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之声

《古村之声》第76期(2010年3月出版)

古村之声
76期 2010年3月出版
    永久的丰碑 无穷的思念
    锺卓才先生逝世三周年
    我村旅星侨领锺卓才先生离世己只周年了,而他的音容笑貌和大方举止常驻人们的心中。卓才先生爱国爱乡、宅心淳厚,其生前为家乡的文化教育、桥梁道路、医疗卫生、慈善福利、农业生产、济困扶贫等等公益事业所举办的项目不胜枚举,捐资逾千万元。
    卓才先生胸怀宽广,捐资不分畛域,县、市、镇和古村近邻都有捐输。1994年、1997年梅州市政府、大埔县政府以锺先生为桑梓作出卓越的贡献,分别授于“梅州市荣誉市民”和“大埔县荣誉市民”的光荣称号。卓才先生对居留国——新加坡社团亦慷慨解囊。勋献卓著,声誉日隆。因而历任新加坡客属总会荣誉会长、副会长;新加坡茶阳(大埔)会馆会长、新加坡茶阳励志社社长等重要职务。
    卓才先生的乐善好施,与人为善,捐资大方,造福于民的仁风义举,是古村历史上的第一人。他的资财不在“富豪”之列,们他慷慨大方之举却不逊色。目前,古村的亿万富翁亦有人在。我们企望事业成就的富豪们,也像卓才先生一样,倾心桑梓,慷慨解囊,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卓才先生逝世三周年了,社会上和村民们常常议论,称颂先生的高风亮节和泽及群黎的功德,这是永久的丰碑,令人无穷的思念(中式)
    风和丽日春意浓 宾主同祝“四小庆”
    三月六日这天,是开春以来最温暖,春意最浓的日子,也是埔城古村联谊中心召开庆祝古村乐龄俱乐部成立25周年;《古村之声》创刊20周年;埔城古村联谊中心成立10周年;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成立2周年“四小庆”座谈会的日子。本次“四小庆”座谈会,前来参加的有四个单位的负责人、村委干部、古村小学校长、部份在城乡亲、旅梅州、永定乡亲以及长教村《长声报》主编和关爱古村的社会贤达等40多人。会议大厅张灯结彩,灯火辉煌;一幅鲜红的横额,标有“四小庆”单位周年座谈会字样,使会场更显得光彩耀眼;宾主欢聚一堂,互相祝福和问候,喜气洋洋。
    上午10时,会议主持人锺稚材乡亲宣布座谈会开始。首先由村委书记锺团柱致辞。接着,古村乐龄俱乐部主任曾令沐、《古村之声》主编锺式彰、埔城古村联谊中心主任锺义柱、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原副主任兼秘书长锺亮堂、古村小学校长郑可信、《长声报》主编廖泰祥、来宾蓝巨案同志、丘金城先生、原大埔中学校长黄新同志、嘉应大学外语系书记曾垂枫、旅永定锺梓材乡亲等先后发了言。
   古村乐龄俱部、《古村之声》、埔城古村联谊中心、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的发言,主要汇报历年来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就。古村乐龄俱乐部密切联系海内外乡亲,建设新古村,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如评选“和睦家庭”、“好儿媳”、“优秀会友”等,构建和谐社会。此外,对尊师重教、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都作出了应有贡献。因而得到了国家、省、市、县、镇的奖励和表彰。特别是1991年,在首届全国老同志先进活动室评选中,被评为全国十个特别奖之一,广东省只有古村获此荣誉。除了上级党政领导和俱乐部理事人员的共同努力之外。先贤锺卓才先生更是首居其功;《古村之声》牢牢掌握联络乡谊、增进情感、报道乡讯、务实求是的办报宗旨,翔实报道村中的生产、生活、人文、历史、教育、民俗风情、宣传好人好事。同时,还及时传递家乡的重大事件。如1996年8月8的特大洪灾,给村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古村之声》及时向海内外乡亲作了报道。乡亲得悉家乡遭灾情况后,争相捐物捐钱,救灾物资和捐款从四面八方汇集古村,使灾民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救助。对重建家园,恢复生产起到了极大作用;埔城古村联谊中心在搞好各项公益事业的同时,还与其它乡镇的联谊会及团体单位展开联谊活动,把联谊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连续九年年终为善心人牵线搭桥,对村中特困户、困难户、五保户……以及敬老尊贤、进行送温暖和慰问老弱病残活动……联谊中心的事迹得到社会好评,《梅州日报》曾两次报道。2003年3月,大埔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授于2002年度“文明活动室”称号,并奖给一面锦旗。2008年又协助青年利用联谊中心创办了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为古村的繁荣和发展又增添了一支生力军;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现已创办二周年,为村中的各项事业以及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一定的成绩。古村青年有理想、有志气,朝气蓬勃,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古村的希望。
    各位嘉宾的发言,对我们古村过去作出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他们热情地说,你们的精神,是古村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希望古村精神永远发扬光大!各位嘉宾热情洋溢的讲话,是对我们的期望,给予我们的鼓励和鞭策。我们仍需努力再接再励,把古村建设得更加美好。社会贤达丘金城、蓝巨案、黄新先生等还为座谈会惠赠“贺联”“祝贺诗词”其关爱和感情主人表示感谢。
    上午11时30分,会议胜利结束。然后,与会者合影了集体照,同时,赠送每人一件“纪念品”。12时,大家到  “一新”餐厅共进午餐。(山野)
    庚寅新春茶话会
