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之声

《古村之声》第82期(2011年9月出版)

古村之声
82期  2011年9月出版
    耆年西去 村人痛惜
    原大埔县委常委、党委办主任、县政协主席锺校柱同志,因久病治疗罔效,不幸于2011年6月20日晚8时逝世。终年61岁,噩耗传来,村人震惊和痛惜。
    校柱同志参加工作数十年,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走上领导岗位后,更加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从不摆官架子,讲官腔。他有时返乡,总是和颜悦色同伯婆叔姆,兄弟叔侄嘘寒问暖,给村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校柱同志作风正派,从不涉足秦楼楚馆,洁身自爱,他从政清廉,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干事,他高尚的品格和风范,值得人们学习。
    校柱同志遗体告别仪式隆重肃穆,参加的领导有:
    县政协何道城主席、
    县人大邓加光常务副主任、
    县委曾昭明副书记、
    县委常委、县纪委罗时亮书记
    县委李礼醒常委;
    县人大黄荣昌副主任、谢坎光副主任
    县政府熊华副县长
    县政协郑天生副主席、张友群副主席、刘小平副主席、黄从发副主席
    县纪委李俊喜副书记
    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刘奕坚局长
    还有县五大办公室主任、县政协机关全体干部职主;以及县直部分单位负责人,校柱同志家乡梓叔和校柱同志生前亲朋好友等。
    告别仪式由县政协副主席郑天生同志介绍校柱同志的生平,他说: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退休老领导锺校柱同志。锺校柱同志因患病于2011年6月20日晚在县人民医院逝世,享年61岁。锺校柱同志1951年1月生于大埔县茶阳镇古村,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8月至1974年9月先后在茶阳古村小学任民办教师、县水轮机厂上班;1974年9月至1987年5月先后在青溪、长治、双溪、茶阳等公社,分别任团委书记、公社党委副书记、书记、第四届县委委员(其间82年9月至84年7月在华南师范学院读书);1987年6月至1993年5月任大埔县人民政府副具长、县委委员;1993年5月至1998年5月任县政协副主席、县委统战部部长;1998年6月至2003年3月任中共大埔县委常委,2001年10月兼任县委办主任;2003年3月至2006年5月任中共大埔县委常委、县政协主席,兼县委办主任;2006年6月至2011年4月病休,保留县正处级。2011年5月退休。2011年6月20日晚八时在县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锺校柱同志参加工作40多年,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党、为人民、为大埔的各项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无论是在乡镇基层工作还是在担任县领导的工作岗位上都能脚踏实地、深入基层、关心群众、造福一方。特别是在任中共大埔县委常委、兼任县委办主任期间,他顾全大局。坚持原则,按章办事,团结同事,积极做好县委主要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为大埔的发展殚精竭虑。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作风正派,平易近人,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他不愧是一位注重修养,政绩显著,深受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
    2005年,锺校柱同志不幸患上了严重的疾病,六年多来,他以顽强的意志与病魔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常年服药治疗,使他长时间遭受着病痛的折磨,但性格坚强的锺校柱同志 ,从未向组织上提出任何过分的要求,从不为组织上添任何麻烦。
    锺校柱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志、好领导。他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政廉政和无私奉献精冲,仍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再创佳绩,为全力加快绿色的经济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大埔而努力。
    为悼念锺校柱同志送来花圈的单位和个人有:
    中共大埔县委、大埔县人大常委会、大埔县人民政府、
    政协大埔县委员会、中共大埔县纪委、梅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梅江区地方税务局
    梅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张远方同志
