴彰
        锺式彰
             (一)
    金钱身外物,名利豈堪珍。
    人间最可贵,友爱兄弟情。
    忆昔孩提时,家庭同苦辛。
    时常互追逐,淘气亦相亲。
    启蒙初上学,日日约同行。
    挑灯夜攻读,彼此贯全神、
             (二)
    署天夏日炎,击水油坊潭。
    深潜又跳水,每泳必尽欢。
    冬来喜捕鼠,涉水又翻山。
    兄惊流湍急,弟负过险滩。
             (三)
    偶尔饥肠辘,冷饭改稀粥。
    葱段加芫荽,味香充口腹。
    拳拳兄弟情,夜夜同床宿。
    兄畏肩胛寒,弟必将被覆。
             (四)
    最喜过新年,赌博翻柑钱。
    杖声知伯至,惊走又争先。
    沧桑数十载,往事如眼前。
    抚今而迫昔,感慨殊万千。
    兄弟逾耋耄,同欢庆晚年。
    瞻仰马兰畲的明公墓
    幼、少年时期,常听大人说祭马兰畲,印象深刻。但是,马兰畲在什么地方,祭的是什么公太,却不得而知。稍长以后一直外出读书和工作,没能接触此事。
    2000年编印《大埔锺氏族谱》,才知道我们大埔锺氏始祖胜公辗转迁徙中,曾在长治马兰畲居住过一段时间,目生了镛公、钦公、义明公三个儿子,再迁到太宁北坎,繁衍至今,裔孙已遍布闽、粤、赣及台湾各地。
    去年一次,从永定乘车回家,路过洋门杉树凹的半岗,看到对面半山岗上有几座民房,形势像从左弼看永定坪一样,我不经意地问,那是什么地方?跟车的阿姨说,那是马兰畲。啊,那就是马兰畲!就是大埔锺氏开基祖胜公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产生了择机前去瞻仰的愿望。
    2009年己丑岁正月十三日,全家四代11人,由闽柱、吴华英开两部车专程回古村老家祭祖并打算往马兰畲,探寻当年胜公的遗迹。午饭后从诒穀堂出发,到洋门邀母表兄带我们前住,在杉树凹岗顶往洋门方向有一条岔路,路虽大,可通汽车,但高低不平,且多浮石,便下车步行,约二三百米,就见一开阔地,表哥说这就是马兰畲。我环顾四周,有五六只不怎么大的老式民房依山而建,基本成排,面向洋门,视野颇宽,阳光颇好,但村盘不大,门前不远就是落窠,没有多大发展余地,当年胜公居住不久即徙往太宁北坎,可能这是原因之一。询问当地群众,据说全村人约上百人,全部姓谢,对锺家当年的屋迹、碓寮等遗址全然不知,询问锺家有一穴地坟在那里,他说就在前面,并热情地带我们去看。原来就在他们屋门前约十多二十米处,谱载丁山癸向,喝“猫儿洗面”形。墓碑上打的是“锺鸣公墓”,在我的印象中鸣公的明是光明的明,回来查族谱,大埔锺氏族谱及古村锺氏桂林堂族谱(总纲)桃源锺氏族谱记载均是明公,两者名字不同,不知那个才正确。族谱上说原来墓碑已失,现在的墓碑是1985年修坟时新立的。
    明公是胜公从武平昭信徙到马兰畲时带来的上五代祖骸中最高辈者,是胜公的高曾祖父。胜公在南宋年间宁宗嘉定年间(1208年)从福建武平昭信负明公、响公、庆公、镇公、铿公五代祖骸到长治马兰畲,来回步行要十多天,他本来被选派到云南任宁州知州官职,因这五代祖骸尚未安葬完成而辞职,而后历代裔孙长期坚持虔敬祭祀、修坟、崇宗敬祖不忘祖德的精神令人钦敬。
    2004年,成立了大埔县锺氏文化研究会后,曾三次较大型的祭祀胜公、义明公坟墓活动,参加祭祀的有本县的古村、高坪、太宁、西河、青溪、湖寮、桃源和丰顺县的大胜、潭江以及福建的湖山、大溪、社坑等宗亲数百人。祭祀非常隆重,用猪羊五牲、对锣、彩旗、牌匾、乐队为前导开路,参祭宗亲列队浩浩荡荡前往古村三角塘墓地,全程录了像,盛况空前。锺氏文化研究会还议定,今后举行比较大型的祭祀采取轮流制,下次由福建的湖山举办,依次或许福建的大溪、本县的桃源……古村则负责每年一次小型扫墓。
    上面提到胜公在马兰畲生三子:镛公、钦公、义明公,镛公登进士,裔孙初居湖潭、后移揭阳、饶平、龙川、兴宁等地;钦公后裔分别徙兴宁、龙川、河源、东莞和福建漳州等地;义明公与父胜公后到茶阳太宁北坎村建“报本堂”开基立业。义明公生七子,取名十一郎依次至十七郎。裔孙遍布闽、粤、赣、台和海外,人口约十余万人。(锺梓材)
     
    ※锺玉柱因病逝世于3月22日终年78岁
    ※锺绛柱(隆居楼)血癌病逝世于4月1日终年6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