    联谊中心闹意浓
    正月初六早上一打早,联谊中心会议大厅的布置格外不同,只见一排排的椅子、一行行的茶几桌子,整整齐齐地摆放满了整个大厅;明亮的灯光把大厅照耀得更加光彩;VCD碟子播放着热烈愉快的贺新春乐曲,锣鼓声使人心花怒放。几个常务理事在那里忙进忙出,把花生、柑桔、利市糖等装上盘子,一盘盘的分放到每一张茶几桌上……他们个个怀着愉快的心情,以热情的方式在准备迎接乡亲们的到来。今天是埔城古村联谊中心每年新春都要举办的在城乡亲聚会庆祝新春的日子。虽然外面不停地下着小雨,还带有几分寒意,却挡不住乡亲们参加盛会的热情。
    上午九时,乡亲们已陆陆续续,三三两两地来到联谊中心,人们个个衣着光鲜,脸上挂满了喜悦的笑容。跨进大门,人们的第一句话就是:“新年好,身体健康!”、“新年快乐!”互相致意和祝福。“新年发财,红包拿来!”有的乡亲还互相取闹和打趣,接着就是“哈哈哈,哈哈哈”的笑声不断……九时三十分,只见锺式彰乡亲健步来到会场,大家相互问好后,把他让到主席台上就坐。式彰乡亲年初一举家到河源、深圳、汕头等地探亲旅游,原计划要到初六才回来的,为了要参加新春茶话会,与乡亲一年一次的大团聚,所以,临时改变了初衷,初五下午就匆匆忙忙地返回埔城。此时,乡亲们已基本到齐,座谈会开始。先后有联谊中心主任锺义柱、顾问锺式彰、副主任锺盛材发言,他们对古村联谊中心过去一年的工作向乡亲们作了简明扼要的汇报,同时,对海内外乡亲们的热情支持表示感谢。接着由副主任兼会计曾垂滚乡亲作了一年四季度的财务公布。他们的发言,都博得了乡亲们的热烈掌声。
    最后的活动是乡亲们漫谈和利市红包抽奖。利市分三个等级,一等奖一只50元;二等奖二只30元;三等奖六只10元;最少的也有2元。抽奖结果,一等奖是赖堪贤乡亲所得。利市钱虽不多,贵在一年一度的乡亲大团聚,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大家都利市,个个高兴,皆大欢喜!(山野)
    特色民居政府重点保护
    ——古村的德馨堂
    2009年6月,大埔县人民政府派员会同茶阳镇政府有关人员来到古村,为逾300年历史建筑的民居德袋堂挂上“重点保护特色民居”的匾额。
    德馨堂建于清雍正年间,迄今逾300年历史。该屋在古村东山的半山腰,按地形高低布局构建,最顶处是半圆形的围屋。由上而下,因而整座房屋高低有序,错落有致。屋内有大小厅九个,天井十八个,故称“九厅十八井”。屋之右旁有一山窠,曰“萝卜兔窠”,该屋处于窠口,因地而名,又叫“窠头”。于是,窠头成为德馨堂的别称,人们历来只知“窠头”而不知“德馨堂”者。由东山下拾级而上,至德馨堂门口计108级。地灵人杰,清道光年间,该屋出过一位秀才,叫锺梅先,曾任广州府“幕府”,著有“草根堂”诗集上下两册。原大埔县委常委、政协主席锺校柱,广西柳江县人民法院院长锺顺英(离休)均出于德馨堂。本刊第38期笔者适观曾以 “漫话古村的德馨堂”为题,比较详尽地作过报道。这里不再重述。
(式彰)
    年终又送温暖情
    ——记曾丽华乡亲的善举
    这些日子,是丑年岁末农历十一月底了,每逢这个时候,曾丽华乡亲总是惦记着家乡的残疾孤寡和困难乡亲。而今,年关将近,她叮嘱女儿锺小玲转告埔城古村联谊中心顾问锺稚材,表示今年年终对古村送温暖活动,他(她)们将捐2300元。
    农历十二月十三日上午,曾丽华乡亲的乘龙陈炳坤同志专程前来联谊中心送上曾丽华乡亲的捐款2600元,按照原计划捐款的数额又增加300元。原来,丽华乡亲的孙子锺宸龙今年也加入他祖母、爸爸、姑姑们的献爱心行列,这样,曾丽华乡亲一家子“年终送温暖”的人数已增至九人。
    曾丽华乡亲自04年至09年,已连续6年坚持每年“年终送温暖”活动的捐款。他(她)们是一个普通家庭,家境并不富裕,所以,他(她)们的善举更令人敬佩。(南风)
    一张珍贵的照片
    我村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出了第一个大学生,名叫锺锡赓(毓斌),是背坑並攸楼人。兄弟三人他排行长,次为锡贺,三为锡解。锡赓赋性聪颖,刻苦好学。大学毕业后因患肺结核病,横溢的才华未施展,却英年殂谢,族人惋惜。笔者幼年时,曾闻赓叔大名,因其早逝,未能见其真面目。及长,看到赓叔青年时为人书写的楼名和门联,笔力沉重,苍劲而流畅,哪像二十多岁人的书法。时隔八十多年,该楼名和门联字迹犹十分清晰。笔者于2009年第73期《古村之声》报道“最早就读大埔中学的古村人——锺毓斌、锺达云一文,”旅港的锺倩材先生(锡解先生哲嗣、锡赓的侄儿)读此报道深有感触,乃取出存藏已久的锡赓大伯遗像,于去年9月下旬回乡扫墓时,交到埔城古村联谊中心。照片还十分清晰,锡赓身穿西装,面目清秀而很帅气,是一个英俊的美男子。联谊中心即复制一张8寸相,悬挂于中心大厅,以留作纪念这是一帧难得的珍贵照片。  (中式)
    为参加镇运动会而厉兵秼马
    锺稚材、锺义柱出钱又出力
    2009年岁末,茶阳镇将举行全镇小学生冬季运动会,我们家乡古村小学也决定派出学生代表参加比赛。在此之前,学校为此次比赛早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参赛学生经过一年的刻苦训练,竞技水平和体能都有了相应提高,对这次运动会争取好名次充满信心、
    随着赛期日益迫近,学校经费还十分支绌,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代表的车、午餐、茶水等在在需费,学校为此而患难。此前小学郑可信校长曾向埔城古村联谊中心顾问锺稚材先生提及此事,而稚材顾问一向关心教育事业,屡次为学校经费排忧解难:此时此刻,他急与联谊中心锺义柱主任商量,认为旅埔乡亲都是爱乡的,筹措一些运动会经费不难解决,于是他们二人率先各捐100元。
    然后,他俩就按先前拟定的目标和路线于上午九时出发,不出所料,所到之处得到锺均柱、曾垂嵩、钟志平等乡亲的积极支持。至上午十一时多,最后一站来到青梅路一新餐厅锺枢柱乡亲处,当他知道来意后,也毫不犹豫捐200元。这样,一天上午六位乡贤为学校捐了九百元参赛经费。枢柱乡亲还被稚材、义柱俩爱乡精神所感动。此时已经12点,时间不早了,就亲自下厨叮嘱厨师准备几样肉菜,热情招待两位在此午餐,俩位推辞不过,“恭敬不如从命。”枢柱乡亲是个孝子,也电话请他父母陪俩位用餐。
    这次茶阳镇冬季运动会上,古村小学运动小将们不负众望,取得这次运动会唯一的一项团体冠军和六项个人冠军的好成绩。一鸣惊人,为热心赞助运动会的乡贤,为学校,也为他们自己争了光! (南风)
    两位年愈花甲老人的奉献精神