    市人大常委副主任、嘉应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大埔县委书记、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丘小宏同志
    大埔县人民政府县长           谢志云同志
    大埔县政协主席               何道城同志
    大埔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   邓加光同志
    大埔县委副书记               曾昭明同志
    大埔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     李礼醒同志
    大埔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罗时亮同志
    以及镇、场、县直单位和锺校柱同志生前的亲朋好友、梓叔等
    校柱同志逝世后发来唁电唁函的领导和侨贤有:
    梅州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   张远方同志
    梅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锺秀堂同志
    大埔县政协香港委员               锺安柱先生
    新西兰侨贤                       陈保鸿先生
    校柱同志逝世后专程到家中慰问其家属的领导有: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嘉应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大埔县委书记、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丘小宏同志
    大埔县人民政府县长               谢志云同志
    中共大埔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李瑞金同志
    大埔县政协副主席                 郑天生同志
    大埔县政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张越志同志
    县委老干部局局长                 黎进昌同志
    校柱同志逝世得到县委、政府的关心,举行隆重的告别仪式,如其九泉有知,当无憾矣!(中式)
    悼念锺校柱同志(诗歌)
         锺稚材
    电闪雷鸣划破天,惊闻村中陨俊贤。
    数十春秋勤政事,堪称中共好党员。
    花甲之年退休日,方期潇洒度晚年。
    奈何瞬息修文去,风雨凄迷哭杜鹃。
    上季水稻获丰收
    我村水稻在大暑前后已全部收割晒干入库。因青壮年多外出打工,故劳动力有所影响,因而有部分稻田改种蜜柚、花生、玉米,仍有三百亩种上水稻,获得较好的收成。亩产达1000斤,300亩水稻计收三十余万斤。每百斤收购价130元,产值约三十九万元左右。
    下季秋稻已于立秋前莳完。由于气候高温,虫害严重,农民经过除虫,加上水份充足,目前夜间又多雨,农谚“秋淋夜雨强担粪”,禾苗长势良好,丰收可望。(锺楚材)
    今年蜜柚减产不减收入
    我村今年蜜柚由于开花结果时遇干旱虫害,缺水气温高,减产约百分之三十。今年收20万斤,比去年减约10万斤。去年每斤收购价捌角,今年1.50元—1.60元,产量虽减,但收入反而增了许多。(锺楚材)
    古村高考录取榜
    锺兴怀(锺佳堂之子)广东工业大学本科
    曾秋婷(曾垂林之女)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本科
    锺宇(锺砥柱之子)华南农业大学本科
    锺微微(锺建柱之女)广州大学市政技术学院专科
    曾凌敏(曾垂龙之女)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专科
    锺小兰(锺越堂之女)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专科
    锺宝珍(锺庆丰之女)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专科
    锺兴兰(锺辉堂之女)潮汕职业技术学院专科
    锺欣发(锺锦堂之子)揭阳职业技术学院专科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
    广东省委为老党员颁发纪念奖章
    古村党支部八人获得奖章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华诞,广东省委为入党50周年以上的老党员颁发“南粤7·1纪念奖章”,我村党支部仍健在的5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有八人获此奖章,计:杨开炬党龄58年;锺其材党龄56年;锺式彰党龄55年;黄辍(女)党龄55年;张衍立党龄54年;曾令沐党龄54年;何对(女)党龄52年;赖堪贤党龄51年。这些老党员几十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不同的岗位上为党的事业都作过应有的贡献。尤其可贵的是,有些老同志退休后,退休不退志,为家乡继续做力所能及的有益的工作。
    纪念奖章制作非常精美庄重,直径7公分,厚0.5公分,正面镌“党徽”和“南粤纪念奖章”字样;背面镌“入党五十周年以上老党员·中共广东省委”。纪念奖章配以红黄色绶带,带耳镌“为人民服务”五字。接受纪念奖章的老同志纷纷感谢党的关爱。(锺团柱)