    埔城古村联谊中心锺橡柱是中心常务理事,他还兼任中心的管理员和《古村之声》的副主编。他的工作可多了,每天大都按时上、下班。上班后,按部就班,拂尘扫地、清洗茶具、煮开水,为接待前来的乡亲或友朋做好准备工作。橡柱工作认真负责,待人以诚,经管工作繁琐且多,他都会愉快地去干好,而且有始有终,深得中心理事和来访乡亲的称赞。对每期《古村之声》的出版,他全力以赴,刊物出版间隔期间,他利用空暇时间写好几百只信封,自己还要撰稿。如有其它稿件,经主编审阅删改后,由他重新缮正,每期缮正达数千字至一万字左右。橡柱还负责清样,版面安排,刊物印好后,还要参加扎封,然后亲自寄出,其工作量可想而知。橡柱乡亲尝说,自己经济没条件为村中公益作贡献,但力所能及为村中做点有益的工作是应该的。
    古村乐龄俱乐部副主任锺醒材,现年63岁,为人随和,工作热情。他身兼数职:俱乐部会计、古村“农家书屋”管理员、锺氏宗祠桂林堂管委会副主任,方方面面的工作做得有条不紊,认真对待。有时村人委托他办些事情,他都愉快接受,而且能出色完成任务。醒材无薪酬,为村中做有益的工作而无怨无悔,他认为众多的老一辈都为村中公益发挥余热,我比他们年轻算得什么!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称道,值得学习。(天马)
    生前赡养周至 逝后建莹纪念
    曾云香、曾德新姐弟的孝行
    旅居顺德的曾云香、广州工作的曾德新夫妇以及居住大埔县城的曾桂花等姐弟,于2010年1月3日专程回乡为其父母举行“圆坟”祭祀活动。应邀参加的有他们的亲朋至友、同学,以及古村村委干部,乐龄俱乐部理事和部份乡亲。中午在饭店设宴招待客人。席间,他们姐弟不断为客人敬酒致意,对客人不辞辛苦亲临墓地参加他们的“圆坟”活动表示衷心感谢!
    曾云香、曾德新姐弟对其父母生前亟尽孝道,赡养周至,报答养育之恩,尽了人子之责。他们的孝行和可贵的品德,受到村人的赞誉。
    曾云香、曾德新姐弟在“圆坟”活动其间,为乐龄俱乐部各捐款500元;为埔城古村联谊中心各捐1000元;曾德新先生还为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捐款200元。他们热心村中公益,屡有捐资,其爱心美德,令人敬佩!(南风)
    古村“小记者”团授旗
    2010年1月23日,在埔城古村联谊中心举行的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新年座谈会暨换届选举大会上,在古村乐龄俱乐部、古村村委会、埔城古村联谊中心、《古村之声》编委会代表以及与会的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青年50多人的共同见证下,埔城古村联谊中心主任锺义柱乡亲和新当选的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主任曾佑斌乡亲一起将绣有“古村小记者团”字样的红旗授于古村小记者代表锺欣发和锺微微同学,意味着由热心乡亲倡仪的古村“小记者”团正式成立,所有在场的人员报以热烈的掌声给予祝贺。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反映古村和古村人的大事小情,报道古村有关的文教、建设、生产、生活及文娱活动等情况,使旅外乡亲更了解乡情,共同努力把家乡——古村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富裕的新农村,进一步丰富《古村之声》及其网站的内容,同时也可以从小锻炼古村子弟的社会责任感、公益心及社交能力等,有古村热心人士倡议成立古村“小记者”团。团员均由古村人在校学生组成,包括在校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甚至于高年级的小学生。“小记者”成员必须自愿参加,且征得家长同意,原则上不吸收毕业班的学生。所有 “小记者”成员只能利用课外时间开展“小记者”活动,且必须保证不因为参加“小记者”活动影响学习。小记者们将通过适当的渠道(如采访、采风活动等)收集古村或古村人新近发生的大事小情,并尽可能同时配有数码图片,以简讯、通讯稿等的形式报道出来(注意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隐私权),所有稿件必须报送到辅导员处审核后方可发表在《古村之声》及其网站上。古村“小记者”团将由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管理,平时由在县城当教师的古村青年担任辅导员,具体负责管理、指导、培训小记者们。青年俱乐部将定期对小记者们进行指导、培训,并充分发挥小记者团队集体的智慧,调动团员们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集思广益,灵活开展报道活动。适时组织开展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文体娱乐活动。每年还将举行评比活动,评选出年度“优秀小记者”和“最佳通讯员”若干,并给予表彰。(亮星)
    现代农村机械化耕种有感
    诗歌    锺山南
    春燕衔泥报春潮,新农驾机扦新苗。
    昔白牧童何处去? 铁马田中竞妖烧。
    编者按:
    本期发表旅台乡亲锺邦柱“怀念妈妈”一文,写得情真意切,对妈妈生前的贤淑描写得细致人微,读之使人感动。
    邦柱是旅台乡贤锺淼材先生(现年93岁)之次女,曾获美国二个博士衔,是旅台的女科学家,
    本刊曾多次报道其事迹,其母童金华(1928~2009)系淼材先生元配,双方都出在诗书礼之家,难怪淼材先生五个儿女,拥有二博士,二硕士。
    怀念妈妈
    锺邦柱
    妈走了,留给我的是深切的失落感。妈妈缠绵病榻多年,发现老人失智是十年前,八年前脑栓塞而无法言语,疑似多次中风导致逐渐瘫痪,无法自由起坐,另外二十年前罹患胃癌切除了大半个胃,竟也痊愈至今。上天是对我们不错了,让妈多活了这么多年。她现在没有痛苦的离去,是个有福的人。话虽这么说,我却仍感觉失落,不敢相信她就这么走了。上周末我们还说她最近状况很好,难得爸爸也有精神,推了两台轮椅,一起去士林官邸看花展,妈妈还很高兴地四处观望,留下了许多美丽的倩形。怎么没几天她就衰弱生病,用尽了她的力气。她的房间空了,家里的垃圾少了,每日该做的事忽然没了,留下的是一片空虚与哀愁。如果妈还在,那该多好!
    回想起妈的一生,扶养我们五个子女长大,尽心尽力,无微不至。我初中时,早晨上学,妈妈帮我把脚踏车推到门外,让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十几岁的人了,还这样让妈妈照顾。好像有能干的妈妈,就有笨拙的女儿赖着母亲。结婚多年后,仍旧每周六全家回去打牙祭,要吃母亲亲手做的菜。奇怪,我吃遍全世界,就是觉得妈妈煮的家常菜最好吃。妈妈也乐此不疲,一到星期六就打电话催我们回家吃饭。出嫁的女儿全回来了,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小小的餐厅装不下,妈妈永远开流水席,随到随吃。她忙个不停,却还是愉悦地招呼大家。
    不只是吃,连穿衣服也一样,她把我们全家的衣服都买好了。在美国时,她常常寄衣服来,让我们靠“台援”漂亮装扮。回到台湾后,这习惯仍旧不变。曾经担心这太让妈妈花钱与心思,却发现妈妈乐此不疲。只要有人喜欢她买的东西,她就有成就感。于是我乐得省却逛街买衣服的麻烦。妈妈比我还赶得上流行,她买的衣服,很合我意,朋友常问“你这漂亮的衣服哪里买的?”我的诚实回答不免引起朋友的侧目,怎么人到中年了仍靠妈妈帮忙治装。在妈妈面前,我就像是耍赖的小孩,永远长不大。
    妈不只是对自己的子女好,对于邻居朋友都是一样照顾。从小就知道妈妈包包子,做点心,我们要帮忙送给左邻右舍。过年时蒸年糕是大事一件。妈妈会买上很多糯米,磨成浆,加上香料搅拌,抬到十分钟外的酒精工厂,借用他们的大火蒸熟,然后分送给左邻右舍。妈妈做的萝卜糕料好实在,加上香菇香肠绝不吝啬,大家都爱吃,隔邻的林妈妈年纪较大,妈妈就主动帮忙她上街买菜,帮忙带路到台北市各处。妈妈做这些事都很自然,觉得是她份内。难怪邻居们个个都喜欢锺妈妈。爸曾经提到,早期时她们生活艰困,一个月只有400元的收入,要汇200元到姑姑的学校为她缴交宿舍学杂费用,扣除8元汇费后,只剩192元生活费养活一家,而妈妈却没有叫苦。她勤俭持家,以身教教育我们子女,是我永远达不到的榜样。
    我最大的憾事,是没有学到妈妈做家事的方法、姐妹们常讨论,妈妈是如何煮某一道菜的,而我却没有印象。除了自己不爱学习家事,另一原因可能是我十五岁就离家读书了,和妈妈相处的机会总觉得不够多。1980年时妈妈来美国帮我做月子,本来很盼望能和妈妈多聊聊,只是初生婴儿让大家忙坏了,闲下聊天的时间并不多。好日子过的快,一转眼妈妈就老了,生病、无法言语了。所有想向妈妈倾吐的话语还没说完,怎么妈妈就没法与我分享这一切了?
    唯一可以安慰的,是妈妈在最近这两年来,因为体弱搬来与我同住,我终于有机会可以晨昏定省。虽然此时妈妈已经瘫痪,仍旧一起度过一些好时光。妈妈是最好的病人,从不抱怨病痛,到了令人心疼的地步。我们发现妈妈对老歌最有反应,会随着歌曲打拍子,姐妹们常陪妈妈唱老歌、念童谣。奇怪妈妈此时语言能力回复不少,也会开口跟着唱歌,我们因此录下影片,有一些纪念。
    妈妈近来身体退化,不大会吞嚥,常常胃食道逆流、脱水休克,却因为言语障碍说不出口,每次都是紧急住院治疗。时间久了,我们也拿捏出一些方法,定期量她的血糖心跳,确定她身体的状况。这次妈妈胃日降低,是生病的警讯。两位印佣细心照顾,希望她回复元气。我们也每日煎熬,不知是否要送医院。上医院对妈妈是很大的折磨,前次在医院抽血,因妈妈血管已经很细很脆弱,一共扎了十一针才达成任务,皮肤一片青紫,妈妈没有抱怨,我们的心却跟着淌血。总希望妈妈不要受到这么大的折磨,也觉得自己说不定还能处理。没想到12月19日妈妈病情紧急恶化,早晨我出门时她还会说再见,到晚上时却已经无法挽回,妈妈衰弱至此,做女儿的竟然没有及时解决!是否提早两天送医院,即使受到一些皮肉伤,说不定可以挽回?妈妈,对不起!没有把你照顾好。爸爸也问,妈妈身体还可以的,怎会这么快就离开?想到妈妈几天前亮晶晶的眼神,炯炯有神观望四周,享受这个花花世界,不像卧床多年的病人。不知妈对这个世界是否还有留念?妈,您可以告诉我吗?
    我的医师朋友劝我看开点。他说妈妈即使救回,生活品质只是更低。长期瘫痪导致身体硬化,靠鼻胃管进食更不舒服,只是延长痛苦的时间,不如现在安祥的离去,儿孙都在身边,最有福气。是吗?妈,是这样吗?怎么我仍旧希望您还在我身边?妈,您是否走得无憾?您可以告诉我吗?