编者注:
    辛亥百年纪念即将来临,本期转载丘金城先生《辛亥百年·游晚晴园缅怀辛亥先贤》一文,以飨读者。文中可了解中国民主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先生革命斗争的片断。读之使人对孙中山先生为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而百折不挠,奋斗不息的精神感到肃然起敬。
    辛亥百年
    游晚晴园缅怀辛亥先贤
    晚晴园,是纪念孙中山先生当年为了推翻满清王朝的专制腐朽的统治,在海外四处奔走鼓吹革命,作起义的准备时,八次到新加坡其中三次入住该园。1906年4月6日,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在此成立,此后三年,该园遂成为新加坡革命志士聚会的场所。也是整个东南亚华人革命党的总基地。孙中山、胡汉民、汪精卫、黄兴等风云人物,都曾在此商议国事。为推翻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呕尽心血。同盟会的党章也是由胡汉民在此起草的,此党章是为日后东南亚各地同盟会的楷模。在辛亥革命史上,许多著名战役,如1907年5月的黄冈和镇南关起义,1908年的汉口起义,都是在这里策划的。
    这些事件有如同春雷的巨响,不仅使国人振聋发聩,使深沉入睡的国人大梦初醒,也预示着统治中国达260年的大清王朝末日的来临。他像茫茫雾海中的灯塔指引着前行的方向。不仅东南亚的华人,乃至全世界的华人社会也把目光投向了晚晴园。从这里发出的声音无疑是华人社会团结反清的最强音。各地会党无不以此为楷模,团结社会掀起了反清的巨大力量。黄冈起义<注>四年后的武昌起义的成功,也是先驱们在此呕心沥血的结果。由此可以想像晚晴园当年的份量。
    该园地处马里士他大人路12号,占地2766平方米,两层建筑物,周边花园、草坪宽广,林木扶疏,空气清新,地僻人静,它的前身是明珍庐。当年为粤籍梅姓富商所建,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讲究对称美,走廊宽阔,活叶窗板,通风良好,是一间高级的私人住宅。后来转给潮人殷商张永福先生,供奉慈母养老,易名晚晴,乃取自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之意,孙中山抵新加坡从事革命,屋主把房子让给他住。辛亥革命成功后,人去楼空。后来又卖给印度商人,印度商人也不在此常住,致使晚晴园显得冷清。至1938年才由李光前、陈延谦、周献瑞、李俊承、杨吉兆和李振殿合资购下,赠给中华总商会当做永远纪念,并开放给公众参观。新加坡政府于1994年11月正式宣布将该园列入国家级文物。
    晚晴园大门为孙中山坐像,面貌慈祥端庄,我对这世界级伟人恭敬地行了三鞠躬礼。门的右方是辛亥革命健儿的群雕,雄纠纠,气昂昂,不惜捐躯为解救人民于水火,令人肃然起敬。
    一楼展品为清王朝由顺治至宣统十个皇帝在位时的画像,简要的记述了他们在位时所发生的大事。二楼所展出的是孙中山从1906年至1925年逝世前从事革命活动的照片。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袖,如果说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亚洲和世界历史的行程,那么晚晴园其功不朽,门口有一巨石,镌刻了李光耀先生的题词:“一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人。”
    这简洁的十一个苍劲有力的汉字,高度概括了孙中山的伟大革命者的高大形象和不可磨灭的丰功。他逝后,在其遗像的两边的一副楹联:“巨手创共和功业胜于华盛顿,单身建民国谋略超过拿破仑”。的确,对人类历史进程有过巨大贡献的人,人们会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的。过去是这样,将来还是会这样。
    回想当年晚晴园中的另一位年青的革命者,汪逆精卫,他才华横溢,风流倜搅,他为刺杀末代清帝的摄政王未遂遭捕,他视死如归,意气昂扬,喊出“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的慷慨悲歌,何等动情。清帝赦了他。曾几何时,这位曾经受人仰慕的革命者,后来竟沦为超级大汉奸,甘作日奴,组织傀儡政府与国人为敌,最后落得遗臭万年的千古罪人。历史就是如此公正,是非分明,功过分明
    值此辛亥百年之际,缅怀先贤,宁不肃然。
    注:黄冈今属于广东饶平县境。旧属潮州管辖。
    黄冈起义是1907年5月(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年)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在广东境内的首次起义:史称丁未之役,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十次起义中最壮烈的战斗。后因为力量悬殊而失败,是役义军人数达六七千人。阵亡百人,被捕殉难66人,逃亡海外176人(摘自《潮州黄冈起义》)。
                                                    作者:丘金城于深圳
    丘金城同志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嘉应诗社、大埔诗社社员。
    没讲风水诒榖堂怎么样?