    试步家谱宗先生七绝感怀原韵
            锺式彰
                (一)
    识浅才疏愧此生,拙鸠怕对东风鸣。
    有缘荆识平生幸,明月清风颂德音。
                (二)
    仰望宗贤赐好音,启蒙愚钝学诗吟。
    相逢几度推心腹,情若春江日日深。
                (三)
    曲水流觞际会吟,如烟往事昔非今。
    青山不老思颜色,江海情怀感我襟。
                 (四)
    思君卓识感殊深,文采风流声望歆。
    借得君才添一斗,竹林济美故人心。
    七绝感怀四首
        锺家谱
    吾宗德范仰先生,俊哲鸿儒玉剑呜。
    大雅堂中人蔚起,春风得意赏清音。
    高山流水话知音,同语同心兴醉吟。
    相识相逢盟老境,有缘有幸感人深。
    老来无事写诗吟,索句寻章识古今。
    景色天然思笔触,春风化雨豁胸襟。
    思绪绵绵感念深,古村声望梦中歆。
    先贤德泽儒林郡,胤裔天华惬索心。
    :锺家谱先生是大埔县锺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岭南诗社、嘉应、大埔诗社社员。
    鸣谢
    蒙乡贤、社会贤达热心捐资我村各项公益事业,促进我村各项事业发展,特此表示衷心感谢!捐资及芳名如下(恕不称呼):
                                                各有关单位  同启
    一、捐资古村乐龄俱乐部福利基金芳名
    500元:台湾锺储文基金会、锺勇柱
    300元:曾云香、锺虬柱、曾德新唐秀玉伉俪
    200元:张德立、锺宏佳(前期漏登)、锺小婷(前期漏登)
    100元:曾丽华(前期漏登)、锺用材
    二、捐资《古村之声》芳名
    500元:锺培材
    300元:锺琦玲、台湾锺储文基金会
    200元:锺崴堂、曾云香、曾德新唐秀玉伉俪、曾维有、锺虬柱、锺用材
    100元:锺清云、锺国兰张文生伉俪、锺顺英、锺炽柱曾桂芳伉俪、锺艳雪(前期漏登)、曾佑平、锺琴珍、锺才柱、锺谦柱、张建光、曾令春、赖汝建(前期漏登)、锺小勇、锺春柱、  锺杰柱、郑可信、锺子昌
    50元:赖接英
    三、捐资埔城古村联谊中心芳名
    2000元:锺安柱(香港)
    1000元:曾云香、曾德新唐秀玉伉俪
    500元:范小雪(锺榈柱夫人)
    300元: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 (2009年老人节活动漏登)
    200元:赖汝亮屈秀玲伉俪、锺伟明、赖汶淇、曾佑斌、锺谦柱、台湾锺储文基金会、锺倩材
    100元:锺均柱、赖汝建、锺勇柱、曾垂敏、曾垂滚、锺义柱、赖汉华、曾垂嵩、杨维钢、曾玲秀、锺银材、曹锦云、锺才柱、赖细英、锺茶芳、锺小勇、锺稚材、张俊藩、郑练光、锺辉堂、曾垂燕
    50元:曾垂宾、锺石堂、锺塔柱、锺欢柱
    四、捐资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芳名
    1000元:曾佑斌、曾佑荣
    500元:锺就堂、曾德稳
    200元:古村村委会
    100元:锺辉堂、曾垂燕、锺亮堂、赖海云、曾垂尊、锺锦堂、锺兴华、胡福玲、锺华青、曾玉霞、张回英、张海芬
    五、馈赠古村“四小庆”贺礼芳名
    3000元:曾令汉
    400元:锺海柱
    200元:张俊裕、锺梓材
    六、2010年春节送温暖捐资芳名
    500元:台湾锺储文基金会(补登2009春节)、台湾锺储文基金会
    300元:曾丽华、锺宏佳、锺小玲、锺惠莲、锺小兰、锺六英、锺小婷、锺小芳、古村青年俱乐部
    200元:锺宸龙
    100元:锺均柱、锺禄堂
    七、古村春节活动赞助芳名
    5000元:赖汝衡
    3000元:锺勇
    400元:锺炽柱曾桂芳伉俪
    200元: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锺教材
    100元:锺海柱、锺展柱、锺政堂
    八、古村小学参加镇元旦田径运动会赞助芳名
    200元:曾垂嵩、锺志平、锺枢柱
    100元:锺稚材、锺义柱、锺均柱
    九、春节参加村镇篮球赛赞助芳名
    1000元:曾佑荣
    800元:锺勇柱(双堂屋)
    500元:锺就堂、锺子祥、锺古兵、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
    400元:曾德稳
    300元:曾佑斌、锺雪强、古村村委会、古村回乡青年
    十、捐资散石“荣兴大道”道路扩宽工程芳名(第一榜)
    300000元:赖汶忠
    200000元:赖汝衡
    100000元:赖汶全
    30000元:余家红、赖汶强
    10000元:曾令汉、赖海潮、赖汶德、赖汶乐
    9000元:赖汝坚
    5000元:赖汝绿、赖汝定
    2000元:赖汝准、赖汝生、张均贤
    1000元:赖汶汀、赖宗裕、赖红云、赖德扬、赖怀远、赖映立、赖尚华
    800元: 赖汉旺、赖汉城、赖汉京
    600元: 赖映芬、赖映彩郑庆妹伉俪
    500元:赖贵贤、赖汝建、赖汝客、赖汝广、赖桂云、旺雄、赖宗恒、赖建坤、赖史生、赖汝练、赖汝仕、赖雪华、赖映宁、赖训华、赖仲华、赖德珍、赖汶塔、赖志华、赖月云、赖海荣、赖等娣、赖素荣米充旋伉俪
    300元: 赖通华、赖考华、赖汝干、赖汝勇、赖汝健、赖周荣、曾垂利、赖汶棋、赖德煌、赖翠珍、曾垂涛、赖汝周、赖均生、赖接英罗林泉伉俪、赖祝英谢淦光伉俪
    200元: 赖汉华、赖汝径、赖杜华、赖映欣、赖太贤、赖汝节、赖汝衍、赖映基、赖汶崇、赖映颂、赖汝源、赖映照、赖汶坫、赖江华、赖剑华、赖德营、赖宗成、张双珍、赖宗宏、赖素民、赖文华、赖庆达、赖选贤、赖巧勤、赖妹华、赖文英、赖秀飞、赖丽飞、锺枢柱、赖丽华、赖素芳、赖汶澡、锺殿柱、赖汝为、赖美英、赖汝想
    100元: 赖堪贤、赖考珍、赖安华、赖丽珍、赖德淳、曾垂我、赖福英、王健忠、王丽平、赖定英、赖平芳、赖玉兰、赖淑珍、赖永英、锺庆丰、赖美华、赖小华、赖雪芳、赖爱珍、锺建柱、赖松娣、赖晋招、赖水莲、赖汶前、赖满珍、张昭墙、张万庆、锺横材、赖丽雅、赖桂英、赖宗旋、赖宗海、赖春梅、赖春玲、赖菊华、饶安元、赖等娣、赖寿华、赖禄华、赖永红、赖超华、赖连珍、赖贤英、赖生娣、黄喜恩、赖建芳、赖爱娣、赖丽芳、锺雪堂、赖启娣、锺健华、张广德、张日辉、赖汝划
    50元:赖李英、赖宗平、曹如杏
    十一、捐资古村教育基金芳名
    5000元:曾垂枫
    十二、捐资坪翁村道路改建工程芳名(第七期)
    300元:张颂敏
    200元:张淼义
    100元:蓝尚解
    鸣谢
    古村锺氏开基祖祠桂林堂为虎年元宵和祭祖活动,得到众裔孙踊跃赞助经费,计共6880元,兹借《古村之声》报刊一角,对捐资100元以上者予以公布,芳名如下: (捐100元以下芳名,另外红榜上墙公布)
                                              桂林堂管委会  启
    500元:锺定柱
    400元:锺志平
    300元:锺均柱、锺枢柱、锺勇柱
    200元:锺强柱、锺洛柱、锺梠柱、锺照柱
    100元:锺稚材、锺镇彰、锺醒材、锺晃柱、锺铤柱、锺辉堂、锺小勇、锺小龙、锺小满、锺常柱、锺红星、锺国柱 (永兴楼) 、锺喜堂(裕兴楼)、锺启明
    捐古村小学课本芳名
    捐物:曾新创先生捐小学德育课本53册
    《古村之声》创刊20周年
    ——缅怀共同创刊的曾维添老师
    2010年3月6日上午,在埔城古村联谊中心举行的古村乐龄俱乐部成立25周年、《古村之声》创刊20周年、埔城古村联谊中心成立10周年、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成立2周年座谈会。除了这四个单位的主要理事人员外,古村村委领导莅会主持,还邀请关心古村的社会贤达和部份在城乡亲、旅梅州、永定乡亲共40多人参与座谈会。
    《古村之声》经历了艰辛的二十年,回溯创刊时,乐龄俱乐都有些人持不同意见。我估计是俱乐部刚成立五年,经费不足,出版刊物诚恐费用难支,故有反对之意,但办刊物我意已决。自忖古村山多田少,历来外出乡亲众多,他们都怀有爱乡之心,渴望了解家乡,只要通过刊物报道家乡情况,密切联系情感,旅外乡亲定会欢迎的,办刊经费不成问题。因而我找当时任俱乐部副主任的曾维添老师商议,坦言我的想法。维添老师理解我的良苦用心,毅然答应协助办刊,同时动手撰稿。刊物定名为古村《家书》。第一期两版请人打字,印刷100份。因为版面过于单调,维添老师另用针笔钢板刻艺术字,用红印油刷其中栏目,版面较为醒目,向海内外乡亲发后,获得旅外乡亲的热情欢迎。如旅穗中平乡亲寄来颂诗:“桑麻佳话雁传真,胜似他乡遇故人。争睹家书扬四海,洛阳纸贵满城春”广州锺锒材乡亲读《家书》有感:“绿水青山枉多情,游子倚栏忆古今,关山远隔无消息,故园夜夜梦中寻,而今乡音传四海,一纸《家书》抵万金。字里行间凝雨露,滋润拳拳赤子心”。此外,旅星锺卓才先生即寄出版经费1000元,贺素珍、赖荣兴先生各寄500元,旅美曾令照先生寄200元,其它众多乡亲亦纷纷捐款赞助,《家书》一炮打响。俱乐部理事们看到了刊物的作用,充满了信心。当时编辑人员除了我同维添外,还有锺政材、锺焕文等四人、刊物办至第九期,根据旅星侨领锺卓才先生的建议,把《家书》改名为《古村之声》,每期安排四版。在创刊过程中,维添配合得很默契。他一生教学,多才多艺,善于思考,为丰富《古村之声》版面,他建议开辟“儿歌”、“歇后语”、“格言撷粹”等栏目,内容比较丰富多彩,版面由其负责。从而刊物由粗到精,印数由最初的100份增至目前的550份。刊物的发展,维添之功不可没。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6年8.8大水灾,给古村人民造成空前未有的灾祸:维添之房倒塌,妻亡孙折,横祸飞来,造致他的精神彻底摧垮。至1997年7月30日12时,不幸在梅县黄塘医院病逝,终年60岁。噩耗传来,乐龄俱乐部理事同仁和全体会友极为沉痛!立即派常务理事锺政材、锺楚材代表赶赴梅州进行吊唁和慰问其家属。是年九月份出版的《古村之声》,笔者曾以“乐龄俱乐部主任曾维添同志不幸逝世”为题,报道了维添工作的事迹(见合订本第140页)
    维添离开我们瞬已15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常绕于脑际。他的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的精神,是后人学习的榜样。(中式)
    宽阔的胸襟  真挚的感情
    ——记叙曾令汉乡亲在古村“四小庆”前后感人的爱乡言举
    正月初三上午,旅深曾令汉乡亲在稚材乡亲的陪同下,专程前来联谊中心为即将举行的古村“四小庆”座谈会上捐3000元,之前,他问道,够不够?他说,年前稚材乡亲与他电话联系时说举办“四小庆”座谈会约需经费仟多元,家乡这么多喜事,我很高兴!大家为家乡公益事业辛苦了,捐多仟多元(总数3000元)让乡亲们喝几杯酒。又还说,如不够开支,就打电话与他联系。后来——“四小庆”座谈会结束后,稚材乡亲将座谈会的经过向令汉乡亲电话作了扼要汇报,笔者也和他叙了几句。谈话中,他又再次询问上次的款够不够用?我如实向他反映这次座谈会有社会友人和乡亲馈赠了部分贺仪,不足部份已由四个举办单位和村委会凑足。接着,令汉乡亲又还十分热情地说,那好吧,以后有关公益事业如还需要钱的时候,请告诉他