    《古镇茶阳》174页民间信仰——风水地理章节中说: 「风水·是指信仰屋场、坟墓的地理形势,如风门水势、地龙地脉、山水方向、建造结构等,能决定村落居民、墓主子孙兴衰吉凶的一种信仰。茶阳人存在相信风水学说的现象。俗话说:“头来风水二来命”。建屋筑坟务必讲究风水,相信风水的好坏会影响居住、家庭、子孙的吉凶祸福。」并举了两个典型的例子。一个是茶阳天印山,是讲风水的例子;另一个是古村诒榖堂,是没讲风水的例子。兹将两个例子转载如下:
    茶阳天印山
    历代地方官员把印山看成与县城风水有关,对其作过人为的改造。……第十一任知县吴思之《天印山碑》中记述:榻冈,一名天印山,在城北门外,当漳靖两水之交,突起一冈,其形方平如榻,作对茶峰。知县曾广瀚(第七任)以其势卑,筑屏于上,以增其高。堪舆家谓不利科第。嘉靖甲寅(1554),教谕陈尧道议去之。乙卯(1555)秋,果获黄、李二子联芳〔按:查乙卯科的“黄、李二子”为黄扆,清远(今湖寮)人,学生,乙卯科中式〕:亚科:李召,恋洲(今茶阳片)人,学生,乙卯科中式。……
    古村诒穀堂
    茶阳古村诒穀堂,建于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是锺姓十八世祖莺谷公所建。按地势山形,座西向东,冬暖夏凉。后面是山林,前面是稻田,颇有田园之美。传至民国十六年(1927 ),清溪公请了泥水木匠师傅扩建下厅。有地理先生建议清溪公,把大门口半月形的水田改为池塘养鱼。说,改成池塘后风水就如何好。但清溪公却说,大门口就有水塘,危险。家里孩子这么多,一日十二个时辰,谁能够个个照顾周全不去玩水呢?这块半月形田,直到今天都没有改为水塘。
    上述诒穀堂的资料,可能来源于《诒穀堂志》,这是诒穀堂小家族的一本资料。我很佩服《古镇茶阳》的编者诸公工作的细致,这么偏背的资料也能为之发现、收集引用。
    说实在话,清溪公是信风水地理的,但在有关儿童生命安全的现实面前,他权衡利害,讲求实际,信而不迷,这是他的开明之处。诒穀堂未按地理先生建议将门口的稻田改为水塘,结果怎么样?有何应验?该文未有说明,似乎意犹未尽。现就有关情况简要介绍于下,作为后续补充。
    诒穀堂在清溪公。(廿二世)时期,只有他和瑞珍公、茶珍公三兄弟传下来,繁衍至今到二十七世,120余人。它的情况《古村之声》屡有报道,说诒穀堂是一个悠久而长盛不衰的书香门第,有良好的家风,注意文化素质和做人的道德培养,因而人材济济,代代承传。目前有博士超博士三人,硕士三人,大、专毕业生廿一人;在大陆就有厅级干部一人,处级干部三人,还有中、高级职称及受省、地、县乃至国家级表彰的先进模范人物多人;1997年编辑出版了《诒穀堂志》(包括诒穀堂族谱和诒穀堂历史沿革等内容),一个小家族出版志书,这在古村还是第一次,接着还出版有《晚晴轩诗文集》、《古村诒穀堂》、《源隆》、《美西游》、《微笑》等六本著作。该刊2008年12月版以“古村的第一”为题报道诒穀堂第二次恳亲会时总结评论说:近年两次举办的古村诒穀堂恳亲会,是古村前所未有的盛会,也算得是古村的第一……,办一场盛会既必须有相当的经费,也要有人才。有钱没文化,没凝聚力未必能办到。诒穀堂人能办一次、二次恳亲会,说明他们具有了经济、人才、凝聚力的条件。
    综上所述,茶阳的天印山经过教谕陈尧道1555年改造之后,1556年果获黄、李二子联芳;而古村诒穀堂未按地理先生建议,将稻田改为鱼塘,却也发展得很不错。由此看来,风水地理之能否决定吉凶祸福,则是“信之者有,不信者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锺梓材)
    梅河晨恋(诗歌)
        锺山南
    梅河曙色夏风清,绿道深深水粼粼。
    江下才安垂钓者,江心渔棹始平明。
    林中鸟兴弹晨调,水傍牛欢嫩草坪。
    绿水桥横棋柳绿,青山水映映岸青。
    东楼曦爱蓝天露,雾绕雲低障险凌。
    天降巨石①犹虎踞,呜空坝水②似龙吟。
    采茶妹子③莲塘秀,五虎④英雄烈士陵。
    福寺⑤晨钟声未落,士林⑥鱼鼓又清频。
    西湖阁影迴廊榭,水上留踪铁索痕。
    曲径烟亭栏醉客,千里骏马⑦上征程。
    巍巍峻塔擎天立,翰墨诗书⑧写古今。
    平步落楼出堤岸,登山扶梯入松林。
    东风吹皱一江水,丽水⑨新城引凤莺。
    亲水⑩方成西胜境,披红戴绿景如春。
    滨江秾树花柔艳,总理救民碑记铭⑾。
    踏遍公园行绿道,平台歌舞正浓情。
    : ①飞来石:在大埔县城南门户公路旁,县人民政府把这块天赐石及周边设为园林景点:②大埔县水力资源梅潭河水电站、埔城水电站的拦河堤坝;③虎山公园莲花池及池边客家采茶妹的塑象;④五虎山公园;⑤虎山公园里的福山寺;⑥虎山公园里的居土林;⑦西湖公园里的大型八骏群雕;⑧指“西岭中国书法公园”(原称登山公园);⑨丽水湾。大埔县绿色安居重点工程之一;⑩亲水公园(现更名“梅河公园”)。大埔县绿色环保洁水工程之一; ⑾滨江公园里周恩来总理救民碑记,由中共大埔县委、大埔县人民政府于二○○八年春立。碑文:一九六七年秋至一九六八年春,我县的湖寮、大麻、英那、茶阳等地发生严重的流行性脑脊髓炎(简称[流脑])疫情,发病三千四百多例,死亡二百五十四人。
    六八年春节的除夕和大年初一,大麻青年罗彦明(原名罗志光)和镇供销社的同志,冒着当时的政治风险,分别向毛主席发出求救电报。周恩来总理接到电报后,立即电令广州军区调查核实,命令梅县南口解放军三八部队医疗队并抽调中山医学院、省人民医院、市黄塘医院的医生计二百多名,于一九六八年正月初四起急赴大埔救治病人,并从全国调集战备药物,空运汕头、兴宁机场,运往大埔疫区。救治历时两月有余,疫情得以控制,四十万埔人额手称庆。
    适值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时期,周总理在日理万机、忍辱负重、苦撑危局之际,仍然不忘人民群众之安危,其公仆之心,爱民情怀,在大埔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周总理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之际,梅州日报记者采写刊发了那段感人历史。二○○八年三月三日,市委刘日知书记在当天《梅州日报》的报道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埔县立碑记载此事,以激励干部心系百姓,造福人民。
    为永远铭记周总理对大埔人民的关怀,学习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激励全县干部群众为实现绿色崛起和建设富裕安康和秀丽的新大埔而努力奋斗,特此勒碑为记。
    偶感
    同窗好友张君,一别数十年,杳无音讯,然而一次在广州市步行街不期而遇,久别重逢恍若隔世,欣喜之余,爱赋小诗两首,以抒情
    (一)
    阔别同窗五十龄,天涯何处雁传书?
    忽然重逢穗城夜,话旧忘机翌晨时。
    (二)
    慕君才智几度秋,业绩辉煌盛名留。
    时逝催人鬓似雪,友情应似水长流。
                                                      锺赛堂于梅州
    古村今日胜桃源
        房镜明
    8月10日锺式彰同志临寒舍会晤,我们相识相知已逾半个世纪,叙及往事,感慨万千。拜读《山村纪事》足以启迪后人,获益良多。《古村之声》取得巨大成就,堪称典范。此前,我曾有古村之行,古老的山村在众乡贤的不懈努力,村容村貌发生巨大的变化,兴之所至,作诗歌几首,以抒发情感。
                  (一)
    同志知交数十年,回首往事似眼前。
    岁月沧桑多风雨,克服困难意志坚。
    彼此党龄逾五十,七一奖章挂胸前。
    退而不休余热在,老骥犹健胜当年。
                  (二)
    乐龄成立廿七年,姓氏不分聚团圆。
    村中之事公平办,乡亲崇敬众乡贤。
                  (三)
    《古村之声》小报香,沟通乡情架桥梁。
    出钱出力千百户,同德同心建梓桑。
                  (四)
    七层大厦耸云天,特色民居焕新颜。
    山川秀色迷人醉,古村今日胜桃源。
    :作者房镜明同志是原大埔县商业局局长
    敬告
    各位乡亲、社会友人:埔城古村联谊中心联系电话号码已变动,新的号码是:0753-5539093                                     (埔城古村联谊中心)
    爱党爱国爱家 情寄丹青翰墨
                蓝巨案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南湖一大至今,经过艰难曲折风雨沧桑的历程,已经整整走过九十年,党员从当初的50多人,发展到现在8000万之众,正领导着全中国14亿人民,在深入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向前。值此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全国各族人民以“唱响中国”为主旋律的各种形式进行纪念。大埔在四月初开始征稿筹备“大埔县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主办单位是中共大埔县委宣传部、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县书法家协会、县美术家协会。同时,得到县国土资源局和旅穗埔人文化研究会的协办支持。