    通过举办古村‘“四小庆”座谈会的前后经过,笔者第一次认识令汉乡亲,而且,他的热爱家乡,热爱公益事业以及他的慈善爱心,言行举止深深感动了我,使我不山自主地挥笔表达胸中的无限感慨——我们的家乡古村又有一位多么可爱的乡亲啊!(山南)
    两位耋耄老人的爱乡情怀
    我村旅外乡亲大都热爱故乡,为家乡各项公益事业慷慨解囊,作出很大的贡献。虎年春节前夕,笔者返回古村,在乐龄俱乐部闲聊时,理事们谈到旅外两位耋耄老人的爱乡情怀,使人感动,令人钦敬。这两位老人就是旅美的锺培材先生和旅港的李筱兰女士
    锺培材先生年逾八旬,早年定居美国。廿多年来为村中公益事业屡作贡献,近十多年则对《古村之声》捐资连年不辍。每年的春节前,500元的汇款就到位。年年如是,实属难能可贵。
李筱兰女士原籍广州,后旅居香港,她是锺演彭先生遗孀。演彰先生生前,其夫妇对古村诸如建校、乐龄俱乐部老人福利基金和其它公益都热心捐资。近十多年,筱兰女士对乐龄俱乐部老人福利基金则年年捐资500元,从未间断。据说有一年因事忙未汇款,而第二年她又补汇了。如此关爱老人福利,村人交口称誉(中式)
    征集启事
    为了更好地展示我们美丽的家乡,现向广大乡亲及热心人士征集古村有关的材料,如事件、活动、生活、娱乐、风景的文字资料和照片。请相关材料的提供者在交付照片的同时,对照片注明拍摄时间、简况等必要信息,文字材料希望能提供电子文档版。我们一定会充分尊重提供者本人的意愿与合法权益,对图片可以进行适当的说明,所有的图片仅用于本网站,解释权归本网站。我们将会妥善保管征集来的材料,并且对其进行筛选,凡符合要求的照片进行扫描备份,原照片将归还物主。请有意投稿的乡亲或热心人士把材料或照片送到县城古村联谊中心,或者直接点击本网站的“网友投稿”或发送到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邮箱(qnjlbgucun@126.com)联系电话:0753—8133766。让更多的人认识美丽的古村,向更多的人诉说家乡的故事,秀出自我,古村加油!
                                                        古村乐龄俱乐部
                                                        《古村之声》编委
                                                            埔城古村联谊中心
                                                            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
                                                                《古村之声》网站
    善举不断,锺海柱助人又有“新招”
    本刊72期、73期两期连续有三篇文章报道锺海柱乡亲助人为乐的事迹。其中笔者之一的我许久来都没有机会认识他,本年三月六日埔城古村联谊中心举行古村“四小庆”座谈会,海柱乡亲应邀从梅州前来参加,本人才有机会认识他。只见他中等身材,个了结实,文质彬彬,举止大方,热情开朗、
    几年来,他不但对乡亲情有独锺,而日对外乡人闻其大名有求助于他的,他也会毫不犹豫竭尽全力,象对待自已的亲人一样,无微不至精心照顾。如高陂法庭谢庭长,去年到黄塘医院治病,海柱帮其从挂号、安排病房至病愈出院结算都给予代办、谢庭长说,工作数十年,从没有遇到如海柱同志这样帮人有始有终的好同志又如古村供销站的曾令春同志,去年因车祸断了脚昏迷十余日,到黄塘医院治疗时,海柱乡亲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令春感受甚深。当数月后出院时,本拟送点礼品给海柱以示感谢,讵料,海柱却先送来了礼品和红包,使病者感愧交集,念念不忘。
    在大家交谈中,笔者意外地知道了他的一件鲜为人知的助人为乐的事情。近年来,请他帮忙的病人越来越多,在医院里无法安排病人和床位的时候,为了方便病人及其家属,海柱用他自己的钱购买了几张床、被席、蚊帐、水桶面盆等日常生活用品供他(她)们使用,甚至有时还把自己的卧床让出来!正是有他这种雪中送炭助人为乐的精神,许多前来找他帮忙的病人能够及时得到医治并早日康复,还为病人及其家属减轻了不少精神和经济负担,施泽于人。而他从未收过病人感恩礼物。
    这次他回大埔参加古村“四小庆”座谈会,表示今后每年一次象去年一样回乡为50岁以上老人免费化验血糖,为村中老人的健康长寿服务。
    海柱乡亲今次参加古村“四小庆”座谈会时,还捐了四百元经费。 (南风)
    埔城古村联谊中心创立十周年庆
                锺稚材
    “古村联谊”十周年,业绩辉煌著巨篇。
    二次刊登“梅日”报,一旗奖励挂前厅。
    先贤慷慨鸿恩在,献策求谋着祖鞭。
    饮水思源声价重,家山丽日舜尧天。
    赞《古村之声》报利
    黄新作·2010年春
                 (一)
    山乡绽放一奇花,千里飘香乐万家。
    内外乡贤伸指颂,邻村大众竟争夸。
    勤栽善育盈园秀,叶茂花繁景色佳。
    世泰时兴滋雨露,千红万紫逍天涯、
                 (二)
    期刊小报艺高新,骚客文人献爱心
    情感沟通互鼓舞,篇章结构撰文精。
    人才辈出千村赞,赤子仁风万户迎。
    饮誉城乡民振奋,文明创建报佳音。
    满江红(参加古村四小庆座谈会有感)
    喜日召开座谈会,众人心悦。商会是,建言献策,鼓人心热。组织联谊民拥戴,交流经验朝前越。乐回首,宗旨福黎民,爱心切。
    开例会,商议决。融情感,解民结。领导指航向,敢花心血。共建和谐谋福祉,弘扬文化歌贤哲。绘蓝图,继续上高峰,坚如铁
    临江仙(参加古村四小庆座谈)