    中国十大最美小城之一的大埔。县城西湖公园旁边,风景如画,一排古色古香典雅又新潮的建筑,是近年新建的大埔文化中心,左边高大穹顶的是县博物馆,大门上红色横标十分耀眼——大埔县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连续二天午后阵雨,一扫盛夏炎热。6月29日上午多云,难得的夏日清凉。九时许,县博物馆门口举行简朴的书画展开幕式,由县文联杨永达主席致词,有县委宣传部、县文联、书协、美协以及文化中心、穗深代表等参加。
    走进博物馆宽敞的一楼展厅,只见所有的书画作品在圆厅周边与环形走廊中悬挂,十分气派。历时三个月的征稿,此展共收到书法作品120余件,美术作品60余件。经过择优遴选,精心装裱,展出作品132件中,书法90件,美术42件,在这百多位作者中,有国家级、省级会员十余人,其他为市、县书协美协会员。作者年龄最小的20多岁,最长者90有余。
    广大作者怀着爱党爱国爱家的深厚感情,精心创作,情寄丹青翰墨,挥毫泼洒,素笺中流露出风姿绰约,万紫千红。展出作品中三分之二是书法,大部分是以楷书、行书、行楷、行草风格表现。毛泽东主席是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和新中国的缔造者,又是伟大的诗人,书法作品有16人(首)是写毛泽东诗词的。但亦有不少是新作诗词。如省老干部曾祥麟的七律:“四布阴霾黑暗天,哀鸿遍野惨熬煎。春闻宇宙惊雷响,义举南湖聚俊贤。万众同心摧腐朽,军民携手倒三山。元戎开国功勋著,探秘嫏嬛科技先”。形象地概括了党的历程,表达了人民的心声。
    楹联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书法作品中有20副(人)楹联,大部分是根据建党九十周年,大埔中央苏区县的红色历程为题材而创作书写。如“镰斧开新运,赤帜五星红。”又如“今生认定跟党走,幸福中华太阳升”;“昔日山河破碎民生苦楚,当今社稷全新百姓欢欣”等,尽管有些联句不够工整,然则充分表达了“党魂”“旗帜”指引下的“星光之路“,九十年“辉煌历程”,党的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大篆“党恩广被,寿域同登”,“战无不胜”等书作,以及隶书“盖代诗才师正雅,平生书体爱来禽”等,表现了书法古朴的艺术。一幅六尺宣横披书写近千字小楷《大埔赋》,颜书工整典雅,表达了“爱我大埔”的心声。在不足三平方宣笺上,写了1300字蝇头小楷《千家诗》,在四尺宣上写了韩愈的《原道》全文1700多字,虽不精到,更显得难能可贵。还有如“唐太宗百字箴”、“三国卷首词”等,作者试图以观今宜鉴古的思维,表达对党的热爱。
    一幅横披上用现代书法风格写的“五虎山”,并题“天作大埔神助万川”,淡姿泼洒,传神中会意。展场上唯一幅篆刻是“宽慎学金石”,内首枚篆刻文“纪念中国共产党九秩华诞”,是特地为此展而创作的。
    美术作品在展厅中争芳斗艳,大部分是以山水花鸟、梅兰竹菊为题材。一幅韩江人(黄强省美协)的“松石颂”写意画,苍劲古朴,石的坚强,松的长青,喻党寿九秩,风格迥异。林永琴的一幅“红娇绿韵铺锦绣”,工笔中国画,以莲之香远益清,喻人民企盼廉洁政党之风心情。朱建欢的“光德革命烈士纪念碑”和蓝天台的“西岭中国书法公园”是写生创作国画,生动传神,意义深远。毛主席诗“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诗配画,这是林绍的新颖的创作。此外,还有画牡丹,大鹏,老鹰等。以各种形式表达建党九十周年的喜庆。
    这次书画展,有不少高水平的书画作品,是旅穗埔人文化研究会组织创作的,十天的展出,无疑给爱好书画艺术的人提供了学习的良机。此展得到了县博物馆大力支持,按理应在协办单位上有其名,作为县里难得举办的大型高雅书画展,在宣传上略有不够之处,例如展签也没有印制。入场口的宣传广告牌太小,显得与大展场不相称。此外,未张贴海报,让更多的市民、学生来观展,在受到政治教育的同时,又得到美的享受。
    谨以此展中九秩长者,最近荣获广东省委颁给55年以上党龄纪念奖章的锺式彰隶书,丘金城撰七律作结。《庆祝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
    “九十年前国事艰,神州遍地起狼烟。南湖聚合忧时士,国史掀开新纪篇。荡寇图强安社稷,建邦息攘定坤乾。中华崛起今非梦,一统金瓯月更圆。”让我们以二位寿居耄耋的肺腑之言,共同祝福党的事业万古常青!