    节日团圆添雅兴,聚集会友情浓。欢天喜地乐融融。为民联谊会,激励脱贫穷。
    情感沟通乡内外,桥梁作用途通。乡贤赤子业兴隆。来年层楼上,伟绩万方崇。
    热烈庆祝古村“四小庆”
    “四小庆”贺诗
        (丘金城)
    温良谦让事今何,古道传承光汉河。
    百代风流冠盖盛,相携相守乐人和。
    “四小庆”贺联(蓝巨案)
    古道热肠廿奉献;邨风新貌庆团和。
    《古村之声》创刊20周年(宋少烈)
    天道酬勤
    古村乐龄俱乐部成立二十五周年
        (诗歌)(山南)
    乐龄兴盛忆卓公,“特别奖项”获殊荣。
    情系家乡公益事,丰功伟绩众皆崇。
    乐龄创办廿五年,两个文明放在先。
    耋耄谋谐余热在,夕阳依旧彩云间。
    :“卓公”指旅星侨领锺卓才先生。
    《古村之声》创刊二十周年
        (诗歌)(山南)
    《家书》创办明宗旨,联络乡亲增谊情。
    内外同心谋建设,廿年夙愿变成真。
    《家书》狭义改《之声》,海阔天高日月明。
    更改刊名卓公意,侨贤关注值连城。
    《之声》编委集全心,废寝忘餐岁月勤。
    报道乡情求翔实,廿年辛劳建奇勋。
    埔城古村联谊中心成立十周年
           (诗歌)(山南)
    “中心”伟业靠齐心,十载沧桑论古今。
    联系乡亲多善举,累累硕果放歌吟。
    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成立二周年
            (诗歌)(山南)
    古村青年意气昂,团结向上爱国乡。
    敬老扶贫精神贵,中华传统继发扬。
    古村小学参加元旦田径运动会战果辉煌
    12月26日,茶阳镇中心小学首次举行全镇2010年元旦田径运动会。这次运动会有21个代表队,参加11个项目的角逐。
    上午8时,举行开幕式,首先由许小明校长代表大会组委致开幕词,他说:“这次运动会是对我镇一年来体育教学工作的一次验收,是运动员发挥个性特长及风采的比武,是对我镇师生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的大检阅。”并希望全体运动员弘扬奥运精神、增进友谊、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再创新的辉煌。接着,运动员、裁判员分别代表运动员、裁判员宣誓。最后许小明校长宣布运动会开幕。
    经过一天竞争,运动会于下午4时闭幕。我校派出六名运动员参加九个项目的比赛,全部获奖。其中男子200米跑、男子400米跑、女子400米跑、男子跳远、男子垒球、男4 x 100米接力六个单项第一名和团体总分第一名,真是满载而归。中心小学行政领导向获奖运动员和团体总分前三名的代表队颁奖。(古小)
    茶阳镇“迎春杯”篮球赛
    古村队荣获亚军
    茶阳镇举办‘迎春”篮球赛已有十余载的历史。古村青年每年都积极组队参加比赛,曾荣获第一届冠军和两次季军。
    今年,古村球队按惯例参赛。六个参赛队都请外援,有来自永定县、大埔县城其它的高手,他们的水平可见一斑。在小组赛中,古村队以为古村争光的精神,不畏强“敌”,顽强拼搏,战胜大学生队和上届冠军街道队,以小组成绩第一进入四强半决赛,又在半决赛中力克劲旅教育队,取得了决赛的资格,最后获得亚军。
    在参加四场比赛中,队员们以精湛的球艺及良好的团队精神.为家乡赢得了荣誉,打出了新一代的古村精神。虽然没有获得冠军,但他们已出尽了力,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为古村争光。
    此次比赛,得到几位乡亲们的热心支持,他们有的出力,有的出钱。在此,古村篮球队谨向一贯关心我村体育事业的乡亲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感谢。赞助芳名另列“鸣谢启事”。
                                                                          (锺子昌)
    青年敬老立新风
    1月28日上午,在大埔县实验中学读高二的俩位小乡亲锺微微、锺小兰,在埔城古村联谊中心擦窗抹台、拖地板,情绪高涨,一鼓作气地干了一个多钟头,还不觉累。俩位靓妹把帮助联谊中心年终搞卫生的工作(去年也有她俩的身影)当作一份乐趣。此时,脸颊已渗出汗珠儿来了,好像仍余兴未尽,再问还有没有什么可帮的……
    她们是青年俱乐部派来进行年终义务活动的小天使。青年俱乐部自开展此项活动以来,给联谊中心年终搞卫生工作帮了大忙。因为联谊中心常务理事个个年事已高,对于攀梯登凳、爬防盗网、弯腰使劲拖地板等比较繁重危险的工作,已经难以胜任、力不从心了。帮忙帮到点子上,古村青年真好样!(南风)
    做好事不留名,古村青年真棒
    正月初三下午四时许,在省道茶阳镇太宁桥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由太宁中间角方向开来的小车,“狠狠”地撞上了一辆违章调头车辆后面的另一辆私家小车,被撞车辆上的乘客不同程度受伤,其中还有头部出血者呻吟不止。而违章调头车辆的司机见状则快速把车驶离了现场。此时,正好途经该路段一辆车的司机见状,急下车了解事情经过,并将事故中受伤的乘客一行四人扶上自己的车,一点也不计较新正年头之忌讳,把他们送往最近的茶阳医院医治后悄悄离开了。
    经过多方了解,得知做好事不留名者乃是我村青年赖有华乡亲(散石村赖德贞之子,古村原支部书记锺常柱之女婿),现任职三河林业工作站站长。古村青年真棒!
                            古村(大埔)青年俱乐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