    作者:蓝巨案同志系大埔县文学创作协会会员,书协理事,原大埔诗社副社长兼秘书长。
     
    蒙乡贤、社会贤达热心捐资我村各项公益事业,促进我村各项事业发展,特此表示衷心感谢!捐资芳名如下(恕不称呼)
                                           各有关单位同具
    捐乐龄俱乐部福利基金
    200元:锺万石、锺伟堂、锺英堂、锺金莲、锺宸栋、锺淑君
    150元:锺巍堂
    捐《古村之声》
    200元:锺选柱(继志堂)、锺巍堂
    100元:锺子祥、谢惠玉、锺德堂、锺翠萍、锺艳玲
    捐埔城古村联谊中心
    2000元:锺茶芳
    200元:锺志平
    150元:锺巍堂
    休闲园地
    诗日:茶余饭后喜聊天,中外古今妙趣生。歌赋诗词添雅意,开心永伴亦神仙。
    老人在茶余饭后经常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论古话今,诗词歌赋、楹联、民间传说等,兴味盎然。经过数十年风雨春秋的人生历程,对风云世事、雨后斜阳、人间沧桑的感怀尤为深刻,产生劝世、醒世之感慨矣。鄙人业已步入老人行列,对醒世、劝世方面亦有同感。因此,借《古村之声》之一角开辟《休闲园地》一栏,与广大读者共享趣味性,休闲时作个佐料,品味品味吧!不妥之处,请读者赐教为祷。(此《园地》内容大部是搜集整理)
    (一)
    宋湘劝世长联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青山叠叠,绿水悠悠。走不尽楚峡秦关,填不满心潭欲壑。力兮项羽,智兮曹操,乌江赤壁空烦恼。忙什么?请君静坐片时,把寸心想后思前,得安闲处且安闲,莫教春秋佳日过;
    这条路来,那条路去。风尘仆仆,驿站迢迢。带不去白璧黄金,留不住朱颜皓齿。富若石崇,贵若杨素,绿珠红绋终成梦。恨什么?劝你解下数文,沾一壶猜三度四,遇畅饮时须畅饮,最难风雨故人来。
    (二)
    老人开心谈五老
    老了要有老本,老了要有“老窝”,老了要有老伴,老了要有老友,老了要有不老的心态。(待续)(老化)
     
    1、农历七月初一,旅居澳门的乡亲锺巨柱昆仲及夫人、儿孙等一行10人,怀着崇宗敬祖、思念故乡的心情,回到每年必归的古村进行祭祀和与父老乡亲促膝谈心的活动。初二日,还热情邀请亲戚朋友,村委干部、乐龄俱乐部理事、梓叔以及本生产队乡亲等共进午餐。(锺政材)
    2、德馨堂旅马来西亚锺万石先生及旅东莞锺子祥乡亲一行15人回乡祭祖,探亲访友,于9月1日上午返抵古村。下车后首先来到古村乐龄俱乐部参观坐谈。乡亲们都热心为古村乐龄俱乐部和古村之声捐款,见“鸣谢”专栏。
    中午在其大厦盛情招待村委会干部、乐龄俱乐部常务理事、古村小学老师,还有亲戚朋友与梓叔等百余人,场面隆重且热烈。 (锺楚材)
     
    锺选柱(诒穀堂人) 因久病医治无效于农历7月19日逝世,享年74岁;
    锺兰英(曾维铁之母)9月8日逝世,终年76岁。